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富榮 江海玲 吳日哲
內蒙古農業大學
研學旅行,亦稱“修學旅行”“研學旅游”,它廣義上是指由于求知的需要,在一個地方舉行的帶有研學性的,以探究性為宗旨的特殊旅游。從狹義上看,是指我國在2016年12月份發布的《研學旅行服務規范》所界定的研學旅行,是指以中小學生為主要對象的集體出行活動等,以促進學生素質的提高為教學宗旨,以旅游景點、教育基地和其他社會資源為依托,開展體驗式教育、研究性學習等教育旅游活動。
研學旅行的教學模式由多元素融合組成,是校外的、大自然的、具有趣味性的活動。英國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參與過營地教育的學生中,70%~80%的人認為與同齡人的關系變得更好了,80%~90%的人認為自己更加自信了,60%~70%的人認為自己能夠更好地解決問題了。另一項調查也顯示,這些營地教育給孩子們塑造的品格,會讓他們在未來的收入以及發展方面比同齡人更有優勢,他們可能會在未來每一年比同齡人多收入55 000 美元。由此可見,研學旅行在教育教學中有著重要作用,是將學校教育與校外教育對接的創新教育形式,同時也是綜合實踐育人的有效方式。
DIY 的全稱是“Do It Yourself”,指自己動手設計并制作,是一種自主性活動的理念。DIY 實質上就是一種手工活動,它源于人類的生產生活,同時也是對手工精神和手工文化的傳承。DIY 手工延續了傳統手工中的材料、工藝、個性化等特點,并結合現代化審美得到了新型產物,這種活動可以豐富人們的生活,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及求異心理。從人文關懷角度看,DIY 是以人為本的活動,它注重人們的精神需求及情感關懷,同時,它的出現為材料再利用及文化再利用指明了新的道路,包容性強的特性使其可以與各種材料、文化很好地結合,是傳統文化走進現代化生活的橋梁,也為材料循環、環保生活提供了新的平臺。
民族傳統手工藝文化中包含著中華優秀精神品質,對于國家的發展、民族的進步有著重要的意義。受現代文化的沖擊,很多傳統手工藝已經失傳,重拾民族傳統手工藝,復興優秀民族文化已經成為我國當下必須面對的現實。我國民族傳統工藝的傳承模式以家庭式傳承和師徒式傳承為主,事實上,這樣的傳承方式局限性很大。社會的快速發展導致在家庭式傳承中大多數青年一代對學習傳統手工藝缺乏興趣或缺少耐心,而師徒式的傳承中因學習周期長、前期收益低等客觀因素也導致人才的流失,且在教學時部分師傅會有所保留,這也導致工藝傳承的完整性受到影響。傳統手工藝的衰落是現代社會轉型的必然產物,復興民族傳統手工藝必須拓寬傳承模式,順應時代需求,不斷 “推陳出新”,緊跟時代腳步,抓住發展機遇。
民族傳統手工藝與DIY 創意手工的共性都是手工活動,而不同之處在于其出現的時間不同,審美不同,文化屬性與功能屬性也不同。民族手工藝品是具有文化性、功能性以及地域性的,傳統的手工藝產品最重要的屬性是實用性,它代表著某個時期人們的審美表現以及使用需求。而DIY 是一個具有流行性、現代性的手工文化產物,它在視覺審美以及使用需求上更傾向于視覺享受與制作的體驗感。在制作工藝方面,傳統的民族工藝制作程序嚴謹、復雜、專業性強,需要長時間的專研學習,而DIY 手工對比傳統手工藝來說制作較為簡單,容易上手,使用時也更加便利,不受限于某個空間。對比傳統手工藝來說,DIY 手工更加適合現代化的生活方式,所以,發展傳統手工藝使其延續之前的活力,單靠保護是難以達到的,更重要的是應順應時代的發展,結合現代文化元素重建傳統手工藝傳承體系,對文化性、功能性、審美性等方面進行創新,增加其靈活性。傳統手工藝通過DIY 形式走進研學課堂,帶來了豐富的文化資源及個性化的動手體驗,提升了研學旅行的文化屬性,增強了研學體驗感。同時,研學旅行也為傳統文化和傳統手工藝的傳承及發展提供了平臺,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當今社會下的發展提供了生機,這樣相互促進的模式對我國鄉村旅游業的發展是具有積極意義的。
在研學活動下的DIY 手工活動一定要服務于地方文化,文旅融合可以帶給學員更好的氛圍感,尤其是在研學旅行活動的開展中,“游+學”是其模式的重點,絕對不可以脫離“游”只注重教學。傳統手工藝來源于人們的生產生活,只有在了解地方文化歷史、民俗氛圍的情況下才能更好地理解工藝的歷史,感受手工的魅力。
在傳統手工藝DIY 模式化的過程中,不能一味地追求現代化的手工模式,而忽略傳統手工的技藝技法,同時也不能機械化地教學傳統手工藝。發展傳統手工藝必須平衡傳統與創新的分量,在傳承的基礎上創新,融合DIY 與傳統工藝的優勢,取長補短,相互促進。
任何產品的實質都是用來服務人們生活的,DIY化的傳統手工藝產品要兼具審美功能、趣味功能以及實用功能,創造具有實用性的產品,避免造成資源的浪費,這樣的產品才能有長久的發展,且更容易獲得消費者的認可。
體驗經濟下,消費者的旅游需求已經不僅僅停留在景點觀賞與簡單的娛樂項目中,更多的需求指向體驗不同地區的文化氛圍與生活習俗,追求情感共鳴,渴望建立情感連接已經成為現代旅游模式下人們的基本需求。所以,增加用戶體驗感,滿足其精神需求,給予用戶一站式學習體驗是傳統手工藝DIY 模式化中重要的關注點。
