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建偉
(建平縣水資源管理辦公室 遼寧 建平 122400)
建平縣地處遼寧西部半干旱地區,耕地總面積276萬畝,包括坡耕地112萬畝,由于地理位置不好,交通不方便,電力匱乏,輸水成本高,大片耕地處于靠天收狀態,已成為當地農業發展的一大問題。風力提水技術是解決農業灌溉問題一項簡單實用的提水技術,具有節水節能、使用壽命長、灌溉流量大、灌水時間短等優點,特別適用于遼西建平風力資源比較豐富的地區。近幾年建平縣在紅山街道、萬壽街道、太平莊鄉進行了該技術的推廣和應用,累計推廣面積0.2萬畝,受到群眾的廣泛關注和歡迎。
2.1 利用風力解決供水動力。建平縣常年多風,風力資源充足,可利用風力提水灌溉系統提供供水動力,解決無電地區灌溉問題。新型風力提水灌溉系統首次在風力提水機中采用自適應偏航回轉系統,設計出雙曲軸推拉傳動系統,研發出風機啟動制動系統,獨立設計出往復式雙作用抽水泵,實現了2級低風速提水,突破了傳統風機4級以上風力啟動限制。風力抽水機能充分利用小水源,做到低水高揚、零存整取、貯用結合,既省時省電,又低碳環保,同時具有結構簡單、拆卸安裝簡便的特點,可達到低風提水的效果,充分利用風能產生最大的生產力,即風速達到2級時可啟動提水,在風力3~5級時,其流量為10~30 m3。每套風力提水灌溉系統配套相應滴灌系統可以滿足100~200畝地的農田灌溉。
2.2 解決零星地塊灌溉難題。建平縣地處丘陵地區,有許多較小地塊,涉及較多農戶的耕地,很難集中連片進行大規模配套。新型風力提水系統機械小,安裝運輸方便,平地坡地都適用,解決了農民零星地塊難以灌溉、收成低下的難題。
2.3 灌溉作物多樣性。新型風力提水系統適用的作物有玉米、大豆、谷子等糧食作物,西瓜、香瓜、茄子等蔬果,以及各類果樹,具有較強的適用性。建平縣的谷類、豆類是除玉米以外的主要種植作物,但種植條件差,產量一直不高。新型風力提水系統投入使用后,谷類作物產量由每畝350 kg提高到550 kg,增產200 kg;豆類作物產量由每畝150 kg提高到300 kg,畝增產150 kg,作物增產幅度很大。
新型風力提水系統不用電力,有效解決了農業灌溉能源動力問題,有綠色環保、無污染等特點,在建平縣多個鄉鎮得到推廣應用。且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提升明顯,受到了農民的熱烈歡迎。
3.1 經濟效益。新型風力提水系統灌溉技術應用在玉米、西瓜、西紅柿等作物上,根據實際種植測產,玉米畝均增產200 kg以上,增收500元以上;蔬菜畝均增產500 kg以上,增收1 000元以上;西瓜畝均增產600 kg以上,增收1 200元以上。
3.2 社會效益。新型風力提水灌溉系統是一種新的節能灌溉方式,提高了風力資源利用率,使坡耕地、零星地塊灌溉成為可能。同時,新型風力提水灌溉技術的推廣和應用,擴大了農作物灌溉的面積,對當地農業產業結構和種植結構進行了提升優化,農民收入大大提高。
3.3 低碳環保。新型風力提水技術不用電,為國家節約了電能;不產生環境污染,采用風能,綠色環保、資源豐富,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適用廣闊;同時能充分利用小水源,低水高揚、貯用結合,既省時省力,又綠色環保。
新型風力提水灌溉技術實用性強,操作簡便,實用效果突出,節能環保,經濟效益、社會效益顯著,為農業灌溉提供了新的能源動力。新型風力提水灌溉技術解決了電力不足和電力安裝困難地區的農業灌溉供水動力問題,推動了農業發展和社會進步,推廣和應用前景廣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