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慶陽市慶城小學 胡彥妮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和《課程標準》的完善應用,我們看到了新理念下的小學數學課堂呈現出的生機與活力。回望我們的數學課堂卻顯得效率不高,急需我們尋找一些符合《課程標準》要求的數學課堂評價體系來提升我們的課堂教學效率,讓數學課堂真正實現高效性。為此,我們選擇了《核心素養下小學數學課堂評價方式的構建研究》這項與實際教學聯系緊密的課題進行研究。它的提出是以小學數學課堂的真實需求為基礎,以《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和教育部制定的《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為依據的,以促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為根本目的的一項教科研活動,讓數學課堂形成多元化的評價體系。
教育評價專家斯塔弗賓曾經說過“評價的目的不在證明,而在改進。”通過廣泛的隨堂聽課,分析了大量的調查問卷以及課堂教學的案例。發現在目前的教育現狀中,老師們明確了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已經認識到課堂評價的鑒定、導向、激勵等功能,對于提升學生的素養具有積極的作用。但是課堂中仍然存在著核心素養背景下小學數學課堂評價方式的局限性,如評價主體單一,評價標準單一,評價功能單一,評價方法單一等。
有的老師總在說:“新課程標準要求老師們通過關注學生在數學活動中體現的三維目標,去幫助學生建立學習的自信心,那么我在課堂中就直接多表揚不批評。”課堂上你隨時可以聽到“你真棒!”“你太棒了!”“你好棒呀!”“你怎么這么厲害!”這種此起彼伏的夸贊聲。但是千篇一律沒有新意的鼓勵性評價并沒有得到學生的喜歡,也沒有凸顯出激勵的功能。這樣的“一言堂”造成了評價的片面和兒童自我判斷認知能力的壓抑,忽略了家長、社會以及兒童共同參與評價的聚力,導致了成長性評價的缺失。
課堂上當同學們解答出一道困難的題目時,老師面無表情地說:“做對了。”學生感受不到老師真誠地肯定,有一種深深地挫敗感和無力感。隨之,學習數學的興趣也下降。他需要老師的關注,需要老師看見自己為解答這道題付出的努力,更渴望得到老師發自內心的表揚,滿足自己的成功感和成就感。
因為一些教師習慣于“一言堂”式的教學方式,思維固化形成一定的定勢,造成了即時性評價的途徑和時效單一,把評價當作老師的特權,對學生的課堂學習行為和學習結果,經常快速地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口頭性的評價,讓課堂教學不能有效的激起“師生與生生”之間的雙向交流和情感共情,更難以發揮出班集體在評價中起到的作用,最終更難以實現課堂有效評價起到的激勵功能。
新課標倡導發展性評價,突出評價的發展功能,關注學生學習數學的處境和需要,注重學生學習的發展和變化過程,使每一個學生具有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和持續學習數學的能力。因此在核心素養的背景下,注重如何在小學日常的數學課堂教學中體現評價的有效性,切實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是我們值得關注的問題。通過調查研究,實踐反思,我們堅持“尋找正確的評價而非精準的評價,設計更加符合未來人才需求的多元評價體系”的理念,關注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能力和品格養成,總結出以下的一些有效策略:
