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南京市600 多萬選民依法行使選舉權利,民主選舉產生3000 多名新一屆區人大代表,人大換屆選舉成為人民群眾依法有序參與全過程人民民主的一次廣泛而生動的實踐。其間,有五組數據記錄了這次人大換屆選舉的“高光時刻”,背后折射出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鮮明特征和顯著效能。
去年11月30日,是南京市各區統一選舉日的前一天,南京市人大機關的同志收到兄弟城市人大同行的來電,稱贊南京市人大換屆選舉宣傳發動做得好,說有出差路過南京的同事,接到了投票選舉人大代表的公益短信。這是市人大通過江蘇省通信管理局,協調南京電信、移動、聯通3 家通信平臺同步兜底推送。據統計,換屆選舉宣傳公益短信有效推送1490 萬人次,覆蓋南京全域范圍內的手機用戶,這一創新舉措對于進一步宣傳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引導選民積極參加投票選舉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不僅如此,在換屆選舉各階段,南京還借力“大宣傳”平臺,堅持“融媒體”理念,在南京電視臺黃金時段、全市各公交地鐵等15978個移動電視終端、新街口和鼓樓等19 條主干道的商業大屏、基層黨群服務中心和樓宇電梯的公益視頻終端,滾動播放主題視頻和宣傳標語,形成全方位全覆蓋的宣傳效應;緊扣“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主題,拍攝制作主題視頻《致敬,人大代表》《人大代表人民選,選好代表為人民》,集人大制度與人文情懷于一體,展示代表履職風采,提升選民參加投票選舉的內在動力;在選民登記、醞釀確定代表候選人、投票選舉日等關鍵節點,積極順應視頻時代需求,通過全市廣告載體播送“選舉日”主題視頻、宣傳標語近1.7萬小時,以“主題視頻+微信推送”形式,對30歲至60歲微信高頻使用人群進行精準“靶向式”宣傳,還協調“南京發布”“大藍鯨”等有影響的網絡平臺,疊加階段性“刷屏”“霸屏”宣傳勢頭,營造換屆選舉濃厚的社會氛圍。
南京市連續第三次使用信息管理系統開展選民登記工作,該系統以覆蓋全市11 個區、3 個重點開發區、101個街鎮、1067個社區(村組)的社保網絡為依托,以公安部門提供的全市人口信息資料為比對依據,保證選民登記“應登盡登”。工作人員要么在線錄入選民信息,要么用專用App 掃描識別選民身份證讀取并錄入信息。退休職工顏軍自20 世紀50 年代起就生活在南京,參加了多次選民登記。他表示,以往選舉時,社區工作人員挨家挨戶上門采集信息,非常辛苦,自從有了選民登記系統的確方便很多。今年,南京市升級換代“選民登記云平臺”,聯通“我的南京”App“直通人大”欄目,選民憑身份證可在網上自主登記,系統把選民登記的信息對應到相應的登記站,進一步提升了信息采集電子化、登記方式多元化和信息比對自動化水平,選民登記步入“云時代”。這項功能剛剛推出,家住鼓樓區燕江路小區的高師傅就在社區群里發了一條語音,說自己在手機上只操作了30秒,就順利完成了登記。在這次換屆選舉過程中,南京市共有6531 名選民通過App 自主登記,還有30 萬人登陸了“直通人大”欄目,查詢選民登記情況。盡管6531 名相較于全市的選民數微乎其微,但通過網絡自主登記,有效解決了“人戶分離”帶來的不利影響,用“數據多跑路”實現“要我登記”向“我要登記”的轉變,最大限度調動選民參選的政治熱情。據統計,全市有675 萬選民在1440 個選區進行了登記,戶籍選民登記率達到96%,較好解決了選民登記“錯、漏、重”的問題,為投票選舉工作打下良好基礎。
