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鴻昌
(鄭州職業技術學院 圖書館,河南 鄭州 450000)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在21世紀初重新定義了文盲的標準,將“不能使用計算機學習、交流和管理的人”列在其中,這充分表明了信息素養對個人生存的重要意義。信息技術的發展正極大地改變著人們的生活習慣,掌握信息獲取、使用等能力,已然成為一個當代人最基本、最重要的素養。因此,高職院校的教育也應該順應當前社會的發展趨勢,將信息素養教育真正納入學生日常培養計劃當中,提升學生在激烈社會競爭中的競爭力。
信息素養是指“確定信息種類、獲取信息、評價信息并將信息與原有知識結合、利用信息實現目的、遵守信息相關的公德與法律”[1]的能力,而信息素養教育旨在培養這些能力。1984年,我國教育部印發《關于在高等學校開設文獻檢索與利用課的意見》,我國開始信息素養教育的嘗試。1987年,美國圖書館協會(ALA)成立信息素養教育委員會,協會指導各類圖書館開展公民信息素養教育。2005年,清華大學提出了《北京地區高校信息素質能力指標體系》,為區域性信息素養教育設立評價標準。2015年,美國大學與研究圖書館協會(ACRL)頒布了《高等教育信息素養框架》,高等教育信息素養教育工作者有了專業的教育指南。迎合時代的需要,國內外對信息素養教育的重視程度日漸加深,它是國家立足于國際競爭的一個重要領域。
信息社會的不斷發展,迫使人才需要掌握的知識面不斷擴大。信息量的幾何式增長,迫切要求人才掌握獲取、分析、處理以及使用信息的能力。我國的高等教育旨在培養人才并向社會輸送,與普通高等院校學術型人才培養方式不同,高等職業院校側重于應用型人才的培養。2019年《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國發〔2019〕4號)中,要求職業教育需要適應“互聯網+職業教育”的發展需要,專業教材需要跟上信息技術不斷發展和產業不斷升級的情況[2]。這充分地說明了高職院校開展信息素養教育既是學生自身發展的需要,也是學校培養人才的目標。
①圖書館擁有天然硬件優勢。開展信息素養教育需要大量的信息資源以及電子信息設備。高職院校圖書館是學校文獻信息資料的中心,擁有大量的圖書、報刊、光盤和數據庫,也建設了電子閱覽室和線上移動端檢索系統。相較專業教師和公共課教師擁有更多硬件優勢,可以更好地滿足學生信息素養能力提升的需求。②圖書館自涵專業優勢。高職院校圖書館日常的工作主要是為師生提供信息服務并收藏和管理學校的文獻信息,相較其他教師具有較高的信息素養。信息素養研究涉及的學科包括了圖書情報學、教育學、心理學等諸多學科,但其中以圖書情報學的研究為主[3]。綜上所述,高職院校圖書館館員多數具有圖書情報的專業知識背景和實踐,可以更好地開展信息素養教育。
筆者以鄭州職業技術學院為調查對象,通過網絡發放調查問卷和面談的方式,對學生及教師信息素養認知、需求、實施方式等問題進行調查及訪談,發放學生問卷150份,教師問卷50份,回收學生有效問卷123份,回收教師有效問卷42份。調查問卷結果顯示,學生對信息素養概念認識不清的占69%,有學習強化信息搜索能力需要的占91%,只會從單一渠道搜索信息的占24%,有網絡學習經歷的占52%;教師中認為學生信息素養教育更應該放在生活、專業以及信息道德領域的占67%,并未接觸過任何信息素養教育培訓和課程的占50%,獲取信息渠道單一的占33%。筆者結合調查問卷的結果和師生進一步交談后發現,學生具備一定的信息搜索能力并有強烈的學習需要,但缺乏對信息素養和信息道德的系統認識,不能有效地使用電腦和手機搜索到自己需要的資料;教師大多數具備一定的信息素養同時認為信息素養教育十分必要,但關于信息素養教育的方式和目的有重大的分歧。
筆者所在的鄭州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積極響應教育部2015年印發的《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程》中關于提升學生信息素質的服務要求,通過多年的努力在信息素質培養上已有一些成果,同時并不能切實完成2018年教育部高校圖工委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信息素養教育的指導意見》有關圖書館應該實施的建議,信息素養教育的開展和專業研究還有待進一步落實。
2.2.1 已開展的信息素養教育活動。①新生的入館教育。入學之初圖書館會對新生講解文獻檢索、OPAC使用的方法,奠定新生信息檢索的基礎能力。②圖書館硬件設施提升。圖書館購買使用了超星學習通、超星移動圖書館等線上信息學習服務,同時擴大了電子閱覽室的規模并定期更新機器,為信息素養教育提供硬件支持。此外,為參加2019年和2020年高職院校信息素養大賽,圖書館組織參賽選手參加培訓,結合學生已掌握的計算機知識集中強化參賽選手的信息素養知識。
2.2.2 存在有待改進的問題。①未開設普及全校學生的信息素養相關課程或知識講座,不能將信息素養教育融入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學生臨近畢業就會遺忘入學之初的相關培訓,信息素養教育的效果不明顯。②圖書館各類資源利用率較低,筆者在學生信息素養調查問卷當中調查了圖書館各類資源的使用率問題,打發時間、上自習和不去圖書館的學生占總數的48%,大多數圖書館的文獻和數字資源長期得不到充分的利用。③館員專業性有待提升,圖書館圖書情報專業的館員僅占11%,多數館員雖有長期的工作經驗但缺乏圖書情報的專業知識,這成為圖書館開展信息素養教育的一個阻礙。