美國心理學家班杜拉認為:“多讓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提高自我效能感,是學生樂于評價的關鍵。”為了全面了解小學生的數學學習過程,激勵學生主動學習和改進教師的高效教學,課堂上教師對于學生的表現一定要作出科學有效的評價。正面評價不僅包括對學生的激勵和表揚,還包括對于出現的錯誤以及不足的指正。但是無論哪種類型的評價我們都應該在和諧民主和寬松的課堂氛圍中進行,學生對于評價的認可和接受,更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和激發出潛能,才能讓教師的有效評價落地生根,讓學生能夠在充滿疑問和爭議,驚嘆與歡笑的課堂氛圍中愉悅求學,學有所成。
真實的課堂往往具有不可預見性。有的時候對于學生的回答需要立刻評價;有的時候對于學生回答的錯誤我們先不進行評價,可以提出指導性意見:“還有時間,你可以再思考一下嗎?”“我需要你再來驗證一下答案的準確性,你可以做到嗎?”輕重緩急這個度就需要老師來把握,在恰當的時機做出有效的教學評價,讓課堂成為學生的樂園。課堂上老師的一個評價行為往往會產生出其不意的效果。有時是一個鼓勵的眼神,有時是一個溫暖的比心手勢,甚至有時是一個愛的抱抱,這些都對學生會產生無限的激勵作用。
(1)該出手時就出手——把握即時評價。
在即時評價這種方式上,老師們通過實踐,往往可以創造驚喜。針對每一次觀察,針對每一次提問,通過學生的表現,立刻進行評價。我們可以評價學習狀態,學習態度,還可以評價學習能力和學習結果,注重評價的時效性,而不是為了教書,忽略學生的反饋。
(2)千錘百煉出真金——注重延緩評價。
德國哲學家雅爾貝斯曾說過:“教育的本質是喚醒。教育,意味著一棵樹搖動著另一棵樹,一朵云追逐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在小學數學的課堂上,好多新知識都需要老師來設計出適合學生們進行探索交流的教學環節去引導學生主動發現并掌握。課堂上出示一道解決問題,指出兩名同學上臺左右板演。當其中一名學生完成后老師不要立刻進行評判,而是等待另外一名同學也完成后再進行評判。這個評判的過程可以運用對比評判的方法,等待兩名同學都完成了題目,注重了延緩評價的時效性。
在課堂上要積極進行個性化多元評價。例如:“其實你很聰明,只要多一些努力,你一定會學得很好。”“你回答得真不錯,證明你是個愛動腦筋的孩子,只要努力,一定會更棒!”諸如此類的評價。但是時間長了,效果就不是很顯著。這個時候可以悄悄的換一種說法或者做法來激勵學生。準備一些貼紙,對于表現好的同學進行獎勵。上課時候的拍手說成“愛的鼓勵”,伸出大拇指的夸獎會說成“為你點贊”等。這些小小的做法不但承認了孩子的進步,而且強化了孩子的進步,并使孩子在心理上也感受到進步,由此喜歡上數學老師,也喜歡上數學課。另外還可以進行師生互評,生生互評。把評價的自主權交給同學們,讓他們之間進行相互評價比較,這樣會比老師直接去評價會取得更好的效果。這個自我評價的開展能夠使同學們從內在鼓舞自己,嚴格要求自己,看到自己的閃光點,從而樹立學習上的自信。
在進行20 以內加減法的口算教學時,教師采用了小組評價的形式。過程是4 人為 1 個小組,2 人答題 2 人當考官。在希沃白板的口算卡中隨機取題,1 人念題,1 人協助檢查同伴題念得對不對并進行計時。完成一輪后互換角色。針對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征,以判斷對錯的口算采用小組評價的形式比較恰當。每個同學都能勝任自己的角色,活動目標明確,具有操作性和挑戰性。一方面減輕了老師的工作,另一方面滿足了學生希望自己承擔任務的心理需求,同時還能激發學生的熱情,養成合作學習的認真負責的態度,并提高了學生口算的速度和正確率。
例如,上課時一個男生不停地做小動作,如果提出批評,不僅會中斷教學思維還會影響該生和其他學生上課的激情。可以先用眼神制止,如果沒有效果,我們可以邊講邊來到他身邊手勢制止。這樣,既起到制止的效果又不影響課堂的教學思路和氣氛。又比如在一年級小學生剛入校的時候,我們會進行常規教育,注重坐姿。或許在上課的時候,個別同學趴在桌子上,我們完全不需要一遍又一遍的語言提醒,我們可以輕輕走到這位同學身邊,拍拍他的后背,小同學的脊背瞬間挺得筆直,這樣就起到了警示和提醒的作用。到了高年級,對于能夠一題多解的同學,教師會同他們握手表示祝賀“祝賀你又掌握了一種新方法!”對于沒有算對的同學,會拍拍他的肩膀表示安慰“期待下次看見你完美的解答!”比如對學生豎大拇指點贊,大拇指和食指比心,也可以拍拍肩膀表示鼓勵,摸摸腦袋夸獎用心思考等。
