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亮
殘疾學生是特殊的群體,對殘疾學生的關懷,最能彰顯人性的光輝、教育的公平和社會的溫暖。辛丑農歷“小年”之日,黨和國家為全國的殘疾孩子送上了最貼心的“新春大禮包”——《“十四五”特殊教育發展提升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行動計劃》目標明確、內容豐富、措施精準、保障有力,飽含著對殘疾學生特殊的關心和愛護,也表明了辦好人民滿意的優質特殊教育的決心,讓每一位特殊教育工作者都為之感懷和振奮,這必將開啟我國特殊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行動計劃》在促進特殊教育高質量發展方面,采取了更實的措施,提供了更強的保障。
《行動計劃》提出“到2025年初步建立高質量特殊教育體系”的工作目標,并從普及程度、教育質量、保障機制等方面提出了細化的要求。“義務教育入學率”“課程教育材體系建設”“特殊教育質量評價制度”“特殊教育的融合”“困難學生資助”“教師隊伍建設”等看似尋常或細微的變化,卻是實際工作中亟待解決的問題,是高質量特殊教育體系的重要支撐,為各級政府履行主體責任提出了明確的量化目標,為特殊教育學校課程教學改革指明了方向,為普通學校完善隨班就讀工作體系、提高隨班就讀質量提供了上位遵循,達到了統一思想、統一認識、統一意志、統一行動的目的。
融合教育是特殊教育發展的趨勢和方向,是體現和維護教育公平的重要基石。隨著兩期特殊教育提升計劃的實施,融合教育已經得到長足的發展。但在實際工作當中,資源中心建設不健全,沒有形成上下貫通的業務指導體系,普通學校缺乏能夠實施特殊教育的專業力量,資源教室不能充分發揮作用、隨班就讀工作缺乏實施標準和質量評估標準等問題還不容忽視。《行動計劃》提出,“大力推進國家、省、市、縣、校五級特殊教育資源中心建設”“研究制定義務教育階段融合教育教學指南”“組織開展特殊教育學校和隨班就讀普通學校的校長、教師全員培訓”“普通學校(幼兒園)在績效工資分配中對直接承擔殘疾學生教育教學工作的教師給予適當傾斜”等[14],這些舉措提得非常精準,直接指向了融合教育發展當中的關鍵環節和實際問題,并且對“對象”“范圍”“操作方法”等說得非常清楚,便于基層執行落實,能夠很好地實現政策落地,必將取得顯著的工作成效。
《行動計劃》開篇就提出,“特殊教育主要是面向視力、聽力、言語、肢體、智力、精神、多重殘疾以及其他有特殊需要的兒童青少年提供的教育”[15],將特殊教育的服務范圍由七類殘疾進一步擴大到“其他有特殊需要的兒童青少年”,一定會推動解決諸如注意力缺陷、情緒行為問題、學習困難等有特殊需要的兒童既無法在特教學校建立學籍,又沒能在普通學校得到科學干預的問題。《行動計劃》還針對孤獨癥兒童教育基礎相對薄弱的實際,提出“合理布局孤獨癥兒童特殊教育學校,鼓勵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及較大城市建設孤獨癥兒童特殊教育學校”[16],這也是廣大特殊兒童家長格外關心的問題。近年來,孤獨癥兒童的數量大幅增加,已經成為特殊教育主要的服務對象,但公辦教育資源相對不足、教育質量良莠不齊、家長缺少必要的支持與指導等問題還比較突出,相當一部分孤獨癥兒童難以接受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就業形勢則更加嚴峻。這部分殘疾兒童少年牽動著無數家庭,是家長們的“痛點”。解決好他們的教育康復問題,是對孩子的最大關懷,是對家長的最大支持,也是一個家庭的最大福祉。此外,《行動計劃》還關注到了送教上門學生。近年來,我國送教上門學生的比例逐年增加,已經達到適齡特殊兒童少年總數的近五分之一。這部分學生往往殘疾程度較重,問題比較復雜,家長的經濟負擔和精神負擔也比較重,很多孩子還生活在農村、偏遠地區,送教工作開展很困難。《行動計劃》提出,“完善送教上門服務標準”“能夠入校就讀的殘疾兒童不納入送教上門范圍”,從正反兩個方面對送教上門工作進行了規定和要求,并提出“進一步優化完善送教上門教師交通費補助等政策”[17],針對送教上門工作當中最細微、最關鍵的問題施策,既消除了家長的疑慮,也解決了學校在開展送教上門工作中的實際困難。
《行動計劃》另一亮點就是生均經費的提高,提出“到2025年將義務教育階段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經費補助標準提高至每生每年7000元以上”[18],這對學校發展的支撐和保障是非常有力的。以長春市特殊教育學校為例,學校過去辦學經費非常緊張,經常需要校長四處“化緣”;兩期特殊教育提升計劃實施以后,學校辦學經費得到了極大補充,學校重新裝修了校舍,為學生更換了新的桌椅、床鋪、儲物柜,辦學條件得到了根本改善;同時,長春市還將學生餐費、交通費納入政府補貼,通過專項資金支持學校加強信息化建設,讓特殊教育學校實現了跨越式發展。《行動計劃》在原有基礎上再次提高生均經費標準,必將為學校發展職業教育、建設智慧校園提供更加強有力的保障,推動學校進一步走上內涵發展、創新發展的道路。
回顧百年黨史,共同梳理教育事業偉大成就,憧憬特殊教育美好發展未來之際,《“十四五”特殊教育發展提升行動計劃》如約而至,把一幅宏偉而深情的發展藍圖展現在所有特殊教育工作者面前。所有特教人自當團結奮進再出發、踔厲篤行再創新,以優異的工作成績喜迎二十大勝利召開,向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