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強 石冬霞 寧惠賢 潘亞芬 高露萍
(1.黑龍江農墾職業學院 2.九三糧油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黑龍江省作為全國最大的商品糧基地,產量連續12年穩居全國首位,為國家糧食安全供給作出重要貢獻。黑龍江省雖然是糧食生產大省,但還不是糧食加工強省,對糧食加工和安全檢測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較大。作為北大荒集團辦學的高職院校——黑龍江農墾職業學院于2012年開設了省內唯一的農產品加工與質量檢測專業,多年來為黑龍江省輸送畢業生500余人,經過10年的發展建設,專業被評為黑龍江省卓越農業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專業、黑龍江省高水平建設驗收優秀專業、教育部《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8年)》骨干專業。
黑龍江農墾職業學院農產品加工與質量檢測專業以卓越農業人才培養為起點,堅持立德樹人、弘揚北大荒精神,聚焦鄉村振興和“六個強省”,服務北大荒集團“綠色智慧廚房”和“181”戰略,逐漸形成了“多元協同、育訓并舉、分類培養”的專業發展新模式,并構建出符合黑龍江省鄉村振興和北大荒集團發展需求的農業專業群建設模式。
通過行企校聯合開展訂單培養和教學資源建設,共建生產性實訓基地、協同創新中心和大師工作室等,搭建“多元協同”的校企深度融合育人平臺,提升建設內涵。利用技能大賽、專業社團、創新創業和社會服務等“第二課堂”,搭建“多元協同”的綜合素質培養育人體系,構建專業培養特色。
堅持學歷教育與職業培訓融通發展,創新“多元協同、雙軌三層”的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構建全產業鏈的“加檢并行、素能一體”課程體系,為龍江輸送卓越農業人才。堅持“育訓并舉”,服務“三農”,走服務企業、服務產業、服務社會的發展之路,面向企業和社會開展職業培訓,開展農業經理人、新型職業農民、現代青年農場主、農產品食品檢驗員等各類培訓。
在高職招生多元化的形勢下,積極探索中高職貫通、專項擴招、高本貫通、學分銀行等試點項目,針對不同生源分類培養,按照卓越型、技能型、創新型、升本型的不同規定,分別制定培養方案,讓人人都有出彩的機會。
專業突出服務北大荒集團發展的辦學定位,圍繞北大荒集團米、面、油、乳、肉、薯等農產品加工企業構建課程體系,基于企業實際工作崗位和工作過程的能力要求建設課程。在此基礎之上,將課程思政、資格證書、技能大賽等內容融入課程,構建出崗政賽證與課程有機融合的“四融四升”新模式。同時,專業課程的教學以“課堂革命”為核心,著重從能力革命、內容革命、策略革命、角色革命、質量革命與管理革命六個維度,針對教師、課程、教學、學生、評價、制度六個關鍵要素[1],探索實施路徑,有效推動專業的“三教改革”建設。
1.課崗融合
專業圍繞北大荒集團米、面、油、乳、肉、薯等農產品加工企業設置核心課程,深入調研相關企業的崗位職責,以崗定課,按課程“認領”崗位知識點、技能點。校企聯合開發教學和實訓項目,使教學貼近崗位實際,減少教學與崗位間的差距,提升崗位適應能力。
2.課政融合
由于農產品企業工作崗位相對艱苦,將北大荒精神、工匠精神等思政教育融入課程,使職業素養教育貫穿于人才培養全過程,培養學生從知農、識農、愛農到尚農的職業素養;將人文素養教育內容滲透到教學的各環節,通過人文知識的濡染與涵化,提升綜合素質的培養。
3.課賽融合
以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技能大賽和世界技能大賽項目為引領,將大賽標準對就業者職業能力、專業技能、專業知識、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的要求按專項技能分類納入教學內容;通過職業技能訓練和技能競賽,強化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匠心精神和勞動態度,提升技術技能水平。
4.課證融合
課程體系融入農產品食品檢驗員職業資格證書和食品合規管理等“1+X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將職業技能考核要點與相關課程教學內容相融合,專業教學內容涵蓋職業資格標準的要求,使教學內容和教學進度安排與考取證書的內容、要求相吻合,提升職業證書獲取率。
通過課程“四融四升”新模式,使專業的課程建設能緊密對接農產品加工企業的崗位需求,使專業的人才培養充分符合北大荒集團發展的人才需求。
1.課程建設改革
基于不同農產品企業的崗位要求,重新構建模塊化課程。圍繞專業培養目標,按照“基礎——核心——卓越”3級遞進的能力培養規律,遵循“學、練、做、拓”的進階式技能培養思路,構建果蔬加工與質量檢測、肉品加工與質量檢測、糧食加工與質量檢測、乳品加工與質量檢測、油脂加工與質量檢測5個基于產品加工和質量檢測工作過程的模塊化課程。
2.課程內容改革
用“以培養職業能力為核心,以工作崗位為主線,以項目為載體,用任務進行驅動”的建設理念,對接糧農食品安全評價、食品合規管理等“1+X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標準,按照前期準備—原料檢驗—加工工藝—質量控制—產品檢測—安全監管等環節進行教學內容設計和課程序化。
3.教材資源改革
依托北大荒集團農產品加工企業,根據企業崗位工作任務和程序編寫指導性資料,開發工作手冊式教材。以企業操作規程、生產任務單、檢查記錄表和檢驗報告單等內容作為教材的主體,以企業員工培訓和實際生產過程材料作為教學資源的主體。
4.學生地位改革
以企業實際生產任務為基礎,突出學生以自主設計實施為核心的學習地位。學生可以自由選擇任務項目、自由選擇團隊成員、自由安排實踐時間、自由選擇活動形式,最終自主創新設計實施方案。在實施過程中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重要分工和主要任務,根據任務需要,學生需不斷自我學習來解決遇到的問題。
