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商用車產業從無到有,由小變大,市場規模已位居全球第一,并形成了獨特的產業體系。2021年,全球商用車產銷量分別為2310.1萬國輛和2628.6萬輛,我國商用車產銷量占全球的20%和18%。
商用車產業是經濟發展的“晴雨表”,直接反映經濟運行質量和經濟的活躍度。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商用車重點企業營業收入突破6000億元,截止2021年,商用車保有量超過3400萬輛,承擔了全社會74%的貨物運輸量和61%的旅客運輸量。同時,商用車在運輸和工程建設等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商用車市場與政策、法規有強關聯性。近年來,包括國家大力開展治超治限,2018年實施國三車輛強制淘汰,2020年實施高速公路貨車按軸收費等系列政策實施,觸發了一輪貨車換車高潮。2020年商用車產銷達到歷史最高,分別為523萬輛和513萬輛。2021年,重型柴油車國六排放法規實施,國五產品在購置和使用成本方面低于國六產品,市場在法規切換前夕形成了一輪高漲的國五產品消費,透支了需求。對輕貨、輕客治理政策預期帶來的消費觀望、國際油價高企、新基建投資不及預期及房地產投資增速持續下滑等因素加劇了商用車市場的下滑,2021年下半年商用車出現斷崖式下降,全年商用車產銷分別為467.4萬輛和479.3萬輛,同比下降10.7%和6.6%,結束了之前快速增長態勢。2022年上半年,商用車產銷170萬輛,下滑41%。行業正處在調整周期的低谷階段。
當前,商用車正處在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首先,我國物流運輸效率在持續優化,商用車總量壓縮,行業面臨實現從重“量”到重“質”的升級。第二,在雙碳、環保政策的引領下,純電動、氫燃料電池、氫發動機、混動等多條技術路線同步發展,商用車的綠色化轉型步伐加快。第三,智慧物流牽動商用車智能網聯技術飛速進步,商用車企業正在從產品的提供者升級為物流整體解決方案的提供者。第四,中國商用車品牌紛紛在海外布局,加速走向海外,出口規模持續增長。最后,隨著股比政策放開,沃爾沃、斯堪尼亞和戴姆勒等國際車企加快布局中國市場,國內市場競爭格局將面臨新的變化。因此,加快實現轉型升級,把握新的發展機遇,是商用車行業破除當前市場困境、實現長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
商用車行業參與方眾多,在當前行業轉型的關鍵時期,各方都應充分認識到當前發展形勢,從自身做起,共同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對生產企業來說,在產品性能之外,要更加關注提升產品的科技性和舒適性,迎合當前用戶的特點和需求進行研發“智”造。同時要形成細分應用場景產品的研發與生產能力,加強與產業鏈相關方的合作。
對經銷商來說,要轉變思維,在產品合規化前提下,通過資源整合、信息技術應用,聯通制造企業和用戶,為用戶提供更多更有價值的服務。
對主管部門來說,推動行業法律法規完善的同時,區域執法要做到無差別統一,加強相關平臺和區域的監督管理,嚴禁擾亂市場秩序的行為。推動市場端政策的全國統一,切實指導地方制定統一、合理的城配車輛通行規則,激發商用車市場需求。
對行業協會來說,要發揮好政府、企業、用戶和物流公司等相關利益方的橋梁作用,及時發現問題、反饋問題、共同探討解決良方,推動行業向著好的方向發展。
我們相信,在當前的產業發展階段,大家共同“應變、求變、謀變”,產業發展一定可以迎來更加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