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黨的二十大關于“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重要決策落地落實,近日,河南省法院、省檢察院聯合出臺《關于加強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服務保障創新驅動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若干意見》)。
《若干意見》圍繞凝聚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共識、強化重點領域成果協同保護、統一司法辦案尺度、完善知識產權案件管轄布局等八個方面推出二十項措施。
《若干意見》強調,要加大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智能裝備、5G 等新興產業關鍵核心技術和植物新品種、地理標志司法保護力度;加強對馳名商標、老字號的保護,推動自主品牌形成和企業品牌做大做強;嚴打食藥領域知識產權犯罪。加強對平臺企業壟斷的司法規制,依法嚴懲強制“二選一”、大數據殺熟、低價傾銷、強制搭售等破壞公平競爭、擾亂市場秩序行為;依法嚴厲打擊自媒體運營者借助輿論影響力對企業進行敲詐勒索行為,以及惡意詆毀商家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等不正當競爭行為。
《若干意見》指出,要準確把握知產領域刑事犯罪與違法侵權之間界限,妥善處理打擊侵犯知識產權犯罪與保護產權、維護企業家合法權益的關系;對科研領域犯罪案件,慎用強制措施、慎重起訴、慎重入罪。要堅持權利保護與防止權利濫用并重。要加大對批量維權案件事實證據和法律適用的審查力度,對當事人以獲取非法或者不正當利益為目的提起事實上和法律上無根據的惡意訴訟行為,依法予以懲戒。
《若干意見》明確,2022 年底之前,在每個地級市確定1 至2 個縣(區)法院、檢察院集中管轄知識產權一審案件,并推行專業化辦案模式。法、檢“兩院”將建立定期會商和重點工作相互通報制度,推動知識產權司法與行政執法程序相銜接、司法裁判與行政執法標準相統一。要完善技術事實查明機制,健全完善專家咨詢庫和技術調查官人才庫。
《若干意見》要求,加強宣傳配合,助力在全社會形成“尊重知識、崇尚創新、誠信守法”的知識產權文化觀念和法治社會風尚。探索建立知識產權領域法官、檢察官及行政執法人員同堂培訓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