5.教師角色改革
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教師從教學主體的角色向參與指導者轉變。在教學形式上,教師以指導學生創新實踐和考核評價為主;在教學組織上,打破傳統限制,將信息技術融入教學過程,采用線上線下混合模式,拓展課堂學習的深度和廣度。
6.考核評價改革
構建全程全時多元多維評價體系,師生共同參與,實現評價主體多元化。在考核評價過程中,學生既是被評價的對象,也是評價的主體。通過任務規劃、方案設計、任務實施、成果展示等全程全時評價和專業知識、核心技能、團結協作、溝通表達、持續學習等多元多維評價促使學生正確認識自身能力,發現自己的優點與不足。
專業頂點課程建設是以北大荒集團主要農產品企業生產過程作為課程的項目內容,通過學生自主設計與實施及最終產品展示等方面作為考核評價指標,來判斷學生專業核心能力達成的程度,從而作為專業課程持續改進的重要依據。
專業堅持對接國際工程教育認證規范,基于“以學生為中心、以成果為導向和持續改進”的理念構建頂點課程。頂點課程作為國際工程教育認證規范課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功能有3個:一是支持學生的深層次學習;二是可以作為一種有效的評價工具;三是幫助學生從學校向職場過渡[2]。
1.課程設計理念
專業頂點課程不是一門單一課程,而是一個系統的整合課程,其融合了多門專業核心課程,要完成課程任務的實施,通過課程教學取得實效,培養學生核心能力,必須與其它先修課程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在與企業專家充分論證的基礎上,基于企業生產實際過程,對課程進行改造設計,建立一整套遞進式整合性實作課程體系。
2.課程設計思路
以促進學生就業能力為導向,以檢視六大核心能力為目標,以企業參與、專家點評、校友介入為依托,以學生團隊協作為保障,按照布置任務、收集資料、制定計劃、團隊運行、展示成果的整體思路,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強調小組團隊合作,重點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3]。
3.教學內容選取
教學內容的選取可來自企業的課題項目、急需解決的技術難題或學生根據興趣自行選定,內容的設計充分考慮專業學生應具備的專業技能,并結合學生的自身條件,打破以教師講授為主的傳統教學模式,依照“課下準備任務、實施任務,課上討論、分享、展示”的形式,分組、分階段進行課堂教學。
專業對照國家專業教學標準的人才培養規定,確定專業的核心能力。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圍繞核心能力培養,采用以學生為中心的多元化教學模式,來實現核心能力培養的有效達成,并構建基于“課堂革命”理念的頂點課程,用來檢視專業學生核心能力的達成情況。
1.教學模式設計
頂點課程突破傳統教學模式,以任務驅動教學模式為核心,引導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依據學習情景描述,設立典型工作任務,學生根據任務要求,利用教師提供的學習資源,找出完成任務的方法,從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學生明確任務和了解完成任務的方法后,通過交流、討論、修改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實施計劃,按小組進行實施,提交成果并進行評價[3],從而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閱讀能力、自學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解決問題能力,使學生相互學習、相互促進,培養團隊協作意識。
2.教學實施設計
頂點課程的教學實施主要包括農產品加工工藝和質量檢測方案的設計、方案的實施、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成果的匯報等過程。通過工藝流程設計、加工制作、感觀評價等內容培養學生安全生產、規范生產的意識及獨立設計農產品加工方案的創新思維。通過化驗室設計與管理制度制定,讓學生自己查找相應標準,并制定相應化驗室制度,從而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規則意識和敬畏意識。通過化驗室運行,完成溶液的配制、儀器操作、數據處理等內容,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和遵守專業倫理的誠信意識。通過課程成果匯報,讓學生自行收集課程過程材料、制作PPT,并完成答辯等內容,培養學生資料收集整理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及團隊合作意識。
3.課程持續改進
頂點課程實施結束后,按照全程全時多元多維的評價原則,全方位分析學生核心能力的達成情況,針對學生核心能力的薄弱點,有針對性地持續改進專業課程。在課程內容方面,強化學生在頂點課程中欠缺的知識和技能,使之與職業崗位所需的知識、技能充分對應;在教學方法方面,針對學生在頂點課程中完成較困難的環節,強化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將“課堂革命”進行到底。
農產品加工與質量檢測專業作為黑龍江農墾職業學院服務北大荒集團發展的特色重點專業,圍繞“農頭工尾”“糧頭食尾”的農業產業鏈發展規劃,與九三集團、完達山集團等龍頭企業開展訂單培養,通過校企深度合作,將專業課程建在產業鏈和生產線上。黑龍江農墾職業學院將繼續依托北大荒集團辦學優勢,深化產教融合和“三教改革”,以“課堂革命”為依托,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努力成為服務北大荒“農業航母”的人才“補給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