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張家港市高新區(塘橋鎮)牛橋村社區衛生服務站里,有一間掛著“代表接待室”牌子的房間很是特別。社區醫生袁炳忠是一名經驗豐富的老中醫,也是張家港市人大代表。他既寫病歷卡,也記“民情卡”;既為百姓把脈問診,也為百姓排憂解難。
近年來,張家港市人大常委會著力打造統分結合、各有側重的人大代表之家“一中心多站點”工作體系。截至目前,共有11個代表履職中心建成運行,134個代表聯絡站點投入使用,打通了聯系服務代表和群眾的“最后一公里”。同時,圍繞“一鎮一品”目標,指導鎮級人大以“小切口、項目化、有實效”為原則,打造了“喝茶聊民生、代表連民心”等10個特色鮮明的工作品牌。
“連心橋”不僅架在了線下,也架到了線上。張家港市人大常委會制定了《人大代表線上履職平臺信息管理實施方案》,不斷完善代表履職積分管理辦法,以“互聯網+”為抓手,搭建代表履職服務網絡系統,確保代表工作“線上線下”同步呈現。
依托“一中心多站點”,張家港市還全面推行代表輪值制,常態化開展“三進站”接待選民活動,圍繞“五級代表全參與、選區網格全覆蓋、工作流程全閉環、服務群眾零距離”的總體目標,推動人大代表進網格。
此外,在代表閉會期間開展“人大代表在行動”系列主題活動,深入基層“問需于民、問情于民、問計于民”,累計形成高質量調研報告120余篇,提出了不少針對性、可行性較強的意見建議,積極為港城高質量發展出謀劃策,并推動解決了一批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
“門口這條路得加寬”“籃球場上的籃球架太舊了”“最好加一條健身步道”……在張家港市常陰沙現代農業示范園區,紫藤花架下,廣闊田野旁,一張小方桌、幾個小板凳,就是一處“議政微廣場”。代表和居民圍坐,拉著家常。居民們發現,對著人大代表,在一句句家常里,自己的心事特別容易和盤托出,人大代表們也十分給力,一樁樁一件件反饋落實,美麗鄉村里的小康生活越來越有滋有味。

推動全過程人民民主,落腳點是要切實解決人民要解決的問題。2021 年,在張家港市十四屆人大五次會議上,首次實施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變政府“配菜”為群眾“點菜”,并創新民生實事項目聯系監督工作機制,對項目完成情況進行滿意度測評,實現了全鏈條監督閉環,助推相關部門真正把實事辦好、好事辦實。張家港市人大常委會還推動實施了1300余個民生微實事項目,民生微實事工作獲民政部高度肯定并要求向全國推廣。
“接下來,我們將以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中央人大工作會議精神為契機,緊扣全市中心大局,不斷深化全過程人民民主實踐,著力打造黨和人民滿意的‘四個機關’,深入推動新時代人大工作與時俱進創新發展?!睆埣腋凼腥舜蟪N瘯魅瓮鮼喎奖硎尽?(張仁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