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靜



摘要:目的 研究血清胱抑素C聯合糖化血清蛋白對早期糖尿病腎病的診斷價值。方法 選取2019年1月~2021年11月我院收治的早期糖尿病腎病患者50例為研究對象(觀察組),同時選擇同一時間段內來我院進行健康體檢的50例對象為對照組,均在清晨對兩組患者的空腹靜脈血進行抽取并實施生化檢驗,對比兩組血清胱抑素C以及糖化血清蛋白水平情況,觀察上述兩項指標的對早期糖尿病腎病患者的檢出概率。結果 研究組患者CysC、GSP均比對照組高(P<0.05);血清胱抑素C聯合糖化血清蛋白聯合診斷方式的糖尿病腎病檢出概率最高,與其他指標診斷方式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血清胱抑素C聯合糖化血清蛋白診斷早期糖尿病腎病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
關鍵詞:血清胱抑素C;糖化血清蛋白;早期糖尿病腎病;診斷價值
糖尿病腎病的主要特征為糖尿病性節段性腎小球硬化癥,屬于慢性疾病之一,是糖尿病最為常見的微血管并發癥。據統計[1],糖尿病腎病是僅次于腎小球腎炎引起終末期腎病的第二大病因,該病的代謝紊亂機制極為復雜,最終可發展成為終末期腎病,臨床治療難度大。早期確切診斷及治療對延緩患者病情進展,改善患者預后非常重要[2]。本研究選取2019年1月~2021年11月我院收治的早期糖尿病腎病患者50例為研究對象(觀察組),分析血清胱抑素C聯合糖化血清蛋白對早期糖尿病腎病的診斷價值。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1月~2021年11月我院收治的早期糖尿病腎病患者50例為研究對象(觀察組),同時選擇同一時間段內來我院進行健康體檢的50例對象為對照組。觀察組患者病情況均與中華醫學會所制定的《糖尿病腎病防治專家共識》(2014版)內的診斷標準相符合。排除存在酮癥酸中毒、原發性腎臟疾病、近期服用了糖皮質激素、惡性腫瘤以及急性感染等情況的患者。兩組研究對象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1.2 方法
參與本次研究的所有研究對象均在清晨抽取5 ml空腹靜脈血,將血液的樣本送至檢驗。實施免疫透射比濁法對研究對象的血清胱抑素C(CysC)、糖化血清蛋白(GSP)水平進行檢測,采取貝克曼庫爾特全自動生化分析儀AU5821對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以及糖化血清蛋白,使用的試劑為上海執誠生物所生產。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血清胱抑素C以及糖化血清蛋白水平情況,觀察上述兩項指標的對早期糖尿病腎病患者的檢出概率。CysC陽性為高于1.10 mg/L,GSP陽性為高于286 mol/L,實施聯合診斷期間,其中有一項與上述的標準相符合及可判斷患者為糖尿病腎病陽性情況。
1.4 統計學處理
研究數據使用SPSS 21.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各項生化指標比較
研究組CysC、GSPc值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2 研究組中患者生化指標陽性概率情況分析
血清胱抑素C聯合糖化血清蛋白診斷方式的糖尿病腎病檢出概率最高,與其他指標診斷方式對比差異進行比較之后,差異存在意義(P<0.05)。見表3。
3討論
糖尿病為機體胰島素缺乏所出現的代謝障礙,進而發生以高血糖為主要特征表現的一種全身性疾病,能夠通過各個途徑損害到患者的腎臟功能以及結構,其中最為常見的癥狀為腎小球結節樣病變,可能會導致患者出現尿蛋白以及腎病綜合征,又稱為糖尿病腎病(DKD)。該病臨床特征為早期持續性的蛋白尿(需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尿蛋白增高),多無明顯癥狀,一部分患者會出現尿里泡沫多的情況,之后慢慢發生腎功能損害、水腫以及高血壓的情況,最后使得患者的病情發展到晚期,發生較為嚴重的腎功能衰竭、尿毒癥情況,必須實施透析的治療方式,這也是糖尿病患者一大主要的死亡原因。
DN泛指病理診斷的糖尿病腎小球病變。DKD指糖尿病所導致的慢性腎病,具體包含有腎小球濾過率(GFR)低于60 ml/min/1.73m2和/或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高于30 mg/g持續超過3個月。以病理生理演變的過程為依據,有研究學者將該疾病劃分成為5期,早期糖尿病腎病屬于第3期,主要表現為腎小球結節樣病變以及持續化的微量白蛋白尿,屬于從可逆性糖尿病腎功能損害過渡至不可逆性終末期腎病進展的時期。因此,早期糖尿病腎病疾病實施確切的臨床診斷方式,對疾病情況的控制以及改善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3]。國內大概有20%~40%的糖尿病患者合并存在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腎病已經成為終末期腎病。有數據表明,我國40歲之前診斷為2型糖尿病的患者,罹患糖尿病腎病的風險明顯更高。在2型糖尿病診斷期間,必須馬上對患者實施腎臟病變篩查,之后每年必須進行1次篩查,患者篩查的主要內容為尿常規、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 和血肌酐(計算eGFR)。這種篩查方式有助于發現早期腎臟損傷,并鑒別其他一些常見的非糖尿病性腎病,長遠來看可節省醫療費用。目前,DKD通常是根據持續存在的白蛋白尿和(或)eGFR下降,同時也排除因為其他因素所導致的CKD進而實施的臨床診斷[4]。
