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成
(原陽縣文化館 河南新鄉 453500)
近年來,新潮國風文化備受追捧,越來越多的插畫創作者對傳統文化引起了關注,而以傳統文化為設計理念的現代插畫作品也隨之得到很大提升,并與以往的西方插畫風格形成強烈對比。盡管國人的傳統文化意識逐漸提高,然而我們也不乏看到大量現代插畫作品對傳統元素應用的膚淺行為,甚至于存在不夠理解而出現張冠李戴的現象,造成對文化的褻瀆。所以,想要將傳統文化用對用好,就需要我們進行深入的文化研究。
不同地區的制作人將以不同的方式呈現藝術,形成不同風格的民間藝術。受民間繪畫藝術創造環境的影響,民間繪畫藝術具有自發性和娛樂性的優勢和特點。然而,作為一種主要來源于現代民間的藝術表現形式,民間繪畫主要闡述自然美與生態美之間的關系,尤其是在這一過程中,注重審美的價值和品格,使民間繪畫藝術具有更好的現代繪畫和藝術思維。與其他類型的傳統藝術形式相比,民間藝術本質上屬于一種具有強烈人文意義的藝術形式。同時,它們是現代藝術形式創造的基礎和基礎。我們的民間美術在很多時候都說需要我們圍繞著社會大眾進行生活的創作和發展,同時最終也將以社會為了大眾而進行的服務。這一特質的出現,讓我們的民間藝術形態成為最重要的一種藝術表現形式,民間的美術當中所蘊含了非常豐富的社會大眾文化底蘊以及社會大眾生活化的氣息,可以說,正是因為這一點的原因,民間藝術具有非常強烈的社會民間風俗和社會大眾情感色彩,這也正是它的特點[1]。
在眾多的藝術表現形式中,傳統民間藝術占有獨特的地位,其藝術魅力獨具特色。無論是思維方式、藝術形式,還是審美觀念,都體現了民間藝術與其他藝術門類的顯著差異。民間藝術具有明顯的個性特征。在中國民族文化中,民間藝術占有重要地位,既是藝術的源泉,也是藝術的流動。從古至今,民間藝術在各個歷史時期都不同程度地參與和影響了中國藝術的傳承和發展。繪畫風格屬于一種藝術特征。風格的形成需要藝術形式與內容的統一,這主要體現在作品的藝術形式上。作品藝術特色的形成與諸多影響因素有關,其中更突出的是畫家的生活經歷、歷史修養、文化背景、思想性格和藝術審美趣味。在各種因素的影響下,形成了個人獨特的藝術風格。在現代社會背景下,人們的審美情趣、審美觀念和審美標準隨著時代的變遷而發生變化,傳統的繪畫風格已經逐漸無法滿足現代觀眾的審美需求。這就要求藝術形式的創新,促使畫家實現繪畫風格的轉變。如何在時代背景下形成鮮明的個性特征,展示獨特繪畫風格,是現代畫家均面臨的重要問題。所以諸多畫家進行了多種嘗試,但是形成屬于自己的繪畫風格和語言也是較大難題。對各個藝術家的作品進行分析發現,民間美術是各藝術家不可或缺的靈感來源,將民間美術與現代繪畫風格融會貫通對于形成畫家獨特藝術風格有重要作用。
在藝術造型的創作和展示過程中,色彩的表現起著重要的作用。色彩通常是藝術造型中情感的表達。在藝術造型中使用不同的色彩會在整個環境中形成各種不同的藝術和藝術效果。可以說是色彩和形狀的相互結合,最終形成空間和立體視覺效果。在民間藝術的表達過程中,色彩的使用往往具有不同的含義。從情感的角度來看,色彩是情感概念的主要形式,可以釋放深層次的文化遺產。在進行現代畫創作的過程中,很多時候太過依賴西方的設計文化和當下的現代科技,缺乏對一些傳統和民間的美術造型以及顏色之間的合理運用和搭配。實際上,民間藝術造型和顏色之間的相互搭配,是在歷經了大眾的生活體驗和多年考察之后取得的成果。出于此種原因,因而很多時候將這些內容能夠更好地融入我們的現代畫和建筑物的設計當中。當然,民間的藝術以及其他現代畫家對于繪畫風格的藝術也有著很多較大的不同,特別是很多時候由于民間的藝術擁有了隨意性和開放度,因此我們需要對其進行不斷優化和調整,從而使這一類的藝術內容更好地適合于現代畫家對繪圖風格的特點[2]。
