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燕
【摘要】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逐漸意識到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大氣污染的加強治理,是我國各級政府在社會和經濟發展中尤為重視的環境問題,政府主導,群眾積極參與,制定合理有效的城市大氣污染防治計劃,有效的緩解大氣帶來的污染問題。
【關鍵詞】城市;大氣環境;治理;創新模式
引言
近些年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幫助人們將生活水平帶到了更高的水平,但是其代價也是有目共睹的,我們生活的環境遠遠不如之前,大氣污染便是其后果之一。尤其是北方一些城市進入冬天之后,由于天氣原因,北方大部分城市都會采取一些取暖措施,大量的煤炭燃燒更是大大增加了空氣中顆粒物的含量。另外,由于空氣中含有大量的致病顆粒物,這大大增加了人們患病的風險。但是,我國的大氣環境治理模式和措施仍然有缺陷,因此,針對大氣環境治理模式進行創新對我國大氣環境質量的改進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城市大氣治理的理論框架思考
當前,城市大氣污染問題來源廣泛,影響因素污染治理的方式較為復雜,治理失效頻出。憑借政府去對大氣污染進行有效徹底的治理,局限性較強,且大氣污染的治理較為復雜,要想有效治理并得到長效控制,必須重視市場機制和社會機制兩方因素,綜合三方的優勢資源,提升大氣污染防治的綜合效率。單純用政績和GDP對城市發展進行考核,會對當地政府在大氣污染治理的力度上有所顧慮。因此,需要將政府作為城市發展的主體,然后將社會資本、市場資源進行綜合配置,進而形成多方綜合治理的模式。政府作為城市大氣治理的關鍵,是引導大氣治理方向標,是大氣治理工作的指導者。在進行大氣治理時,需要將社會企業資本為核心,以此來構成的市場力量則是大氣治理、實施的關鍵主體,借助于市場機帶來的高效治理效率;喚起社會大眾社會力量共同參與政府國家與市場無法初級的治理區域。
2、大氣污染的形成原因探析
2.1工業污染
現代社會的正常運轉離不開工業生產,但是隨著工業生產規模的擴大,對大氣環境造成的污染也日益嚴重,可以說現代的工業生產是造成大氣污染的主要原因,雖然目前國家已經的工業生產的污染排放進行了嚴格的控制,但是有部分企業仍然追求短期的經濟利益,對污染物進行隨意的排放,很多污染物都沒有經過二次處理就直接的進行排放,造成了比較大的大氣環境污染,另外在部分地區沒有對大氣環境污染進行深刻的認識,地方政府為了保證工業產值,對于區域內的高污染企業采取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管理辦法,沒有將環保政策落到實處,因此大氣環境污染的治理工作很難看到成效。
2.2交通發展
目前我國的經濟正處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因此汽車也逐漸的普及了起來,截止2019年底,我國的私家車保有數量已經超過了兩億輛,數量如此龐大的私家車對大氣環境造成的污染是無法估量的,汽車在行駛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尾氣,尾氣中含有大量的一氧化碳,以及氮氧化合物,這些污染成分直接排入到空氣中,不僅會污染大氣的環境,還會對人們的呼吸系統產生很大的危害。目前國家已經對汽車尾氣的排放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比如鼓勵車輛進行燃氣改造,以及推出乙醇汽油等等,但是從整體上來說收效甚微,治理的措施無法滿足大氣環境改善的需求。
2.3燃料的燃燒
燃料燃燒是人們獲取能源的主要方式,但是燃料在燃燒的同時也會產生大量的污染氣體,尤其是我國目前的能源結構還是以煤炭等然后材料為主,電網中的大部分電力都來源于燃燒發電,雖然目前火電煤炭燃燒的效率已經提高了很多,但是不可避免的仍然會產生一定的污染,對大氣環境造成破壞。另外,在我國很多的農村地區仍然保留著焚燒秸稈的習慣,每到秋冬季節,很多田間地頭就會冒出滾滾的濃煙,由于秸稈燃燒的不充分,因此會在空氣中形成大量的懸浮顆粒物,給大氣環境帶來極大的壓力
3、大氣環境治理的創新模式研究
3.1增強民眾環保理念
除了工業生產過程中的污染監督外,機動車尾氣排放的控制也是大氣環境污染防控中的重要一環。在治理過程中,需要展開相關環保理念的宣傳,讓環境保護及維持生態平衡的理念扎根人心。此外,應實行對汽車尾氣的排放控制,提倡綠色出行,環保出行,讓人們在日常工作及生活過程中減少汽車尾氣的排放量,多使用自行車與公共交通。此外,工業污染的治理過程應面向大眾進行公開,讓社會大眾共同參與進大氣污染的治理過程,從根本上提高大氣污染的治理效率。