醞釀產生代表候選人是檢驗民主選舉“成色”的重要標準之一。根據選舉法規定,選民直接選舉代表的正式代表候選人須比應選代表多三分之一至一倍。如果初步代表候選人過多,需要經過選民的醞釀、討論、協商后,根據較多數選民的意愿確定正式代表候選人。全市1440個選區中,二選一的選區213 個,三選二的638 個,四選三的589個,提出區人大代表初步候選人6997名,為應選代表名額的2 倍多。溧水區、鼓樓區充分發揚民主,認真開展提名推薦、協商確定代表候選人工作,廣泛宣傳應選代表素質條件和結構要求,發動引導選民積極參與,推薦具有廣泛性和代表性的初步候選人。注重政黨聯合提名與選民十人以上推薦相結合,堅持自下而上、上下結合,反復醞釀協商,產生初步代表候選人分別達到應選代表名額的3.8 倍和3.4 倍,為“好中選優、優中選強”提供了較大空間。
去年11 月24 日下午,一場別開生面的選民見面會在玄武區東方城混合選區如期舉行。由于一位代表候選人主動報備出差經停疫情風險區,根據市、區換屆選舉期間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無法按時參加選民見面會。玄武區通過遠程連線方式,實現會場面對面實時視頻交流。“隔空”連線的代表候選人發言時動情地說:“無情的疫情把我們阻隔,有情的我們連線相見。”隨后逐一回答了選民們的提問。所有到會的選民代表對這樣的“零距離”交流方式紛紛點贊。為了幫助選民更加全面、充分地認識和了解代表候選人的真實情況,提高投票選舉的準確性,南京市嚴格執行選舉法和省選舉實施細則的規定,堅持“一個都不能少”的原則,在常態化疫情防控的背景下,組織正式人大代表候選人4658 人與選民見面會,占代表候選人總數的99.23%,保證人民進行民主選舉的權利。按照“每個選區至少組織召開一次代表候選人與選民的見面會”的要求,1440 個選區應該組織1440 場見面會,但卻組織了1441 場,這多出來的一場發生在高淳區。去年11 月24 日,高淳區武家嘴選區召開代表候選人與選民見面會,候選人劉偉因參加省黨代會不能到場與選民見面,主持人向選民介紹了劉偉的情況。為充分保障選民的知情權,11月30日,省黨代會結束后,劉偉又專門到武家嘴選區與選民見面,向選民介紹自己的基本情況、履職經歷,并回答選民提出的問題。
去年12 月1 日是南京市民政治生活中的“大日子”——全市統一的投票選舉日。這一張張選票,寄托著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期待,承載著滿滿的責任與使命,正如南京市人大代表、江蘇鳳凰傳媒集團有限公司(鳳凰集團)副總經理、總編輯徐海所說,“墊高人大代表地位的,是我們選民的一張張選票。”凌晨00:12,南京氣溫低至零下1 攝氏度,棲霞區第二選區某公司投票站,正在上夜班的員工周玉琴投出了全市第一張區鎮兩級人大換屆選舉選票。“雖然不是第一次參與選民投票,但為自己心中的候選人畫上那個圈并把選票投進票箱時,心里仍然十分激動,希望自己做主選出的人大代表可以更好地為群眾辦實事、為人民服務。”周玉琴說。該公司負責人介紹:“公司工作制度分為3個班次,為了不影響夜班員工的正常休息,特意把投票開始時間定在了凌晨,保障每個員工順利行使選舉權。”江北新區葛塘街道官塘河村在全市最早召開選舉大會。考慮到農村習慣就是早起,有些村民要下地勞動,還有很多村民要出門打工,街道把投票時間定在了清晨5點,天沒完全亮,選民們熱情高漲,紛紛投下莊嚴的一票。棲霞區仙林街道則是全市最晚完成選舉任務的街道。該街道的選區主要由社區組成,仙林街道因地制宜,將選舉日定為2021 年12 月4 日,方便社區居家選民在周末參選。當天下午3點半,仙林街道第二十一選區的選民許丹投下選票,為南京市區鎮兩級人大換屆選民投票選舉工作畫下圓滿句號。在市區兩級選舉工作機構的精心組織和周密安排下,各選區按照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組織600萬選民參加投票,認真行使民主選舉權利,選民參選率接近90%。
在新的趕考路上,南京市人大常委會將繼續推進全過程人民民主建設,把人民當家作主具體地、現實地體現到人大工作的各個方面上來,具體地、現實地體現到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奮斗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