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 亮,紀立波,項洪飛
(遼寧中儲糧糧油質監中心有限公司,遼寧 沈陽 110034)
大米是現代人類餐桌上的主要食品,稻谷作為大米的原糧,稻谷的質量安全直接關系到大米的質量安全[1]。為滿足人們不僅要吃得飽,還要吃得好,更要吃得健康的美好追求,稻谷的質量安全尤為更要。為及時了解2020年遼寧地區粳稻谷的質量狀況,為玉米收購提供科學依據,最終能夠收好糧,存好糧,并且賣好糧,讓人們吃得放心,對新收獲稻谷質量情況進行監測。
主要對沈陽、鞍山、撫順、丹東、錦州、營口、遼陽、盤錦等8個地區的部分縣市開展質量監測工作。共采集稻谷樣品234份,代表數量20.11萬t。2020年粳稻谷總產量高于2019年,增加14.95萬t;質量略低于2019年,其中3等及以上等級粳稻谷占比為95.35%,較2019年降低2.85%。2020年粳稻谷總播種面積約為4 405 km2,比2019年增加100 km2;預計產量390萬t,較2019年增加13.43萬t,其中沈陽地區播種面積和產量與2019年持平。播種面積和產量增加的地區有鞍山、營口、遼陽和盤錦,其中遼陽、盤錦地區播種面積增幅較高,分別增加42.6 km2、60 km2,營口與盤錦地區產量增加較高,分別達到5.8萬t、9.5萬t。撫順、丹東地區播種面積和產量均低于2019年,錦州地區的播種面積增加3.3 km2,但產量減少2萬t。
樣品采集時,以農戶為基本單位,以田間扦樣為主,收割后場院扦樣為輔。扦取的品種以調查區域種植較多的主導品種為主。按照主產縣三村九戶為扦樣單元,形成一份綜合樣品,采集的稻谷穗采取手搓的方式進行,作為一個檢驗單位。
出糙率參照國標《糧油檢驗 稻谷出糙率的測定》(GB/T 5495—2008)[2]測定;整精米率參照國標《稻谷整精米率檢驗法》(GB /T 21719—2008)[3]測定;黃粒米參照國標《糧食、油料檢驗 黃粒米及裂紋粒檢驗法》(GB /T 5496—1985)[4]測定;堊白粒率參照《稻米整精米率、粒型、堊白粒率、堊白度及透明度的測定 圖像法》(NY/T 2334—2013)[5]測定;稻谷脂肪酸值參照國標《稻谷儲存品質判定規則》(GB/T 20569—2006)[6]附錄A的方法測定。
稻谷質量總體情況略差于2019年,見表1。對于3等及以上等級粳稻谷,2019年達標率為98.2%,2020年達標率為95.0%,降低3.2個百分點。2020年出糙率平均值為79.0%,處于國標2等與3等臨界點,比2019年降低0.6%。整精米率也降低0.8個百分點。脂肪酸值與2019年相差不大。2020年堊白率高,據了解,堊白率20%以下的稻谷占產量的30%。2019年堊白率小于20%的稻谷占總產量的70%。因此,相較于2019年,2020年堊白率明顯增加,符合直屬企業收購標準的糧源減少,部分企業對于稻谷的收購,將堊白率從15%放寬至20%。各稻谷產區具體情況見圖1~圖3。

表1 2019—2020年稻谷質量平均水平表
由圖1可知,沈陽、撫順、丹東、營口、遼陽和錦州6個地區粳稻谷出糙率平均值均大于等于79%,達到2等質量標準。鞍山與盤錦地區質量等級略低,符合3等質量標準。盤錦地區因受臺風影響,部分地塊稻谷發生倒伏,造成結實率下降,另外,有稻瘟病、稻曲病發生[7],產量下降,質量也受到影響。
由圖2可知,沈陽、撫順、丹東、遼陽和錦州5個地區粳稻谷質量達標率為100%,鞍山、營口與盤錦地區粳稻谷質量在3等及以上的占比分別為94.4%、92.3%和76.1%;鞍山與營口地區存在4等粳稻谷,占比分別為5.6%、7.7%;盤錦地區粳稻谷4等、5等及等外占比分別為11.9%、9.2%與2.8%。