在明確糖尿病作為腎損害的病因,并排除其他原因引起慢性腎臟病的情況下,至少具備下列一項者可診斷為DKD:(1)排除干擾因素的情況下,在3~6個月內的3次檢測中,至少2次UACR≥30 mg/g或UAER≥30 mg/24 h(220 μg/min);(2)腎活檢符合DKD的病理改變。糖尿病合并慢性腎臟病可能存在3種臨床情況——糖尿病腎病(DN)、非糖尿病腎病(NDRD)、糖尿病腎病合并非糖尿病腎病(NDRD+DN)。糖尿病腎病具有極為顯著的異質性。糖尿病患者具有極為復雜的分型,糖尿病疾病的臨床分型和糖尿病腎病臨床、病理及預后相關。與1型糖尿病腎病相比,2型糖尿病腎病臨床、病理異質性更顯著。與糖尿病類似,糖尿病腎病是多基因遺傳和環境因素共同導致的慢性疾病,環境、行為方式、治療方案的變遷也是導致糖尿病腎病異質性的重要原因。
糖尿病腎臟疾病臨床診斷建議(2007年NKF-KDOQl),以下情況伴有CKD的糖尿病患者常被診斷為糖尿病腎臟病:糖尿病有著較為大量的蛋白尿(B);或下面情況當中含有微量白蛋白尿:出現糖尿病視網膜病變(B)、Ⅰ型糖尿病病程時間高于10年(A)。大部分情況下糖尿病伴CKD是糖尿病腎臟病,不需腎活檢。糖尿病腎臟疾病臨床診斷建議(2012年NKF-KDOQI修訂版)指出,伴隨存在下面情況必須考慮患者可能并非是糖尿病的因素所導致:(1)不存在糖尿病視網膜病變;(2)GFR出現過快或者過慢的降低;(3)蛋白尿急劇提升或者出現腎病綜合征;(4)存在頑固性高血壓;(5)腎沉渣活動表現;(6)有著其他的系統型疾病癥狀或者體征;(7)ACEⅠ或者ARB實施治療之后2~3個月內,GFR降低幅度高于30%。重視糖尿病腎病合并非糖尿病腎病或二者皆有情況。如果患者不存在腎活檢禁忌證,必須對其實施腎穿刺活檢,進一步對診斷進行明確。腎活檢是對糖尿病腎臟病患者實施診斷的金標準。
在糖尿病腎病診斷中,生化檢驗是極為重要的一種診斷方式。以往在臨床當中,大多使用尿白蛋白檢測的方式對疾病進行判斷,但其所得出的檢測結果容易被外界因素所影響,使得早期糖尿病腎病診斷的效果較不理想[5]。血清胱抑素C是近些年來臨床發現中,和糖尿病腎病存在明顯相關性的一項指標,當患者腎功能受損害期間,患者體內的血清胱抑素C水平會隨著患者腎小球濾過率的降低而明顯提升。因此,被臨床認定為對腎臟疾病腎功能水平進行有效診斷的一種理想內源性標記物,該指標的腎臟評價效果明顯比血肌酐更高。以往的研究報道,其診斷的特異性能夠達到100%,可對腎小球濾過率改變進行早期發現,診斷的敏感性程度可以達到75%[6]。糖化血清蛋白是人體當中處在高血糖的情況之下,血清白蛋白以及血紅蛋白發生非酶促糖化反應的一大產物,且非酶促糖化反應不存在可逆性,使糖化血清蛋白在人體內血液當中的存在較為穩定,且存在時間和白蛋白壽命存在一定的聯系。所以,糖化血清蛋白表達水平能夠對患者2~3周的血糖變化情況進行反映。以往的研究表明,糖化血清蛋白不單單會因為引起腎小球基底膜增厚,對腎臟造成損害,同時還可采取參與微血管損傷機制,對腎臟微血管病變造成加重情況,進而導致患者患上糖尿病腎病[7]。在本研究中,研究組CysC及GSP的指標均比對照組高(P<0.05)。血清胱抑素C聯合糖化血清蛋白聯合診斷方式的糖尿病腎病檢出概率最高,與其他指標診斷方式對比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血清胱抑素C以及糖化血清蛋白水平是當前對早期糖尿病腎病進行診斷的有效指標,采取生化檢查對上述的指標變化情況進行明確,可以對早期診斷和后續治療糖尿病腎病提供一定的參考,對改善糖尿病腎病患者預后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蓋明蕓,王瑋.聯合檢測血清胱抑素C、糖化血紅蛋白和尿β2-MG在糖尿病腎病中的臨床意義[J].中外醫學研究,2016,14(14):55-56.
[2] 張如霖,王弘明,彭霞,等.血清淀粉樣蛋白A、胱抑素C與尿白蛋白/肌酐比值聯合檢測在早期糖尿病腎病中的診斷價值[J].檢驗醫學,2018,33(2):97-100.
[3] 劉偉鋒,張延青.血液生化檢測在早期糖尿病腎病診斷中應用[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9,29(6):79-80.
[4] 劉閣.血清Cys-C、β2-MG、HbA1C及尿mALB聯合檢測在早期糖尿病腎病中的診斷價值[J].哈爾濱醫藥,2021,41(2):102-103.
[5] 吳永國,曾憲威,許業棟,等.尿微量清蛋白聯合血清胱抑素在早期糖尿病腎病診斷中的應用[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6,22(15):2346-2348.
[6] 孫亞乒.生化指標檢測在早期糖尿病腎病中的診斷價值[J].繼續醫學教育,2018,32(12):149-151.
[7] 管飛菲.血清胱抑素C、糖化血紅蛋白、超敏C-反應蛋白聯合檢測對早期糖尿病腎病診斷價值的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10):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