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寧 馬玉剛 尹海軍 曹文華 丁進偉
摘要:目的 探討經皮椎體后凸形成術治療老年人骨質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我院進行治療的老年骨質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100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50例。對照組接受保守治療,實驗組接受經皮椎體后凸成形術治療,比較兩組治療前后的疼痛評分、Cobb角、ODI指數、對治療效果的滿意度。結果 治療前,兩組患者疼痛評分、Cobb角以及ODI指數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實驗組疼痛評分、Cobb角、ODI指數、對治療效果的滿意度均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 經皮椎體后凸形成術治療老年人骨質疏松性胸腰椎骨折,能有效減輕善患者疼痛情況,促進患者脊椎生理功能和解剖結構恢復,臨床應用價值顯著。
關鍵詞:老年人;骨質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經皮椎體后凸形成術
骨質疏松癥主要發生于老年人群,屬于全身性骨代謝性疾病,因為骨質疏松癥患者骨密度較低,所以會增加各個部位的骨折發生率,如胸腰椎骨折。胸腰椎骨折是外力的作用下連續性破壞患者胸腰椎骨質,為常見的脊柱損傷。老年患者出現胸腰椎骨折與其患有骨質疏松癥有關,患者出現滑倒和跌倒后容易出現胸腰椎骨折,再加上老年患者的機體功能在不斷出現衰退,一旦出現骨折,愈合速度也非常緩慢,因此需及時給予有效的治療[1~2]。目前,臨床上普遍應用于治療骨質疏松胸腰椎骨折的脊柱微創手術是經皮椎體后凸成形術,而現如今也被廣泛地應用在胸腰椎骨折的治療當中,這種手術的治療效果非常明顯,同時手術在局部麻醉下進行,具有創傷小、恢復快的特點,可以促進患者的恢復,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3~4]。本研究旨在進一步探討老年骨質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使用經皮椎體后凸成形術的治療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我院進行治療的老年骨質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100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50例。對照組男27例,女23例;年齡60~79歲,平均(70.05±6.92)歲。實驗組男28例,女22例;年齡60~80歲,平均(70.69±6.75)歲。兩組患者臨床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均經胸腰椎X線、CT掃描、核磁共振檢查后被確診;均表現出腰部和背部疼痛的現象,且患者棘突處具有壓痛和叩擊痛的情況,服用止痛藥后癥狀沒有改善;神經根和脊髓都沒有受損;年齡均在60歲以上,且進行雙能X線骨密度檢查以后發現椎體骨密度T值都小于-2.5SD,診斷為骨質疏松癥。排除標準:合并伴有脊髓、脊柱炎、神經損傷等患者。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保守治療,給予患者必要的鎮痛、抗骨質疏松藥物治療,指導患者絕對臥床休息4~6周,6周后佩戴支具,2個月后下地活動。疼痛緩解后進行腰背肌功能訓練,主要是五點支撐拱腰法,即患者腰部向上拱,在這個姿勢維持數秒后緩慢將腰部放平,每天重復這個動作30次。
實驗組采取經皮椎體后凸形成術進行治療:指導患者采取俯臥位的體位,首先用2%利多卡因10 ml、羅哌卡因10 ml、生理鹽水10 ml配制局麻藥。皮內注射2.5 ml,皮下注射5 ml,皮下與深筋膜間注射2.5 ml,深筋膜5 ml,深筋膜與關節突間2.5 ml,關節突 5 ml分解剖層次對患者進行局部浸潤麻醉。并使用穿刺針通過C型臀的透視下在患者的胸、腰椎弓根旁進行穿刺,應該在3點和9點的方向,采用向內側傾斜的角度在患者的椎弓根橢圓形皮質外側進針,同時進行觀察,直到針尖穿刺到達患者椎體前的3/4處。在導針引導下放置工作套管,工作套管置于椎體后緣3 mm處。椎體擴張球囊需要在骨鉆開路后放置,并且將造影劑注射在球囊內,緩慢的擴張球囊,壓力不要超過300 Psi,球囊體積不要大于3 ml。將骨水泥調至黏糊狀以后,在骨水泥凝固的拉絲期需要在患者椎體當中注入骨水泥,同時保持原來的體位,直到骨水泥凝固,將穿工作套管及推桿一并拔出。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治療前后的疼痛評分、Cobb角、ODI指數、對治療效果的滿意度。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0.0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疼痛評分、Cobb角比較
