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宗劍, 韓信,2
1.四川文理學院 數學學院, 四川 達州 635000; 2.西南大學 電子信息工程學院, 重慶 400715
本文考慮下面的無約束優化問題:
min{f(x):x∈Rn}
(1)

xk+1: =xk+αkdk
(2)
這里xk∈Rn是一個解的第k次逼近,αk>0是由一種合適的線搜索所確定的步長,dk∈Rn是搜索方向, 其定義如下
(3)
其中:gk表示梯度g(xk),βk∈R為共軛參數. 步長αk由標準的Wolfe線搜索
(4)
或者強Wolfe線搜索
確定, 其中0<δ<σ<1. 不同的共軛梯度法對應不同的共軛參數βk. 眾所周知的共軛梯度法包括Hestenes-Stiefel(HS)[2],Polak-Ribière-Polyak(PRP)[3-4],Dai-Yuan(DY)[5],Liu-Storey(LS)[6],Fletcher-Reeves(FR)[7]和Conjugate-Descent(CD)[8], 它們所對應的共軛參數如下
其中yk-1: =gk-gk-1且‖·‖表示歐氏范數. 目標函數是一個嚴格凸二次函數并且步長由精確線搜索得到, 且在一般情形下, 它們的理論性質和數值表現不盡相同. 眾所周知, DY法、 CD法和FR法具有良好的收斂性質, 但它們的數值計算效果一般; 相反, PRP法、 HS法和LS法具備出色的數值表現, 但它們可能不收斂. 為了獲得收斂性數值效果的算法, 不少學者對共軛參數自身作了一些改進[9-10]和一些混合[11-12]. 本文主要考慮共軛梯度法的混合形式. 文獻[13]通過對PRP法和DY法進行凸組合, 得到一種新的共軛梯度法, 其共軛參數如下


受文獻[14]的啟發, 本文構造了一種新的混合共軛梯度法
(5)
這里
其中

NH+算法
步驟1: 給定初始點x1和精度ε. 置k=1, 令d1=-g1.
步驟2: 若‖gk‖≤ε, 終止. 否則, 轉步驟3.
步驟3: 通過(3)式計算搜索方向dk.
步驟4: 由標準的Wolfe線搜索(4)確定步長因子αk.
步驟5: 由(2)式計算下一個迭代點xk+1.
步驟6: 令k: =k+1, 轉步驟2.
為了論證算法NH+的收斂性, 給出了如下的基本假設.
目標函數的梯度函數在S的某鄰域U內Lipschitz連續, 即存在常數L>0, 對任意x,y∈U, 有‖g(x)-g(y)‖≤L‖x-y‖.

(6)
以Zoutendijk條件為基礎給出如下引理1. 這個引理在論證共軛梯度算法的全局收斂性過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證由標準Wolfe線搜索條件(4), 知
另一方面, 由假設1和(2)式, 有
(gk-gk-1)Tdk-1≤αk-1L‖dk-1‖2
再結合算法NH+的下降性, 得
進一步由(4)式知
(7)
對(7)式從k=1,2,…,∞求和, 并注意目標函數f(x)有下界, 即知Zoutendijk條件成立. 因此, 結論得證.
從《意見》中還可以看出,國家層面上對生態補償的主體界定多集中在省、市政府和顯性受益人,對隱性受益人(生態利益的間接受益人)的付費義務和污染制造者的補償責任涉及較少。生態補償制度中財政轉移支付只是其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僅僅靠增加國家和地方政府的財政支出來進行生態補償,其有限的資金難以滿足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的需求;再者,若缺少對受益人的環保義務約束,相關人群不能有效履行義務,生態破壞者也沒有承擔相應的環境責任,將致使整個社會環境保護的意識提升緩慢,“搭便車”現象得不到有效制止。
下面的引理是論證算法NH+全局收斂性的關鍵. 這個引理的具體論證過程可參見文獻[17].



接下來, 假設全局收斂性不在有限步發生.

證由dk≠0,gk≠0及充分下降性知,uk的定義有意義.

(8)
由(3)式和(5)式, 對任意k≥1, 有
uk=ρk+ωkuk-1
(9)
基于‖uk‖=‖uk-1‖=1和(9)式, 得
‖ρk‖=‖uk-ωkuk-1‖=‖ωkuk-uk-1‖
(10)

(11)
由Zoutendijk條件、 充分下降條件和(8)式知
(12)
現令N+為非零自然數集. 給定正常數λ和正整數Δ, 定義


證利用反證法論證. 假設存在Δ∈N+和常數k0, 對任意正常數λ和任意k≥k0, 有
(13)
b>1和η>0是性質(*)中的常數. 令λ=η, 由性質(*)和(13)式, 有
(14)
因此
(15)
對任意i≥1,k0≤l≤k0+iΔ, 存在i′, 使得
k0+i′Δ≤l≤k0+(i′+1)Δ≤k0+iΔ
再由b>1和(14)式得
(16)
其中c1=(2b2)Δ+1.
通過性質(*)、 (6)式、 (15)式和(16)式, 有


結合引理3和4, 利用文獻[14]的論證方法易得下面的定理1. 限于篇幅, 這里略去證明過程.
定理1若假設1和標準Wolfe線搜索都成立. 如果算法NH+滿足下面3個性質:

(p2) 充分下降性和Zoutendijk條件均滿足;
(p3) 性質(*)成立, 而且存在正常數M, 使得θk≤M‖sk-1‖.
則算法NH+全局收斂.
為了比較算法NH+與算法NYF[16]、 算法HCG+[14]、 算法PRP+[18], 對文獻[19]中的63個測試函數進行實驗. 4種算法均利用Matlab程序實現, 且在Windows 7操作系統、 AMD Athlon(tm) II Dual-Core M320 CPU和2 GB內存環境測試運行. 常數σ=0.95,δ=0.000 1. 令pk=gk. 終止準則為‖gk‖≤10-6或迭代時間超過3 600 s. 部分數值結果見表1. 所有數值實驗具體結果請參見鏈接https: //weibo. com/2145331053/IsvzxrnEi?from=page_1005052145331053_profile&wvr=6&mod=weibotime&type=comment.

表1 部分數值實驗結果
此外, 利用文獻[20]提出的性能理論刻畫算法的計算效率和穩定性. 為此, 以迭代時間、 迭代次數為度量, 縱軸為性能指標Ps(t), 描繪出下面的性能圖(圖1,圖2). 實驗結果表明: NYF和PRP+在1.8 s前收斂速度都比NH+稍慢, 之后都與NH+接近, 并都達到穩定; HCG+比其他3種算法的收斂速度都慢; NH+一直快于其他3種算法, 最終與PRP+同時穩定. 原因可能是NH+法充分利用了PRP和NYF的加速特性以及FR的良好收斂性. 因此, NH+是一個有效的算法.

圖1 迭代時間算法性能圖

圖2 迭代次數算法性能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