民間藝術以勞動人民為主要表現對象,其目的與勞動人民的需要和愿望密不可分。此外,民間藝術內容豐富,涉及民間生活的各個領域。建筑設計、環境裝飾、游戲比賽、民間信仰、戲曲藝術、服飾配飾等都涵蓋在民間藝術作品中,幾乎涵蓋了人們生產生活的各個領域,可以說是所有藝術發展的根源。此外,民間藝術不僅內容多樣,而且表現形式多樣。刺繡、棉花、印染、皮影戲、剪紙都屬于民間藝術。其創作空間十分廣闊,對現代繪畫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并提供了豐富的素材。現代藝術家也獲得了豐富的藝術營養,創作出了最具代表性的繪畫作品。以《父親》這一傳播范圍廣泛、影響深刻的繪畫作品為例,這是著名畫家羅中立的代表作品之一,屬于鄉土現實主義風格油畫。在這一作品中,羅中立并未展示與廣大勞動人民生活相脫節的上層人民形象,而是通過寫實的繪畫風格刻畫出飽經風霜的貧苦農民形象,筆觸細膩,重點突出其面部特征,給觀眾帶來極強的視覺和心靈震撼,也引發了觀眾更深層次的思考。在其作品中,農民這一民間美術的創作者成了中國繪畫的標志形象,為之后的美術創作者提供思考,更多的畫家將目光投向農村,在民間美術中獲得了更加豐富的創作素材。
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和發展,民間美術這類傳統文化卻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盡管國家出臺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政策,使得傳統民間美術被流傳下來,然而如何解決民間美術的傳承與發展問題則更為棘手。基于此,讓民間美術換一種方式進入到廣大群眾的生產生活當中,借此也不失為一種“曲線救國”的保護辦法,讓民間美術更好地延續和發展下去。民間美術作為一種來源于生活的藝術,以繪畫形式為主要表現手法,而現代插畫也是繪畫中的一種,二者具備極為相同的創作表現形式。
民間藝術以宗教、神話和圖騰為主要題材來源,經過象征意義的拓展和轉化,被運用到人們生活的描寫中,形成了獨特的審美因素。因此,民間藝術具有審美性和實用性的雙重特征。現代藝術還將學習傳統民間藝術的造型和形式,突破傳統,傳統與現代相結合,形成現代藝術作品。在許多民間藝術中,最具影響力的造型藝術形式是剪紙。民間剪紙藝術傳神達意作用突出,屬于變形藝術的一種,極具中國特色,對于現代繪畫及其他藝術形式的影響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以福建省的漳浦剪紙藝術為例,這一藝術形式的出現和流傳主要得益于農村的節令風俗,出現伊始只是作為婦人刺繡的底樣,后與“窗花”藝術相結合,出現了獨特的剪紙藝術,并在祭拜、婚禮等重要場合中大范圍使用,將剪出的獨特樣式在祭品、禮品上張貼,用以寄托民眾祝福。經史料記載,中國剪紙藝術在北朝時期已經存在,發展歷史極為悠久。剪紙中蘊含著極為豐富的生活內涵,是勞動人們對于民俗的獨特記錄方式,也是對于其他美術表現形式的夸張和濃縮,使得民間藝術的創作構思、造型規律以及形式特征得以集中體現。
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創造了許多絢麗的民間藝術作品。在這些民間藝術作品中,它們的色彩大多夸張華麗,具有很強的裝飾性和象征性意義,展現了該民族獨特的文化氣質和藝術情懷。同時,它也是勞動人民自發的情感表達。在人們長期的生產生活過程中,民間藝術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形成了五種顏色的認知能力,即綠、紅、黃、白、黑五種顏色。五色作為一種歷史悠久的色彩體系,已經形成了民族哲學和智慧的結晶。在民間藝術作品的創作中,色彩意象往往超越了色彩本身的色彩屬性,被賦予了更豐富的審美特征和文化內涵。不一樣的色彩映射出的是不同的文化氣質,比如青色賦有東方神韻,象征著朝氣蓬勃,青花瓷的一抹青藍,呈現出一種明凈素雅的氣質;赤色即為“紅”,預示著古人對太陽的崇拜以及生命的期盼,常用來象征喜慶、喜悅、熱烈、溫暖、力量、幸福、吉祥等一切美好事物,也是中國的代表顏色;黃色代表著大地與陽光,古代帝王的專用色,象征著至高無上的權威和尊貴;而黑白兩色在中國水墨畫中形成強烈的濃淡對比、干濕對比、虛實對比,其神似而非形似的構圖別有一番韻味。