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打好水環境污染防治攻堅戰,如東縣人大常委會開展人大代表督查助推“清水綠岸”提質行動工作,為有效改善全縣水環境質量作出積極貢獻。
以統籌謀劃為牽引引領助推。如東縣人大專門下發《全縣人大代表督查助推“清水綠岸”主題實踐活動工作方案》等文件,對人大代表督查助推“清水綠岸”提質行動作出動員部署。制定出臺全縣人大代表督查助推“清水綠岸”主題實踐活動年度工作計劃表,同時根據工作推進過程中遇到的實際情況,動態增加督查助推工作內容,讓督查助推工作更具精準性、實效性。
以工作目標為靶向閉環助推。一是抓實常態化巡查。積極發揮1400 多名四級人大代表作用,持續組織人大代表巡河活動。各鎮區街道人大組織本轄區內人大代表每月巡查一次河道,對人大代表反映較多的問題,由縣人大向縣政府及相關部門進行反饋,推動問題解決。二是抓牢正常化督查。定期分組到各鎮區街道督查“清水綠岸”任務完成情況和前期交辦問題落實整改情況。組織人大代表回選區、訪選民、聽意見,將代表履職融入到污染防治攻堅監管體系中。三是抓緊融合化檢查。加強與水污染防治法執法檢查的融合,將這幾年在執法檢查過程中發現的問題進行匯總梳理,統一進行回頭看,集中交由縣政府及其部門辦理。加強與代表涉水建議意見辦理相融合,組織代表現場視察涉水建議意見辦理情況。
以工作重點為關鍵精準助推。一是積極開展“問河長”工作。組織人大代表在重點河道現場召開集中“問河長”“問局長”“問縣長”現場會,有效推動了一批老大難問題的解決。此項工作的相關成效也被人民代表報、學習強國等媒體專題報道。二是集中開展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運轉專項巡查。縣人大成立了專項督查組帶領縣攻堅辦、第三方機構人員分赴16 個鎮區街道,對全縣共計11 座鎮區街道生活污水處理廠和400 多座小型農村污水處理設施進行專項督查,全面了解各鎮區街道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運行情況。各督查小組將發現的老大難問題進行詳細匯總,召開全縣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運行督查情況反饋會,交由縣政府有關部門集中會商辦理。三是進行“雙清”整改。如東縣人大要求各鎮區街道人大整理出前期問題清單,對相關問題限期清零整改,促進全縣水環境質量得到根本性改善。
以工作制度為規范融合助推。先后創新出臺暗訪工作制度、信息共享制度、重點問題會商會辦制度、突出問題掛牌督辦制度,讓督查助推工作有制度可依,有制度可行。分別在相關鎮區街道現場了解基層人大組織代表督查助推“清水綠岸”提質行動的最新動態,現場督查完成情況。積極將督查助推“清水綠岸”提質工作與基層人大代表履職管理等方面有效融合,努力打造兼具實效和本地特色的工作品牌。 (潘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