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江波
黨的二十大報告鄭重宣示:“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系統而深刻地闡釋中國式現代化的科學內涵、中國特色、本質要求、重大原則,極大激發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堅定不移走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自信自強,凝聚起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磅礴偉力,發出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動員令。
建設現代化國家,是近代以來中國社會發展的一條主線。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始終帶領人民扎根中國大地,矢志不渝對現代化道路進行艱辛探索。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黨對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在認識上逐漸深入、在戰略上不斷成熟、在實踐上更加豐富,成功走出了一條中國式現代化道路。
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我們黨提出努力把我國逐步建設成為一個具有現代農業、現代工業、現代國防和現代科學技術的社會主義強國目標,對現代化道路作了方向性選擇。近代以來,西方殖民入侵打斷了中國由傳統封建社會自發地向現代社會轉型的歷史進程。孫中山的《建國方略》描繪了中國謀求現代化的第一張藍圖,但辛亥革命失敗的事實證明,中國走資本主義現代化道路行不通。在迷茫困境中,中國共產黨尋求到馬克思主義的真理之光,帶領人民英勇斗爭實現了國家獨立、人民解放。以馬克思主義為立黨立國、興黨興國根本指導思想的中國共產黨必然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堅持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與社會主義改造并舉,中國的現代化道路也必然選擇了社會主義方向。中國共產黨深刻認識到,人類歷史上沒有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可以通過依賴外部力量、照搬外國模式、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趨實現強大和振興。以“四個現代化”建設目標為導向,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夯實了中國式現代化大廈的地基。
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我們黨從我國基本國情出發,提出要走出一條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改革開放后,立足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具體國情,鄧小平提出“現在搞建設,也要適合中國情況,走出一條中國式的現代化道路”。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堅持公有制的主體地位,堅持按勞分配的主體地位,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奠定了中國式現代化的制度基礎。在推進現代化建設過程中,始終堅持“貧窮不是社會主義”“兩極分化也不是社會主義”,堅定朝著共同富裕的目標邁進;始終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在協調發展中推進現代化建設;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在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基礎上推進現代化建設。中國現代化建設沿著從“三步走”到“新三步走”的戰略目標逐步推進,久久為功,創造了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彰顯了中國現代化建設取得的巨大成就。
在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長期探索和實踐基礎上,經過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理論和實踐上的創新突破,我們黨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面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堅持把國家和民族發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把中國發展進步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推動我國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十年來,我們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全面總結改革開放40周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取得的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基礎上,自信自強、守正創新,以高質量發展為首要任務,扎實推進全過程人民民主,以社會主義文化繁榮凝聚精神力量,扎實推進共同富裕取得實質性進展,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系統推進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各項工作,邁入了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新階段,在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的基礎上,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標志著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取得了非凡成就。實踐證明,中國式現代化之路不僅走得對、走得通,而且走得穩、走得好。
黨的二十大報告在總結現代化建設實踐經驗的基礎上,科學回答了“什么是中國式現代化、怎樣建設中國式現代化”的重大理論問題,形成了系統的中國式現代化理論,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重要原創性理論成果。
自歐美資產階級革命開啟了人類現代化歷史進程以來,后發國家紛紛效仿西方模式進行現代化建設,當今世界已經實現了現代化的國家無一例外都是建立在資本主義制度基礎上的。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這一科學論斷高度概括了中國式現代化的基本內涵,深刻揭示了“以人民為中心”的中國式現代化與西方“以資本為中心”的現代化的本質區別。中國式現代化的實現既不是社會自然演進形成的,更不是西方經驗的“舶來品”,而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一起拼出來、干出來、奮斗出來的!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歷史就是一部探索實現現代化道路、推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史。
中國式現代化具有基于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現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現代化標準。中國式現代化既有工業化、城鎮化、民主化、法治化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具有基于中國國情的中國特色。首先,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這是中國最基本的獨特國情,實現整體進入現代化發展階段,必然要比其他國家更為不易,因此“我們的現代化既是最難的,也是最偉大的”。其次,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資本主義現代化在實現著“富裕”的同時也生產著“貧困”,只有堅持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公平正義,共同富裕不僅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第三,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克服了資本主義現代化過程中拜金主義、物質主義膨脹的頑疾。物質富足、精神富有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根本要求。第四,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破除了經濟發展必然破壞生態環境的魔咒,使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進入了新階段。第五,中國式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不同于資本主義現代化對內剝削壓迫、對外殖民掠奪,中國式現代化依靠全體人民艱苦奮斗贏得了現代化發展成果,始終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不斷以現代化的成就造福自己、惠及世界。中國式現代化破除了“現代化等同于西方化”的認知迷思,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
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是在推進和拓展中國式現代化的偉大實踐中深刻總結凝練出來的。黨的二十大報告首次闡明了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高質量發展,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和“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明確了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政治保證和正確政治方向,揭示了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原則和要求;“實現高質量發展,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著眼于推動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協調發展提出來的本質要求,明確了中國式現代化的布局和路徑;“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明確了中國式現代化是在堅定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中謀求自身發展,又以自身發展更好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明確了中國式現代化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各方面是緊密聯系、內在貫通的,構成了一個系統完備、科學嚴密的有機整體,飽含著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的寶貴經驗和智慧結晶,為我們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根本遵循。
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將使中華民族在工業文明階段重新崛起于世界東方,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千年夢想。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成就表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新時代新征程深刻把握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本質要求和必須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則,繼續沿著中國式現代化道路闊步前進,就一定能迎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