縱覽整個調查問卷的結果不難發現,鄭州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信息素養教育成績與問題并存,這與多數高職院校的情況大致相似。現階段我國高職院校圖書館開展信息素養教育的主要方式包括入館教育、講座培訓、開設信息檢索課程3種形式,其中入館教育、講座培訓所占比重較高,只有為數不多的高職院校圖書館開設了信息檢索課程。我國高職院校圖書館信息素養教育整體而言處于初級階段,具有普及度低、系統性弱、形式單一等特點[4]。
3.1.1 圖書館的定位觀念老舊。現階段多數高職院校圖書館在學校教學中的定位還停留在提高人均圖書擁有量以及為學院教師科研提供資料這些被動型服務上,信息素養教育這種主動型服務只有少數學校開展。且高職院校的課程安排密度較高,這也使得此類非專業課程在教務安排中難有立足之地。圖書館的定位觀念老舊外加課程安排緊張,致使多數高職院校圖書館信息素養教育的展開進度不盡如人意。
3.1.2 圖書館信息素養教育在具體實施上也存在難度。①教材的使用。開設信息檢索課程的高職院校所使用的教材或者資料大多借鑒于本科院校,本科生的學術性與專科生的應用性區分度不夠,不能很好地符合高職院校培養學生的目標,信息素養教育的效果不理想。②信息素養課程開設方式的分歧與矛盾。筆者的調查問卷結果顯示,教師在信息素養教育歸屬哪類課程、如何教學上有很大分歧,專業課的嵌入式、公共課的嵌入式和另開設課程系統教學都有教師選擇且人數接近,另外由誰負責信息素養課程的講授,學校高密度課程安排中加入此類課程致使其他課程的縮減都會產生不同的矛盾。③圖書館館藏資料建設不配套。圖書館有關信息素養方面文獻的采購更多是以信息技術為主,缺乏有關信息搜索、知識產權、信息道德等文獻的采購,即便開設相關課程,學生也很難利用圖書館資源進一步自學。
3.1.3 投入資金的困難與人員不足。高職院校可使用的經費本就捉襟見肘,開設信息素養教育課程的師資投入就顯得是強人所難,更不要談及圖書館網絡信息素養課程、移動端App的購買和開發。信息素養教育對圖書館硬件和網絡的建設有較高的要求,資金投入不足讓原本教學基礎較差的高職院校在信息素養教育發展大軍中落于人后。同時,高職院校師資力量薄弱,教師的人數遠遠不能滿足學生的增長數量,增設信息素養課程,更是讓師資力量緊張的情況變得雪上加霜。
3.2.1 豐富高職院校圖書館考核標準,以考核倒逼信息素養教育的開展。高職院校圖書館的考核內容多數著眼于文獻資料擁有數量、硬件建設上,這無疑讓圖書館開展信息素養教育缺乏動力。考核機關可以在學校經費允許的范圍內,將基礎的信息素養教育完成程度涵蓋進高職院校考核當中,比如圖書館開設信息素養教育課程或知識講座的次數、時長,這樣不但使信息素養教育有顯著提升,而且也符合各高職院校的實際情況。
3.2.2 圖書館配合專業教師開設以“通識為主,專業為輔”的高職院校特色的信息素養課程。北京大學圖書館所開展的信息素養課程既包含了學術性的《電子資源的檢索與利用》,也包含了通識性的《信息素養概論》,其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學生的信息素質、科研能力以及豐富圖書館主動型服務的內容[5]。與北大和其他本科院校不同,職業院校所擁有的電子信息資源和財政資金不夠充裕,外加學生缺乏應有的信息素養,因此更應該把重點放在信息素養通識性知識的學習上,通識性知識是指信息、文獻資料的檢索使用、信息的選擇與使用、移動信息素養、信息道德、信息安全等基礎的信息素養,最后在此基礎上培養一定專業學習和科研的能力,包括涉及專業技能的文獻、信息搜尋和使用,實訓、實習中如何利用所獲取的信息資源等等。同時可以充分發揮學科館員的作用,配合專業教師的教學需要,把各個學科所需專業技能的信息獲取和使用的知識安排進信息素養教育當中,這樣既提升學生信息素養,還可使學生專業技能得以提高。
3.2.3 在沒有足夠經費支持的情況下,圖書館館員自覺交流學習信息素養教育的知識并開展知識講座。雖然高職院校圖書館開展信息素養教育最大的困難在于資金問題,但是館員可以增加與其他院校圖書館交流學習信息素養教育的心得,獲取最新的教育信息。并以圖書館的名義定期組織信息素養知識講座,提升自我專業能力的同時還為學生普及信息素養知識。從基礎的通識講座或課程開始,提前投入到信息素養教育的研究和實踐中,為將來的系統講授打下基礎。
高職院校圖書館的信息素養教育開展還有很多值得探討的地方,課程的評價標準、教學的方式方法、專業教材的內容選擇與專業教師的合作方式等等。高職院校圖書館信息素養教育的開展勢在必行,國內外信息素養教育理論與實踐成果的不斷增加,我國職業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都為高職院校信息素養教育提供了便利。圖書館及館員更應該明確自身的職責,適應信息環境并遵循教育發展要求,滿足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目標,服務高職院校師生,切實地開展好信息素養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