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榮喜
《教育信息化2.0 行動計劃》提出了2022 年基本實現“三全兩高一大”的發展目標,即教學應用覆蓋全體教師、學習應用覆蓋全體適齡學生、數字校園建設覆蓋全體學校,信息化應用水平和師生信息素養普遍提高,建成“互聯網+教育”大平臺。這一目標為在“辦好特殊教育”的時代背景下,建設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為支撐,以應用為導向的區域特殊教育智慧平臺提供了方向。區域特殊教育智慧平臺功能設計應體現在如下六個方面。
《教育部等五部門關于大力加強中小學線上教育教學資源建設與應用的意見》指出,學校應以滿足每個特殊學生學習需要為出發點,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為支撐,“賦能教師因材施教,充分利用大數據技術,加強對學生學習過程信息收集,精準分析學生,促進差異化、交互性和個別化指導。”特殊教育學校可以通過教室交互式一體機、教師終端、學生學習終端及配套軟硬件,搭建線上無障礙的個性化教與學環境。在智慧課堂教與學平臺上,師生可以實現課堂教學互動,學生實時傳送課堂筆記、作業、課前課中測試等數據,以便教師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實時點評反饋。教師還可以通過智慧課堂教與學平臺,對學生學習的相關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為學生推送相應的教學資源,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實現精準教學。根據智障學生記憶力、知覺和識記能力較弱、發聲遲緩等認知特點,教師可以將構音、認讀單韻母、聲母復韻母、鍵盤打字、書寫等融為一體進行系列化教學。學生在學習完拼音后,可以使用影音軟件,搜索并觀看自己喜愛的動畫片,在遇到不理解的漢字時,使用在線《新華字典》隨時查閱學習,提高認讀漢字的能力。
智慧康復平臺可以搭建基于國際功能、殘疾和健康分類(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Disability and Health,簡稱ICF)框架的教育康復云服務體系,特殊教育學校通過線上資源提供相關程序評估,并依據評估結果制訂個別化康復訓練計劃。同時,教師還可以建立數字化康復檔案,形成特殊學生教育康復檔案數據群,包括學期方案、月方案、周方案、日方案等,通過對教育康復數據的分析提出下一步的教育康復計劃。特殊學生入校后,教師可以通過智慧康復平臺對學生進行綜合篩查與專項篩查,用平臺中的異步評估功能對學生進行語言、聽覺、言語等功能的評估。在篩查和精準評估的基礎上,教師提出個性化康復建議,個訓教師和集體課教師可以將每日作業內容、每周教學計劃、每學期教學目標、校園特色課及開放活動放在智慧平臺上與家長實時共享,將各項教育教學內容落實到家庭教育中。
智慧康復平臺還可以整合相關教育康復資源,全面輔助教師的教育康復工作,為各類障礙學生提供教育、康復支持保障。山東省淄博市特教中心建立線上到線下(Online to Offline,簡稱OTO)科學評估體系,實現線上評估與線下評估相結合。在評估的基礎上恰當選取教育康復內容,實施主題化、個別化的教育康復訓練和家庭康復指導。同時,特教中心建立跨部門的特殊教育數據共享平臺,為參與送教上門的教師提供詳實的學生檔案和資料,為該工作的持續性開展和學生的系統化康復訓練提供有力支撐。
特殊教育學校可以新課標和新教材為參照,設置教師自制資源、平臺優選資源和鏈接,將多方的教學資源整合、分享給在校師生,實現資源管理、資源分類、資源檢索、資源上傳、資源下載等多項平臺功能。教師自制資源包括教案、素材、課件、習題、課堂實錄等圖文、音頻、視頻等文件,上傳自制資源之后,可以在平臺資源管理模塊查看,也可以與普通學校資源教師共享。資源平臺讓學生的學習不僅限于課堂,實現了處處能學、時時可學。
教師專業發展平臺可以構建四種模塊。一是組建區域同類學科教研組,精心設計組織基于課程標準和學生發展的線上主題教研活動。二是設置專題培訓模塊,如基于多重障礙學生教育,教師可以進行言語、語言、聽覺、認知、情緒、視覺、運動、學習等八個領域的障礙評估及教育康復策略培訓;還可以為普通學校進行課程與教學調整的相關培訓等。三是設置“互聯網+教師專業發展”培訓模塊,組織普特教師全面參與基礎教育師資培訓網絡研修,全面把握基礎教育發展的新理念、新標準、新成果。四是設置名師遠程指導模塊,聘請國內名師對本區域特殊教育教學進行精準指導,或由巡回指導教師對隨班就讀教師進行遠程指導等。
家校合作是幫助特殊學生鞏固干預效能,促進其全面發展的最佳途徑。搭建家校互動平臺,可以為家長提供教育康復資源的推送和支持。例如,家長通過線上的親子同步課堂,掌握孩子的教育康復進度,在教師的及時反饋指導下不斷學習教育康復的方法策略,參與孩子的教育康復。再比如,教師建立班級家長群,在積極做好線下家校溝通交流的基礎上,還進行線上即時互動交流,共同承擔促進特殊學生成長的責任。
區域內相關部門及普特學校之間的信息共享是區域特殊教育治理水平提升的重要一步,智慧管理平臺可以匯集多方數據,提供課程管理、后勤服務、公文處理等OA 辦公服務,整合匯聚教育部門、衛健委部門、中國殘聯系統中關于特殊兒童診斷、教育、康復等多方面的信息,滿足管理人員和專業人員數據收集、分析、應用的需要,為教育行政部門決策和學校管理以及教學調整提供參考。
總之,打造一個功能齊全的區域特殊教育智慧平臺,必須強化頂層設計,規劃好應用場景,使平臺建設與區域特殊教育發展水平相適應,并有力促進特殊教育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