符號評價指的是老師運用約定俗成或者創新的符號對學生的學習行為或學習結果來作出肯定或否定的評判。比如給板演時正確的題目打上“√”錯誤的題目打上“×”。可以畫上同學們喜歡的簡筆畫。還可以用卡片評價,如用“小紅旗”“智慧星”“笑臉”“卡通人物”等。另外,我們也可以運用互聯網+ 教育的技術來為課堂進行評價。希沃班級優化大師具有隨機抽取和我的點評的功能。這種點評可以提前導入點評類型,比如“積極思考”“小組討論認真”“舉手問答”“認真聽講”“團隊合作”等。根據點評類型,科技進行積分,形成分數等級制。在班級界面中,學生隨著分數的增多,按照星星<月亮<太陽<皇冠來展示等級裝飾。其中每個圖像分4 檔進行逐步上升。具體的對應關系為:每升一個星星需要+5 分;每升一個月亮需要+10 分;每升一個太陽需要+15 分;每升一個皇冠需要+20 分。從0 顆星開始,有表揚點評的直接從上一級四個攢滿積分到下一級別一個的狀態。這種課堂評價學生聽得見,看得到,摸得著,具有強大的吸引力。這些評價方法如果運用得當,則會更加具有激勵作用,讓每個孩子感受到被接納,被肯定,從而獲得成長的能量,促進個性的發展,成就“每一個”。
課堂評價的目的就是能夠促進學生全面成長,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因此,在課堂評價中,應該凸顯學生的評價主人地位,讓他們在對自我評價的過程中體驗學習成功的喜悅和成長的快樂,增強自我效能感。比如,在每一次課堂總結的階段,我注重創設讓學生進行自我評價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對自己在本堂課中的學習情況展開自我評價。作為學習者的本人,學生對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感悟往往會比別人更加貼切、真實。在自我評價教學情境中,評價的內容主要包括知識掌握情況、能力發展情況、學習中的情緒情感、個人收獲等等方面,于是,我每次都這樣問學生:“學完這節課,你有怎樣的收獲呢?學習到了哪些內容?你覺得這些內容對你的生活有哪些幫助?你還想知道哪些知識呢?有哪些內容你沒有完全掌握,仍然存在混淆?”如在“分數的意義”的學習中,學生對自己整節課的學習進行了有效評價,有的學生說“我原來從來沒有獲得過小紅旗,因為這節課我聽課特別認真,而且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所以獲得了三個小紅旗,我真的特別開心,在以后的課堂上,我也要認真聽講,好好學習,以取得更多的小紅旗。”有的學生說“我最大的收獲就是能夠運用平均分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很多問題。”有的學生說“我在這節課上獲得了兩顆智慧星,并且受到了老師的鼓勵和表揚”有的學生說“這節課我沒有發言,但是我也與我組內的小伙伴一同討論了平均分的知識,學會了用不同的方法解決日常生活中的數學問題。”還有的學生說“老師讓我回答問題的時候,我第一次回答錯了,但是不是因為我知識不理解,而是因為我計算馬虎錯誤,在老師的引導和幫助之下,我第二次糾正了自己的錯誤,不但成功了,而且我也認識到必須要學會認真細心,不能馬虎。”通過這樣有效的、全面的、發自內心的自我評價,既讓學生全身心地參與到課堂中學習、體驗,又能讓他們在反思的過程中正確認識自我,從而使得學生們在自我激勵、自我教育、自我反思中實現全面發展。
萬物皆數,學無止境。由于數學知識具有抽象性的特點,數學教學往往顯得比較枯燥。因此,數學課堂教學中的評價語尤為重要,如果能夠及時有效地利用好課堂評價語言,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新課程課堂教學中,教師行為和學生行為是評價的核心要素,提倡評價目標多元化,評價方法多樣化,評價內容形象化,評價主體多元化的評價策略。作為教師,我們應該懂得多,看得遠,想得深,不斷反思自己的課堂評價行為,研究課堂評價策略,改進課堂評價語言,建構屬于自己的課堂評價藝術,真正做到讓課堂因有效評價而更精彩,促進師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