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 璐,馬 寧
(山西省檢驗檢測中心,山西 太原 030031)
能力驗證是評價和證明實驗室檢測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外部質量評估方式。實驗室可以通過參加能力驗證檢測其對檢測程序、方法、設備、人員等運行控制的有效性[1],也可有效識別實驗室存在的問題,監督和改進自身檢測能力,完善質量管理體系[2]。2020年,本實驗室參加由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組織和實施的乳粉中菌落總數檢測能力驗證,兩個濃度的樣品檢測結果均為滿意。為提高檢測結果的準確性,此次考核由雙人平行試驗,同時使用兩個廠家的培養基,并增加了顯色劑對照組和測試紙片對照組,本文對此次能力驗證的過程和結果進行總結分析,以期對其他實驗室的能力驗證活動有所幫助和參考。
來源于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組織的乳粉中菌落總數的能力驗證,編號為52、127。每個編號對應1份為白色球狀西林瓶裝樣品和1袋乳粉樣品。
平板計數瓊脂(北京陸橋,200717),平板計數瓊脂(青島海博,20200227),菌落總數測試片(3M,335JJJ),菌落總數測試片(北京陸橋,20190604AC),紅四氮唑(TTC,上海滬震實業,HZ10103901),磷酸鹽緩沖液(北京陸橋,200304)。
TOMY-700高壓滅菌鍋,Heratherm IGS 400培養箱,Scout SE-SE2001F電子天平,BagMixer 400VW拍擊式均質器,Thermo 1384生物安全柜。
按照《乳粉中菌落總數計數檢驗作業指導書》(NIFDC-PT-252)和《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菌落總數測定》(GB 4789.2—2016)的要求進行樣品處理、稀釋和培養計數[3]。
在生物安全柜內將含有菌落總數樣品的西林瓶打開,取225 mL磷酸鹽緩沖液加入到無菌均質袋中,并將西林瓶內的小球加入到磷酸鹽緩沖液或生理鹽水中,充分溶解。然后再將與西林瓶相同編碼的奶粉樣品加入到上述磷酸鹽緩沖液或生理鹽水中,充分均質混勻。依此方法分別對兩件樣品進行處理。
取1 mL 1∶10樣品勻液加入到9 mL磷酸鹽緩沖液中,反復吹打使其混合均勻,制備1∶100樣品勻液,依此法共制備10-1~10-66個稀釋度稀釋液,按照GB 4789.2—2016進行計數。由兩名人員同時使用兩種不同廠家來源的平板計數瓊脂進行操作。為防止菌落蔓延和方便計數,另外一組在傾注培養基前,在培養基中添加終濃度為0.001%的TTC。另外使用北京陸橋和3M的菌落總數測試片進行計數,每片接種量為1 mL。以上各組置于36 ℃培養48 h。
試驗由雙人獨立操作,使用北京陸橋和青島海博兩種培養基,每種培養基設置TTC對照組,另外使用北京陸橋和3M的菌落總數測試片同時試驗,結果見表1、表2。兩位檢驗員的檢測結果基本一致,52號樣品的菌落總數最終報告為各組均值16 083 CFU·g-1。127號樣品因菌數較多,紙片法菌落重疊較為嚴重,不易計數,故呈現出較大誤差,故最終報告為平皿法的各組均值2 487.5 CFU·g-1。Z值分別為0.23、0.22,結果為滿意。

表2 127號樣品菌落總數計數結果表

(續表2)
《乳粉中菌落總數計數檢測能力驗證計劃》(NIFDC-PT-252)為定量檢測項目,設計了2個不同濃度的樣品。本實驗室兩個濃度的樣品菌落總數的測試結果均為滿意,但兩個樣品的結果報告值均略高于指定值(52和127號樣品的菌落總數指定值分別為14 000 CFU·g-1和2 200 CFU·g-1)。分析原因可能為從樣品稀釋至傾注培養基時間較長,導致樣液中菌數有所增殖。另外,127號樣品因生長菌落數較多,使用菌落測試片檢測時菌落堆疊蔓延的情況較為嚴重,誤差較大,而且不同廠家的測試紙片結果差異較大。
實驗中的關鍵控制點分析。①設置雙人同時試驗,減少人員操作誤差,兩人平行試驗結果應滿足再現性要求,即對數值絕對差值不大于0.45[4]。②樣品應充分稀釋并混合均勻,確保樣液的均一性,稀釋度至少制備至10-6,確保有適宜計數的平板。③設置TTC對照組,TTC不僅可使生長菌落更易辨認,還具有防止菌落蔓延的作用。但應注意其使用濃度,《中國藥品檢驗標準操作規范(2010年版)》中建議使用濃度為0.001%[5],《化妝品安全技術規范(2015年版)》中使用濃度為0.005%[6]。劉勝桃等[7]研究發現使用0.001%~0.002%的TTC用于乳及乳制品菌落總數檢測較為適宜,濃度過高會抑制菌落生長。④培養至24 h、48 h時應分別計數,防止菌落蔓延導致菌落無法計數的情況出現。
掌握以上關鍵操作點是獲得可靠試驗數據的前提,通過多種方法相互驗證,可以進一步提高數據的準確性,使實驗室報出結果時更具有把握。實驗室可通過參加能力驗證活動不斷積累實踐經驗,提升檢驗人員的技能水平,確保實驗室檢驗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