民間美術的鮮艷色彩中,黑白兩色通常以調和色而出現,以給人一種更鮮明的視覺呈現效果,其中較為常見的民俗色彩搭配就有紅黑、紅黃、黃紫、紅綠四種,展現出與眾不同的民族風格以及人文特征。比如,星巴克咖啡所設計的一系列國風咖啡杯,當時所邀請的創作者就是一名華裔設計師,其中一款咖啡杯采用的紅黑白三色系配色,畫面設計了天堂鳥圖案,工筆勾勒出紅色梅花、黑色雀鳥以及綠色竹葉,給人第一印象頗具清新脫俗之感,也讓咖啡這一西方物質更為東方化,深受年輕人的喜愛。
想要傳承民間藝術作品,首先必須保留其原有的文化特征,并將其轉化為更符合現代化發展的藝術形式。從傳承和保護的角度,首先要對民間藝術作品進行收集、整理、總結和宣傳,將其納入研究范疇,探索其與現代藝術的結合,順利完成創新、傳承和發展的過程。在當今時代,有許多成功的案例,許多創新的民間藝術作品被國際設計師認可,成為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優秀藝術作品。其成功的原因是基于中國民族特色的藝術創作,這與中國傳統民間藝術密切相關。通過研究,讓學習者了解到,在藝術或設計的創作過程中,他們會對已知的元素進行重組和連接,改變事物之間固有的聯系,改變思維的角度,獲得一個新的角度和高度的創造性表達。例如,福娃是中國為2008年奧運會設計的吉祥物。設計理念是奧運五環,其中也包含了中國的五行理念,所以有金、木、水、火、土五個福娃。福娃承載著中國人民的智慧。它還向全世界人民傳達了友誼、和平與主動精神。它也代表了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愿望。福娃是奧運會的吉祥物,向世界展示了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同時,也驗證了“民族就是世界”這句話以一種特殊的形式展現了當代人旺盛的精神和藝術美。
民間美術對現代美術繪畫的影響還在于他的材料應用上。相較于其他階層的美術形式,民間美術具有更為靈活和廣泛的使用材料,從貴重金屬到木片布頭均是民間美術綻放光輝的材料,而越是低廉粗糙的美術材料,越能夠顯示出廣大勞動人民無限的創造潛力和化腐朽為神奇的智慧,于平凡中見不平凡,于普通中創造美好,這不僅是對現代美術,對于整個民族發展都有著積極的啟示意義。福建民間美術有豐富的形式和種類,即使是普通的材料也能夠通過特殊工藝制作形成地方文化特色,永春紙織畫作為傳統民間藝術品,就在現代美術繪畫中迸發出了強大活力。
民間美術造型方法中有許多常見的動植物共生畫面,比如畫公雞將其雞冠與牡丹花形成結合,畫梅花鹿與梅花形成一體等,民間美術此種看似不合邏輯的繪畫手法卻體現出民族特有的審美趣味。此種混沌之法很大程度上豐富了畫面感,更直觀地凸顯出主題。而將這些運用到現代插畫設計之中,就需要創作者突破自我常規性思維,形成主觀意象,發揮更大想象力,將不同時間、空間的東西形成碰撞與融合,繼而進行合理的分配、布局和排列,巧妙地選取畫面元素,繼而構成一種非邏輯性的優化組合。此種造型方法是同一個畫面中跨越時空的存在和結合,這并非是簡單的元素組合堆砌,而是使其達到一種截然不同的意象,能給人們眼前一亮的視覺感受。現代插畫設計要做到這一點,創作者必須要對我國人文、歷史、社會、自然有一定深刻感悟,在充分理解民族本土文化及民間美術獨有的藝術造型的基礎上,才能對自身所要表達的插畫主題予以藝術的變形或夸張的處理,最終設計出具備濃厚文化氣息以及藝術風格的優秀作品。
中國民間美術風格多樣、博大精深,不僅是對于民俗生活的記錄,更是對于美好生活的希冀,傳達著人們的期待和愿許,為現代繪畫提供了不竭的靈感來源和繪畫素材。現代繪畫吸收和借鑒民間美術文化的審美觀念及情感價值,不僅是對于自身繪畫水平和作品藝術價值的提升,同時也是對于民族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