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評論員 白荔荔
“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黨的二十大報告擘畫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嶄新藍圖,從統攬全局的戰略高度做出決策部署,明確了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宏偉目標。
“國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鑄之。”推進文化自信自強,是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基本內容,也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深入理解“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的深刻內涵,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和光榮使命。
推進文化自信自強,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擔當起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弘揚革命文化,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使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
成風化人,凝心聚力;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民族的繁衍生息需要強大的精神支撐,國家的發展強盛離不開文化的滋養呵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上,以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為己任,我們大有可為!
深刻把握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目標任務,將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成果轉化為黑龍江新時代文化高質量發展的新局面。用好黑龍江紅色資源,傳承黑龍江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在新時代黑龍江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發展中凝聚人心、匯聚力量。堅守中華文化立場,結合新時代偉大變革與時代命題,結合黑龍江地方文化特色,尋找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的路徑,用更加充實的黑龍江地域文明研究和文物考古成果探尋黑龍江流域文明對中華文明的貢獻,傳承和弘揚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赤誠之心,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做好文化領域的創作者和傳播者,不斷鞏固拓展文化傳播陣地。堅持守正創新,用情用力講好黑龍江故事,推出更多描繪黑龍江大地新時代新征程的恢宏氣象、謳歌人民創造的文化精品,不斷豐富人民的精神世界,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凝聚精神力量。
文化強國的號角催人奮進,精神建設的使命無上光榮。我們要牢記囑托,踔厲奮發,加快推進黑龍江文化振興,在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貢獻龍江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