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招
(衡陽師范學院 地理與旅游學院, 湖南 衡陽 421008)

2021年7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將“作業”視為教育改革的一個突破點。如何更好地設計作業,以高質量的作業引導學生高質量學習,成為教師高度關注的專業話題。同年,由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的《重構作業:課程視域下的單元作業》一書,凝聚了作者對作業的系統思考,吸納了上海市教育委員會教學研究團隊有關“提升中小學作業設計與實施品質”項目的部分重要研究成果,為當下作業改革實踐提供參考。
該書共七章,在把握作業與學生發展關系的基礎上,從理論與實踐層面詳細探討了作業的相關問題。
第一章 作業的內涵與價值。作業的本質是學生自主學習、內化理解的過程,作業設計過于關注知識與技能則會導致作業功能的窄化。
第二章 作業設計思想的歷史發展脈絡。通過梳理國內外專家的作業設計思想,歸納出“作業即游戲活動”“作業即教學鞏固”“作業即學習活動”“作業即評價任務”等典型作業設計思想。
第三章 作業文本分析現狀。從育人理念、作業目標、科學性、作業難度、選擇性、多樣性、作業時間、作業結構八個維度,設計了作業文本分析工具,詳細分析了作業的現狀。
第四章 課程視域下的作業觀。作業設計應聚焦于學生學習本身,強調科學的研究范式,教師要像學科課程專家一樣系統地思考作業各環節之間的關聯性。強調作業設計的針對性、目標性和系統性,解決作業缺乏統一設計和個性化等問題。
第五章 課程視域下單元作業設計與實施策略。從單元的作業目標、內容、時間、類型、難度、差異性、結構、批改分析與改進八個方面,提出了設計作業的具體策略。
第六章 課程視域下單元作業設計策略的可視化。著重介紹了作業設計前的“設計流程圖”、作業設計中的“屬性分析表”、作業設計后的“反思評價表”,提升教師作業設計的專業能力。
第七章 作業研究總結與展望。呈現信息化環境下作業的系統建設過程,思考未來如何實現“教學—作業—評價”的系統設計。
《重構作業:課程視域下的單元作業》提出的作業設計思路與“雙減”政策倡導的減負理念非常契合,期待更多教師通過閱讀此書提升作業設計與實施能力,以高質量的作業保障“雙減”政策的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