DIY 模式化后的傳統手工藝不僅要在文化性上有系統性的規劃,在工藝的教學步驟中也要形成系統化的規范。目前市面上的大多數DIY 產品仍停留于初級的工藝制作,而傳統工藝是相對復雜的,因其工藝的復雜程度不同,所以制作出的工藝品的質感也存在巨大的差異,為使學員更好地了解相應工藝的文化魅力,在打造DIY 產品時必須做到由易至難的系統規劃,簡單明了地確定學習順序。
將產品品牌化有助于提升產品的識別性,打造產品特色文化優勢。對于我國現代絕大多數的民族傳統手工藝來說,最大的困難就是得不到有力的推廣,沒有識別性,對手工產品進行品牌規劃與設計是民族手工藝DIY 模式化長久發展的必要條件。打造具有品牌性質的設計產品,不僅可以提升產品的附加值,也能更直接地讓體驗者感受到手工藝產品中的情感要素。
近年來,“文旅融合”在我國經濟轉型及鄉村振興領域都受到了重點關注,截至2020年,從中央到地方的文化和旅游機構改革基本完成,文旅融合的體制機制日益完善。我國地域廣闊、歷史悠久,各地區民俗文化、自然景觀異彩紛呈,通過地區特色文化及地理優勢,打造特色旅游景點,將文化與旅游相結合,發展第三產業,突破鄉村地區發展困境,推廣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國現下鄉村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
馬斯洛的需求學中提到,人類消費方式的變化都是由低級向高級不斷發展的,一定歷史進程中人類消費的方式變化也是如此。當今社會,人們的需求已經不僅局限于物質需求,精神需求也不斷提高,消費方式也由產品經濟、商品經濟、服務經濟向體驗經濟轉變。體驗經濟是以消費者為中心的經濟,是基于人們物質條件得到滿足情況下追求精神上享受的充分反映。體驗經濟下,人們的旅游形式也在發生變化,游客對旅游的需求不光停留在旅途中,對旅行后的體驗延續性也提出了新的需求,對旅途中的體驗也不再停留在欣賞風景上,更多的需求指向對當地的文化歷史、民俗生活的體驗,由此衍生出的“教育旅游”“創意旅游”等新型旅行模式在當下很受歡迎。
DIY 融入地區旅游業中可以為地區旅游業增添亮點,幫助開發地區固有優勢,以DIY 產品為媒介挖掘地區特色文化及地理優勢,打造特色旅游景點,將文化與旅游相結合,不僅可以打破鄉村地區旅游行業的發展困境,還可以使優秀傳統文化得到推廣。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根,文化傳承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生存發展的軟實力。我國的手工藝傳承模式多為師徒傳承式和家庭傳承式,在現代化生活的沖擊下,這種傳承模式使手工藝傳承出現了斷代,已經不能滿足手工文化傳承的需要,如何將手工傳承與“當代文化相適應、與現代社會相協調”,如何在保留傳統文化的基礎上進行創新,成為當下社會對傳統手工藝發展的重要關注點?!癉IY 傳承”具有很好的包容性及推廣性,因其包容性強,可以與文化充分融合,并通過創新、制作的方式引發人們對傳統文化的思考,從而拉近人們與傳統文化的距離,且作為新興的娛樂模式,它具有貼近人們生活的優勢,容易被人們所接受,利于將手工文化重新融入現代化生活中。
目前,我國在旅行產品設計方面還不夠成熟,缺乏成熟的理論指導,尤其是一些小型旅游景區。體驗經濟下,人們對旅行紀念品的要求也逐漸提高,這不僅表現在對旅行產品造型和實用性的需求上,更表現在人們對體驗感、獨特性的追求上。DIY 完美匹配了人們對旅行紀念品獨特性與體驗性的需求,融合了地區人文景色、民俗文化的DIY 產品可以使游客的旅行體驗感得到延續,作為禮品時不僅可以滿足獨特性的需求還可以與朋友分享手工制作的樂趣。
綜合素質是對人多方面能力發展的評價標準,目前,我國開展中小學生素質教育的主要途徑是學校教育及家庭教育,其教學方式常采用單一的說教式,這種教學方式重點在于知識灌輸,而綜合素質教育的培養應更注重引導式教學和體驗式教學,增加課堂活力,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DIY 手工制作本質上就是以人為主的創造性活動,通過專業的教學引導可以提升學員的動手能力,豐富學生情感,激發其創造力,在制作過程中亦能增強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事實上,近年來傳統手工藝與旅游的結合程度越來越高,其主要動因是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在物質生活得到滿足的情況下對豐富精神世界的需求變得更加迫切。現有城市內的DIY 工坊通常是位于商業中心的小工作室,在這里沒有專業人士的指導,沒有文化氛圍,且地方狹小、嘈雜,使消費者難以獲得沉浸式體驗。而旅行式DIY 手工帶給人們新的選擇,優美的環境、濃郁的氛圍和專業的指導,使體驗者可以獲得更好的制作體驗。但是,目前我國研學旅行的發展還尚不成熟,相關領域的實證研究也比較缺乏,且構建傳統手工藝DIY 模式化是一個龐大的工程,根據體驗式經濟下人們的消費模式可以分析出,在現代化旅游中人們沉浸式、體驗式的需求十分強烈,而單純地從某一個點出發顯然是不夠合理的,要想建立DIY式研學旅行還需社會各方面力量的相互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