劉淑霞
在生活中,如果能夠正確認識腫瘤,消除認識誤區,就可以做到早發現、早治療,提高生存率。因此,本文主要針對認識腫瘤、消除誤區展開以下相關闡述。
對于腫瘤的認識誤區
正常人身體內也有腫瘤細胞,只有當中有些在促癌因素的作用下進一步發展,并大量繁衍,增強腫瘤惡變的可能性。腫瘤細胞均具有相同的生物學特性,即可以逐漸發展為惡性,增殖和分化出現失調,呈現永無止境的分裂,還會浸潤其他細胞并擴散。在生活中,人們或多或少會有些不良習慣,比如吸煙、飲酒或者飲食不健康等,這些都是促癌因素。在中國,有效防治腫瘤是一項重要的醫療衛生工作。只有做到進一步消除人們對于腫瘤的認識誤區,才能積極面對腫瘤,做到科學防控。對于腫瘤的認識誤區主要包含:第一,避免談論腫瘤疾病。在我國,深受傳統文化的影響,一般人們不愿意談論腫瘤這個沉重的話題,特別是疾病關乎自身的時候。其實,正確談論腫瘤相關醫學知識,不管是對于患者、患者家庭、整個社會防治腫瘤都有積極作用。第二,不少人認為腫瘤早期沒有明顯癥狀,很難發現。臨床發現,很多腫瘤在病發時有預警信號,了解并且掌握這些信號,對腫瘤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比如早期發現乳腺癌,治愈率可以達到90%;而中晚期才發現,治愈率就會明顯降低。所以,早期發現腫瘤是提升患者生存率最為重要的手段之一。第三,很多患者以及其家屬在面對腫瘤時,都會變得束手束腳。有效減少腫瘤發病率的途徑之一是針對病因進行預防,也被稱為一級預防。大家需要積極主動進行腫瘤的預防與干預,保證科學的生活方式,這樣至少會有40%的腫瘤可以得到有效預防。世界衛生組織提出,有1/3的惡性腫瘤可以預防,1/3可以被治愈,1/3可以進行治療。第四,腫瘤無法獲得有效治療。依照腫瘤學的相關研究成果顯示,經科學有效的治療,很多患者可以被治愈,即使無法治愈,經針對性治療后,生存質量也能得到提升與改善。
正常細胞與癌細胞之間的轉變
人體由各種各樣的細胞所構成,通過相應因素干預和作用下,細胞就會出現難以預測的轉變,比如良性腫瘤與惡性腫瘤。其中,惡性腫瘤就是癌癥,屬于人體中某一個器官以及部位所生長出來的異常腫塊以及贅生物。與正常細胞進行對比,構成惡性腫瘤的細胞會出現不斷分裂的現象,而且沒有辦法對其進行控制。這種組織細胞的突變有一定可能是先天性的,比如受到一些遺傳因素的影響;也可以是因為受到后天環境影響,導致細胞DNA受到相應損傷所呈現出來的結果。構成人體的細胞數量十分龐大,就像一個企業內部的各個崗位,需要做到各司其職,才可以促進身體能夠良好地運轉,維持健康狀態。這些細胞有的負責進行信息傳遞、記憶存儲,有的可以幫助吞咽食物以及消化食物等。而且,細胞還具有增殖、分裂,從而生成新的細胞來代替死去的細胞。當負責在身體運轉的細胞受到外界因素刺激后,很大可能受到傷害,比如不健康的生活習慣、突然暴露在輻射之下、或者是出現病毒感染等。在細胞受到損傷后,就會發生突變。一個或者是一組基因出現突變情況,會使得身體中的一些細胞獲得相應生長優勢,進而細胞的分裂以及增殖都無法受到相應控制,生長速度會加快,這就預示著癌細胞將要出現。但是,并不是癌細胞出現后就代表著人們已經患上癌癥。人體每天都會出現上千個癌細胞,但很少會變為癌癥,這是因為人體具有防御機制。比如身體中的免疫系統每天都在巡邏,當免疫細胞發現癌細胞時,就會主動對其進行攻擊,在癌細胞分裂以及增殖之前,就將其消滅。通常而言,身體中的免疫系統可以將99.9%的突變癌細胞進行消除。但是,其中也存在漏網之魚,一些癌細胞會將自己偽裝成為健康的細胞,進而躲避免疫系統的傷害,這樣癌細胞就很有可能逐漸轉變為癌癥。手術治療往往并不能夠完全將惡性腫瘤切除,因為腫瘤已經將枝蔓延伸至正常組織內,通過肉眼無法觀看到,實施病理檢測也沒有作用。比如肺癌、肝癌以及乳腺癌等,病灶的腫塊往往已經在1 cm以上,已經建立起自己的供應血管系統,與腫瘤組織一起浸潤到患者健康組織中。一些腫瘤細胞在原本的組織中脫落后,還會逐漸游離到身體其他位置。因此,癌癥患者在手術治療后,往往需要展開全身治療,必要情況下,給予化療和免疫治療,結合身體局部放療等,這對于術后預防癌癥再次復發以及轉移都具有一定的幫助。
從癌細胞到惡性腫瘤的轉變
癌細胞躲過免疫系統的追殺后,一般還要經過比較漫長的過程才有機會成為惡性腫瘤。但是,不同的癌癥種類,其實際轉變所需要的時間也是不同的。相關研究顯示,乳腺癌、結直腸癌會提前10年開始生長,前列腺癌生長的時間甚至可以達到幾十年。也許有人會說,胰腺癌是發展十分迅速的癌癥。但是在胰腺癌出現癥狀前,可能癌細胞早就在身體中了。研究顯示,身體中正常的胰腺細胞在出現第一個癌突變細胞后,其完全轉變為癌細胞的時間就要十年以上;在第一個癌細胞到形成癌性腫塊的時間,平均需要7年。但是對于惡性腫瘤的形成時間,并沒有絕對的說法。一些癌細胞生長速度確實比較快,比如炎性腸病患者不僅具有較高的患直腸癌風險,而且發病十分迅速。當前,腫瘤篩查技術已經獲得很大提升,在篩查出腫瘤后,醫生會其中取一部分實施檢查,確定腫瘤的良性與惡性。通常醫生會建議患者進行化療,控制腫瘤進一步發展。但是,化療也有一定不足之處,比如患者出現耐藥,這是腫瘤復發的主要原因;還有相應的副作用,患者出現惡心、白細胞下降以及脫發等癥狀,對肝功能以及免疫系統也會造成一定的傷害,從而為腫瘤的復發和轉移創造條件。因此,在臨床治療中,應在醫生建議下適當化療。如果化療已經不起作用,那么應該停止。
總而言之,經篩查后,人們可以在早期發現一些癌癥,并通過手術切除、化療等形式進行治愈后,使得患者可以逐漸回歸到正常生活。患者也可以通過中藥療法,慢慢調理身體,通過中西結合治療的方式,獲得更好的效果。針對癌癥晚期患者,在近年來也出現很多更為先進的治療方式,比如基因治療法等。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隨著醫學界針對癌癥研究的進一步深入,人們能夠在早期發現癌細胞,通過先進的醫療技術進行治療干預,大大提升癌癥患者的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