治療前,兩組疼痛評分、Cobb角對比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實驗組疼痛評分、Cobb角均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ODI指數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ODI指數對比差異數據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通實驗組患者ODI指數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兩組治療效果滿意度比較
實驗組患者對治療效果的滿意度為100.00%,明顯優于對照組的72.00%,兩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見表3。
3討論
導致老年人群出現骨折的最主要因素就是骨質疏松。幼年時期,人體骨骼的骨量會隨著年齡增長而增多。但是到了老年時期,由于老年人體骨代謝出現異常,所以會減少鈣元素的吸收,從而降低了骨量,出現進行性的減少,最后導致出現骨質疏松疾病。這時期老年人的骨骼處于衰退,再加上老年人視力下降、行動不便,所以很容易出現摔倒的現象,而這也是導致老年人出現骨折的主要因素[5~6]。胸腰椎骨折目前在臨床上比較常見。在老年人群當中,由于胸腰椎骨折與骨質疏松癥有很大的關聯,所以發生率也比較高,會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因此,對于骨質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老年患者,采取非常科學以及有效的治療是很重要的。目前,在臨床上對于這種疾病的治療主要有保守治療、手術治療。保守治療是指通過采用平臥位休息,輔助支具固定,給予必要的對癥及抗骨質疏松治療,隨后通過康復訓練來達到治療目的,保守治療并不會對患者的機體產生創傷,主要適用于老年患者,但是治療的效果相椎體后凸成形手術來說,療效相對較差[7~8]。手術治療主要是指經皮椎體后凸成形術治療,這種手術方法是指使用骨水泥對患者的病椎注入,再加上球囊擴張來恢復患者椎體高度,同時增強患者椎體的穩定性,維持支撐的作用,可有效避免傷椎塌陷,能夠緩解患者腰背部疼痛的情況發生,有非常好的治療效果。并且經皮椎體后凸成形術還可以更好地恢復患者骨折的傷椎,有效促進骨折的愈合[9~10]。
本研究發現,采用經皮椎體后凸成形術治療的老年患者骨折愈合時間、Cobb角、ODI指數,以及患者對治療效果的滿意度明顯的優于對照組(P<0.05)。表明對老年骨質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使用經皮椎體后凸形成術的治療是相當有效的,能夠改善患者Cobb角的恢復,減少其脊柱活動的障礙情況。這主要是因為經皮椎體后凸形成術中的擴張球囊的作用,可以恢復患者椎體的高度,還原胸腰椎的解剖結構,加強患者椎體的穩定性,恢復患者胸腰椎的生理功能。目前,在臨床上并沒有明確骨質疏松胸腰椎骨折的發病機制,但是已有不少的研究證實,經皮椎體形成術可以有效緩解患者的疼痛,而這主要與骨水泥的注入有關,因為骨水泥的注入可以維持椎體的穩定狀態。此外,骨水泥產生的熱效應,還能夠殺滅椎體末梢的神經細胞,中斷患者疼痛感覺神經的傳導,緩解疼痛。同時,在骨水泥注入以后還可以對局部的血管進行阻塞,達到止血的作用。
綜上所述, 經皮椎體后凸形成術治療老年人骨質疏松性胸腰椎骨折,能有效減輕善患者疼痛情況,促進患者脊椎生理功能和解剖結構恢復,臨床應用價值顯著。
參考文獻
[1] 劉瀚霖.經皮椎體成形術治療老年骨質疏松性胸腰椎壓縮性骨折的療效[J].中國老年學雜志,2021(33):312-313.
[2] 靳丹,余進偉,封琳,等.經皮椎體成形術治療老年骨質疏松性胸腰椎壓縮骨折130例[J].山東醫藥,2021,53(35):69-70.
[3] 遇呈祥,王忠平,邱渝江,等.經皮椎體成形術治療骨質疏松型胸腰椎壓縮性骨折的臨床評價 [J].骨科,2021(4):196-200.
[4] 郭小偉,潘玉林,焦云龍,等.單側經皮椎體成形術治療骨質疏松性胸腰椎壓縮性骨折的療效分析和技術總結[J].中國骨科臨床與基礎研究雜志,2021(1):24-28.
[5] 周榮,范華橋,周秩華,等.單側與雙側入路經皮穿刺椎體成形術治療胸腰椎骨質疏松性壓縮性骨折[J].臨床骨科雜志,2021,18(6):667-669.
[6] 李菊根,廖壯文,范子文,等.單側與雙側椎弓根入路椎體成形術治療高齡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的臨床療效比較[J].中國微創外科雜志,2021,13(6):531-533.
[7] 何偉,江紅衛,崔學文,等.單側與雙側椎弓根入路椎體成形術治療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性骨折的臨床療效對比[J].中國醫學工程,2021(8):30-31.
[8] 鮑加春.經皮椎體成形術治療老年骨質疏松性胸腰椎壓縮性骨折的效果分析[J].基層醫學論壇,2021,30(13):198-199.
[9] 紀曉軍,胡海濤,張暉.經皮椎體成形術治療老年骨質疏松性胸腰椎壓縮性骨折的效果分析[J].中外醫療,2021(5):200-201.
[10] 于洪澗,楊洪佳.經皮椎體成形術治療骨質疏松性胸腰椎壓縮性骨折的效果及對VAS評分的影響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21(7):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