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瑞 江康
未來經濟環境復雜多變,企業風險管理將會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情況,例如政策的變換、國際環境的變化等。為了更好的預防和解決經營過程中的風險,企業需要開展企業內部控制建設。而隨著大數據的發展,企業實現了將信息流和業務流的有效結合,給企業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應用賦予了新的內涵。本文以溫氏食品集團有限公司為研究對象,探析畜牧行業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現狀,通過對我國畜牧業現已上市的12家公司內部控制現狀進行分析,結合溫氏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的建設案例,探究在引入ERP、財務共享中心、數字化建設之后對企業經營狀況產生的影響。
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市場環境也變得日漸復雜,因此企業面臨的風險也不斷增加,防范和識別風險成為企業經營管理的重中之重。內部控制作為企業管理中的重要控制手段,它在實現經營風險,控制經營目標,保證財務信息的真實性和有效性,健全企業風險管理系統方面起著重要作用。
目前,數字農業已經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我國已提出要大力推進數字農業建設運用信息技術,利用大數據賦能傳統農林牧漁行業。本文正是基于大數據背景下對畜牧業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進行研究,評價畜牧業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現狀,以及引進大數據后對內部控制造成的影響進行分析,并為同類企業提供參考。
一、文獻綜述
大數據時代的到來讓公司內部控制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推動了內部控制環境優化、減少財務風險、提高內部控制質量。朱忠新對傳統鋼鐵企業信息化流程管理作了針對性研究,證實了流程信息化對企業效率影響的客觀性;郜興星以自動化控制及微電子產品民營企業作為研究對象,提出面對內部控制信息化流程管理中的漏洞,要建立扁平化組織架構和流程審批管理體系。
二、畜牧業內部控制及風險管理現狀
內部控制作為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核心競爭力之一,是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部分,所以需要企業構建內部控制體系去規范畜牧行業內控,減小企業的風險系數,增強公司核心競爭力。鑒于此,文章使用迪博數據庫中內控有關的資料進行分析,但由于目前內部控制指數僅更新到2019年且2020年疫情對公司經營有影響,指標不具可比性,因此本文針對2016—2019年上市的12家畜牧企業內部控制水平進行分析。
2016—2019年上市的12家企業大部分被出具標準無保留意見,只有少數被出具非標準審計意見。近四年我國畜牧業上市公司內部控制被出具非標準意見的公司有華英農牧與雛鷹農牧,畜牧業上市公司內部控制體系整體逐步成型,但在內部控制管理方面還存在問題,有待完善。
一些學者用內部控制指數評價內部控制水平。指數范圍為0—1000,數值越高,其內部控制有效性就越好。選取畜牧行業2016—2019年四年數據為研究基礎,發現內部控制指數最大值為879.89,最小值545.43,均值為680.875,標準差為52.16。目前大部分畜牧業企業內部控制水平相對一般,管理層對內部控制體系建設對公司發展重要性認識不足。
內部控制缺陷識別與認定是內部控制重要環節,而內部控制缺陷的識別和認定是各企業根據相關的規定進行判定,行業內沒有統一的標準,公司制定的標準自主性較強,這對投資者來講難以進行同行業企業的對比。
三、溫氏股份案例概述
(一)溫氏股份大數據現狀
溫氏股份主要業務為商品肉豬養殖及肉雞養殖,同時經營畜牧業機械設備、食品加工、飼料生產等業務,公司發展多元化。溫氏股份在管理上的優勢體現在對信息化技術的運用。溫氏股份擁有較長產業鏈,產業架構也比較完善,因此,溫氏股份在管理中對信息化技術水平的要求更嚴格。基于大數據的信息管理中心構建有利于管理者及時獲取全面的信息,提高決策能力,也有利于管理各地分公司。由于信息化管理中心建立,使數據能夠完全公開透明化,便于企業對企業管理人員充分授權。溫氏股份依托物聯網技術和ERP信息管理系統,構建了適用于本企業的辦公系統、財務共享中心、農牧設備管理系統等多功能系統。實現對業務全面高效的管理。由于產業鏈的不斷升級,溫氏股份對數字化管理的要求也越來越嚴格。
溫氏股份依靠在養殖、動物營養及食品加工等領域積累下的優勢與網易在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電商、傳媒、現代農業等領域的經驗,雙方聯手打造“慧眼平臺”,為日常運營管理提供數據監控、預警及決策支持,協力提升現代農業企業的科技含量和企業競爭力。從大數據的特征出發,企業應用大數據的關鍵目標是從海量數據中高效篩選出有價值的信息,包括結果信息、客觀規律等,并將其應用到企業的經營管理過程中,實現降低成本和提升效益。
(二)企業流程管理運行效果
1、提升內部控制制度執行效率
當前,企業在執行內部控制制度上存在問題,從而導致內部控制效率降低,但引入財務共享中心之后,流程化業務管理會利用計算機將內部控制與具體業務相融合,使內部控制制度不僅停留在表面,從而提升內部控制效率。例如,隨著大數據的引進,溫氏股份部分費用減少,通過執行報銷流程,企業費用報銷在2018年明顯減少。該公司報銷費用主要為通訊費、差旅費,因此我們可以通過計算主要報銷費用與營業收入的比率關系分析其內部控制的執行效率。在2017年執行費用報銷流程之后,企業報銷費用呈下降趨勢,通過流程化的管理,使得員工都嚴格按照內部控制流程進行費用報銷,若不按流程處理,則不給予報銷,這一操作減少了人為風險,提高了內部控制執行效率。
2、完善內部控制制度體系
畜牧業的特點是分公司多,分散在各個省份,這也就導致了資源較分散,內部控制容易出現重大缺陷。根據內部控制白皮書最近四年的內部控制指數可以看出溫氏股份除2017年內部控制指數稍有下降外,2016年、2018年及2019年內部控制指數在畜牧行業排名第一。溫氏股份從ERP系統的構建,到財務共享中心的設立,再到“慧眼平臺”布局,其利用大數據使各流程之間產生聯系,最終有效推進了企業業務、財務一體化的發展,從而提高了內部控制的質量以及風險的應對能力。
3、提高風險防范能力
在2018—2019年前半年,農產品市場受H7N9禽流感和非洲豬瘟事件的影響,市場低迷,但溫氏集團2018年營業收入保持平穩,2019年營業收入大幅增加,并沒有像2017年一樣,出現了營業收入大幅下降的情況,說明隨著大數據建設的完善,企業的風險預測及管理有了一定的進步。
對于畜牧行業,由于分公司分散到全國各地,通過利用信息化建設,能夠更全面構建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體系,建立精細化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推動公司向上發展。利用大數據,首先,可以對全國各公司的經營情況及內部控制執行情況進行管控,企業管理層在指導各地工作時也更有針對性,在信息化管理過程中能生成數據并自動歸集,避免了層層上報的繁瑣程序,降低了企業的溝通成本,同時通過對各流程之間關系的梳理,有助于企業發現內部控制中的問題。其次,應用信息化管理,可以避免員工因為操作不規范造成的內部控制執行效率不高的問題,還可以解放企業員工,讓員工將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問題挖掘、分析與決策,提高公司運行效率。
(作者單位:湖北工業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