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倩楠 | 北京市東城區衛生健康委員會第一幼兒園

早期閱讀對幼兒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成人要為他們創設寬松、溫馨的閱讀環境,并以興趣為導向,激發幼兒閱讀識字的愿望,使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開展閱讀活動。北京市東城區衛生健康委員會第一幼兒園通過日常教學活動,幫助幼兒掌握基本的閱讀技巧,促進幼兒想象力發展的同時,提高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
布置幼兒園的閱讀環境。安靜的環境、充足的光線、舒適的座椅,是創設閱讀環境時必須考慮的因素。同時,也要為幼兒配備與他們身高相適宜的書架,還可以放置柔軟舒適的靠枕、可愛的毛絨玩具等,為幼兒的閱讀增添樂趣。我園創建的多功能室“快樂書吧”,不僅環境溫馨、舒適,還有各類型圖書近兩千余冊,給孩子們提供了一個了解世界、認識世界的多彩窗口。
營造家庭的閱讀氛圍。家長可以為幼兒準備適合閱讀的角落或房間,可以利用帳篷、靠枕、地毯、毛絨玩具等來布置富有童趣的“閱讀小天地”,吸引孩子自主進行閱讀。家長還應幫助孩子選擇一些生動有趣、色彩鮮艷、形象突出的圖書,在環境的渲染下,更能提高孩子閱讀的興趣。
幼兒園選擇適合幼兒年齡特點的圖書,吸引幼兒的興趣,使幼兒從中獲得閱讀的經驗,積累豐富的生活經驗,感受圖書帶來的情感體驗。但在家庭中,有的家長會買一些紙質較差、以識字為主、圖畫較少且帶有拼音的圖書,可大部分幼兒對這樣的圖書沒有興趣,甚至不愿意去閱讀。教師要幫助家長學會根據年齡特點、發展需要及興趣來選擇適合孩子閱讀的圖書,對圖書的色彩、質量、內容、作用都應有所了解。
我園開展“書香潤童年,好書伴成長”圖書日打卡活動。教師們發揮自身專業特長,用富有童趣而又生動的語言和抑揚頓挫的語調,將一個個故事講述得惟妙惟肖。園所連續20天推送故事,很多家庭積極參與到閱讀打卡活動中,在親子共讀和幼兒自主閱讀中豐富幼兒的語言詞匯、生活經驗,提升幼兒的認知能力。此外,我園還開展“圖書漂流活動”,為各個年齡段幼兒選擇適宜的繪本,以便他們定期將圖書帶回家和家長一同閱讀。幼兒回園后經常討論與家人一同看過的故事,活動不僅能幫助幼兒獲得知識,還能增進親子感情。
讓幼兒主動參與閱讀。教師在集體教學活動中,要為幼兒提供一些表現、表達的機會。可以開展大班帶小班一起講故事的活動,大班老師提前帶領幼兒準備一些故事,在相對固定的時間段為小班的弟弟妹妹們講述。在活動中,大班的幼兒得到了鍛煉表現的機會,激發了他們的閱讀興趣,發展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小班幼兒以哥哥姐姐為榜樣,培養良好閱讀習慣的同時,傾聽能力也得到了鍛煉。
自主活動中培養閱讀能力。幼兒園活動中,教師應關注幼兒個體差異,提倡自主游戲。區角游戲時,幼兒樂于觀察、發現自然角中綠植的變化,通過填寫觀察記錄、與同伴分享觀察結果,其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前書寫能力都得到了較大的提高。把圖書的順序打亂,讓幼兒按序排列后根據圖片自編故事。為激發幼兒興趣,圖片應定期更換,在講述中鍛煉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膽量。
把握親子閱讀時間。培養幼兒良好的閱讀習慣,作為家長,要把握好孩子睡前的親子閱讀時光。家長每天按時為孩子朗讀一段他們喜歡的故事,也可以根據故事內容互相提問,讓孩子在寧靜的夜晚感受閱讀的魅力。長此以往,不僅能增進親子之間的關系,還能幫助孩子了解世界,體驗閱讀過程中的真、善、美,從而了解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