3.2推動新能源的發展應用
造成大氣污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究其根本,在于目前的能源結構,和能源利用的方式,想要從根本上對大氣環境污染進行治理,就需要從能源角度入手,一方面是要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另一方面則是要積極的開發和推廣新的綠色能源,對各種可再生的自然資源進行合理的利用,比如:風力發電,水力發電,以及太陽能發電等等。另外,對汽車進行燃氣改造也是一個不錯的方法,但是需要政府進行大力的推動。目前新型能源沒有得到有效推廣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政策的支持力度不夠,另一方面是因為相關的技術還沒有完全的成熟,因此對于新能源的推廣就需要從政策和技術兩方面入手,新能源的推廣需要有適當的政策扶持,同時國家也要加大對新能源的研究投入,使新能源更加具有實用價值。
3.3創新大氣污染的績效評價制度
大氣污染績效評價制度的創新,首先是評價標準和評判流程要有新的體系。政府要制定切實有效的環境績效政策方針、目標和指標,要在維護公共環境權益,分析污染環境投入和產業的關系中找尋有效的平衡點,切實改善大氣污染的評價方式。政府在運行環境評價績效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到環境問題的復雜性、綜合性和不可逆性,要提升績效工作的創新意識,把復雜的指標轉化為簡單有效的數據,提升環境管理部門的治理大氣的效率,并積極引導企業和民眾參與到績效評價的治理和監督中來,提升大氣污染績效評價制度的操作性和影響力,讓大氣防治和保護從被動到主動,讓全社會的有效力量都能主動介入環境保護中來。
3.4監測體系需進一步完善
監測體系是有效管控大氣污染的有效監督,完善監測體系有以下建議:一.拓寬監測渠道和范圍,增加對污染種類的認知,對污染信息源,運用多種檢測方法和手段,進行多家度多維度的研究分析,對監測結果進行全面評估。二.在監測科研人員培養上,進行全方多角度培養,要求檢測人員,必須掌握先進的監測和檢測技術,對地區環境狀況有詳細的了解,能夠對環境質量和污染源有效監測和檢測。三加大制度建設,完善和拓寬監測體制,完善獎懲機制,對污染重度企業,要敢于關停,對環保優秀企業,要給予獎勵。四.是要對區內企業進行有效的實施監控,實行全天24小時的監測,確保不留死角。五.拓展監測區域和手段,引入先進的技術,提升監測和監測的效率。六.積極引導車城市車輛管理,采用限號和提倡乘坐公共交通方式減少城市汽車尾氣排放。
3.5改進污染物的治理技術
目前煤炭的燃燒是導致大氣污染的主要原因,因此對大氣環境的治理就需要從降低煤炭燃燒的污染物入手,一方面需要對目前的能源結構進行調整,另一方面就是要提高煤炭燃燒的效率,減少煤炭的燃燒。比如:對原煤脫硫技術的有效運用,可以提升對燃煤污染物排放量的制約。因此,需要對目前所使用的技術進行不斷創新、優化,以此來提升對大氣環境的保護力度,從而保證大氣環境的穩定和清潔。
3.6社會多方力量共同推動大氣污染的長效治理。
大力污染的治理,要引起全社會的重視,環境與公眾的生活密切相關。在對城市大氣污染的治理工作開展中,政府要敢于公布城市大氣污染指數的真實數據,在允許條件下,開放監測管理的系統,邀請民眾參與到大氣污染與防治的工作中來,并定期公布污染源的清單,匯聚政府、企業、民眾的多方主體力量,才能創建出長效的管理機制,才能提升城市的環境品質,保障社會的進步和發展。
結束語
大氣治理的道路艱難而漫長,傳統的大氣治理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當下大氣環境的要求了,因此,本文針對當前大氣環境現狀出現的污染問題提出了幾點建議。包括對治理理念的創新要求和治理制度的創新要求。大氣污染問題從來都不是一成不變的,因此創新的治理理念要求以一個變化的治理策略看對大氣污染問題。另外,將治理質量考核制度納入到創新的治理制度中去,幫助治理人員提高工作效率,工作積極性。希望以此為基礎,在大氣污染治理成果上取得良好效果。
參考文獻:
[1]張宣.城市大氣環境治理創新模式及方法[J].環境與發展,2020,32(01):75-76.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20.01.036.
[2]張國文,李雷召.城市大氣環境治理創新模式及方法[J].區域治理,2019(45):62-64.
[3]何金.城市大氣環境治理創新模式及方法探究[J].中國資源綜合利用,2019,37(09):128-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