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 11 月 23 日,在南京舉行的 2022 世界智能制造大會上,世界智能制造十大科技進展、中國智能制造十大科技進展(以下簡稱智能制造“雙十”科技進展)、智能制造標桿企業等發布。
2017年起,國際智能制造聯盟和中國科協智能制造學會聯合體每年向社會發布智能制造“雙十”科技進展,對把握智能制造發展脈搏、解決卡脖子技術難題、促進企業高效發展、打造行業健康生態等方面具有重要現實意義。2022 年,智能制造“雙十”科技進展成果覆蓋了數字孿生、工業機器人、多機系統、預測性維修、工業互聯網與物聯網、智能產線等技術領域。
世界智能制造十大科技進展包括西門子的SNC 原生數字化工廠、亞馬遜云科技的數字孿生服務IoT TwinMaker、英偉達的新一代智能移動機器人仿真平臺、北京奔馳的基于大數據平臺的工業機器人預測性維護應用、中興通訊的5G 智能制造基地創新實踐、中鐵裝備的全斷面隧道掘進裝備行業工業互聯網平臺、清華大學的大型復雜構件機器人原位高效高質量銑削加工技術及裝備、思科的新工業自動化—IT/OT 融合網絡技術、貝加萊的ACOPOS 6D 平面磁懸浮輸送系統、南京大學的智能物資盤點機器人。
中國智能制造十大科技進展包括蘇州大學的微納機器人關鍵技術與應用、蘇大維格的基于數字化三維光刻的微納智能制造與應用、中科院沈自所的變剛度薄壁復雜曲面零件機器人智能磨拋、中國航天科工二院二十三所的復雜電子組件智能微組裝生產線、蜂巢能源的新能源動力電池AI 智能工廠、中聯重科的大型柔性智能備料車間、美的集團的智能注塑工廠關鍵技術、中鐵裝備的盾構機產業4.0 基地、外高橋造船的大型郵輪智能薄板車間、重慶紅江的船舶動力配套系統先進制造關鍵技術與應用。
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校長尤政表示,“雙十”科技進展的遴選主要從創新性、引領性、應用性、未來預期等方面考慮,相關技術成果在智能制造領域中具有前沿性、新穎性或實質性、示范性的技術突破,解決智能制造領域技術難點或行業熱點問題,在勞動生產率、效能回報率、對生態和生活環境改善的貢獻程度,以及對行業創新能力和競爭力的提升等方面都具有一定影響。
當天,2022年智能制造標桿企業、《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紫金指數(2022)》《中國智能制造發展系列研究報告》《智能制造十大態勢》等也一同進行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