圖2 2020年遼寧省各地區粳稻谷質量達標率情況圖
各稻谷產區具體情況見圖1~圖3。

圖1 2020年遼寧省各地區粳稻谷出糙率平均水平柱形圖

圖3 2020年不同地區粳稻谷質量等級分布圖
由圖3可知,8個稻谷主產區,粳稻谷等級水平主要集中在2等和3等;撫順地區1等粳稻谷占比較高,達到37.5%,營口地區其次,達到21.9%,丹東地區1等占比達到13.3%;盤錦地區粳稻谷等級分布廣,從1等到等外均有分布,但仍然以2等、3等為主要等級水平。
粳稻谷3等整精米率標準為≥55%,由圖4可知,遼寧省各地區粳稻谷整精米率均大于55%,達到質量標準要求。

圖4 2020年遼寧省各地區粳稻谷整精米含量情況圖
對234份稻谷樣品檢測結果均為未檢出,說明全省各地區粳稻谷中黃粒米含量均為零。由此可見,2020年遼寧年景較好,地產稻谷無受污染情況。
受氣候條件影響,由于在稻谷灌漿結實期[8],恰遇先旱后澇,先高溫后低溫,導致灌漿不充分,淀粉積累不充足,青米粒多,堊白率粒高,堊白面積大,影響糧源質量。沈陽、遼陽、鞍山、撫順等地以種植遼星粒型優質品種為主。遼星系列出米率[9]約65%,較往年低2%。堊白粒率增高,沈陽、遼陽、鞍山地區堊白增大較為明顯。沈陽地區的堊白粒率平均為26.4%,堊白粒率在20%~30%的稻谷占總產量的86.7%,小于20%的稻谷占總產量的3.3%,大于30%的稻谷占總產量的10%。鞍山地區堊白粒率在20%~30%的占總產量的92%,堊白粒率小于20%的稻谷占總產量的8%。
遼陽地區堊白粒率分布見圖5,堊白粒率8%以下的稻谷占總產量的7%,堊白粒率15%以內的占總產量的20%,堊白粒率20%以內的占總產量的30%,堊白粒率20%~30%的稻谷占總產量的50%,堊白粒率大于30%的稻谷占總產量的20%。

圖5 2020年遼陽地區堊白率分布圖
盤錦、錦州、營口等地以種植鹽豐、盤玉為主,其中鹽豐品種整體堊白水平與往年相比無明顯增加,但呈現兩極分化,好品質稻谷堊白粒率達到16%,差一些的稻谷堊白粒率達到25%。鹽豐品種出米率低,為65%~66%。盤玉品種出米率高、堊白小,但口感略差,且種植面積較少,約占20%。盤錦地區灌溉能力整體不足,地上灌溉次數較往年少1/3,部分地塊為井水灌溉,水溫低,不利于稻谷生長。因此,灌溉能力不足,也是造成減產、降質、堊白增多的主要原因。
根據國家標準GB 1350—2009,粳稻谷脂肪酸值宜存標準為≤25 mg/100 g,由圖6可知,遼寧地區粳稻谷脂肪酸值分布為9.7~15.8 mg/100 g,脂肪酸值較小,完全符合儲存標準。

圖6 2020年遼寧省粳稻谷脂肪酸值分布圖
通過質量監測分析可知,2020年遼寧地區粳稻谷產量高于2019年,質量略低于2019年,其中3等及以上等級粳稻谷占比為95.35%,較2019年降低2.85%,整精米率100%符合國家3等以上要求,黃粒米全部未檢出,堊白粒高于2019年,沈陽、遼陽、鞍山地區堊白增大較為明顯。主要由于稻谷除受到氣象條件影響外,還發生稻瘟病、稻曲病,造成減產,同時,正值稻谷灌漿結實期,氣候條件不利于稻谷淀粉積累[10],造成堊白率增加,影響商品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