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沉思”“翰藻”乃錄文之底線
——“《文選》選文標準研究”之一

2022-03-04 15:20:26周春艷
長春師范大學學報 2022年11期
關鍵詞:標準

周春艷

(貴州民族大學 文學院,貴州 貴陽 550025)

蕭統在《文選》一書編撰完畢后,于該書前撰序一篇,大致對文學之發展演變、纂集緣由以及選文范圍等作了交代。后世在探討《文選》之選文標準時,亦多從其序之解讀入手。然蕭統對該問題并未明言,故學者于此各有解讀,或以“事出于沉思,義歸乎翰藻”二句為是,或說全書并無統一之選錄標準。自清代阮元至今,議論者雖眾卻未達成共識。而細致考察《文選序》及《文選》“文”部分37體(除賦、詩以外)之實際錄文情況,就其所反映出的蕭統文學觀、選文落腳點、“事出”二句之實際指向與適用前提而言,筆者更贊同“《文選》全書并無統一之選文標準”這一觀點。此外,前賢時彥似乎皆未注意:“事出”二句與其說是“《文選》之選文標準”,毋寧說是“蕭統之選文底線”。故筆者認為該問題仍有繼續研討之必要與價值。限于篇幅,本文僅結合《文選序》之解讀重點辨證“沉思”“翰藻”說與《文選》之選文標準及其底線問題。至于“文”部分具體錄文與選文標準之關系,將另撰文詳論,茲不贅。

一、“沉思”“翰藻”諸說辨證

“事出于沉思,義歸乎翰藻”作為《文選序》中的兩句話,被解讀為《文選》之選文標準,源于清代著名學者阮元。阮元在兩篇文章中皆提到“沉思”“翰藻”。如《書梁昭明太子文選序后》:

昭明所選,名之曰“文”,蓋必文而后選也,非文則不選也。經也、子也、史也,皆不可專名之為“文”也。故昭明《文選序》后三段特明其不選之故。必“沉思”“翰藻”,始名之為“文”,始以入選也。[1]569

又《與友人論古文書》云:

昭明《選序》,體例甚明。后人讀之,苦不加意。《選序》之法,于經、子、史三家不加甄錄,為其以“立意”“紀事”為本,非“沉思”“翰藻”之比也。[1]571

在此二文中,阮元對“沉思”“翰藻”二詞著重強調并進行闡發,將其概括為《文選》之選文標準。可以說,阮元據《文選序》解讀蕭統之選文標準的做法,開啟了后世眾多學者對此進行不斷深入討論的局面,自有其學術價值。然“事出”二句顯然僅就“贊論”“序述”及與其相似之實用性文體而言,將其放大解讀為《文選》之選文標準似未為圓照。

現代學者朱自清在《〈文選序〉“事出于沉思,義歸乎翰藻”說》一文中,先引用阮元的上述兩段文字對其觀點表示贊同,同時又指出其存在之不足,并在此基礎上進行了補充:

這樣看來,“沉思”“翰藻”可以說便是昭明選錄的標準了。這是對的。……阮氏在“事出于沉思,義歸乎翰藻”兩句里摘出“沉思”“翰藻”四字而忽略了“事義”,也不合《選序》原意。[2]76

和阮元相比,朱自清直接提出“沉思”“翰藻”即為《文選》之選錄標準。與阮元觀點不同之處在于,他認為僅強調“沉思”“翰藻”而忽略“事”和“義”是不夠的。自此,“事出于沉思,義歸乎翰藻”二句逐漸被看作《文選》之選文標準。殷孟倫與朱自清持同樣的看法。他說:

(《文選》)選錄了史書里的贊、論、序、述的文章。關于這些部分,《文選》把它們列入“史贊”(今按:應為“史論”)和“史述贊”兩類。這些部分的選錄,蕭統是照他所訂“事出于沈思,義歸乎翰藻”的選錄標準來作為取舍,同時也是把這些作為獨立的“篇什”來看的。他以這樣標準選錄文章,不僅限于這一部分,而是遍及于所選錄的全部文章。[3]73-80

和阮、朱二氏相比,殷先生注意到并且指出這兩句話直接的指向對象是“贊論”和“序述”類文章。然而與此同時,他認為這個標準適用于整部《文選》的選文。在筆者看來,不管是阮氏之著力于“沉思”“翰藻”,還是朱氏在其基礎上增加“事”“義”之解讀,又或者是殷氏對“事出”二句之解讀,觀點并無太多實質之不同。且就這兩句話的指向對象而言,不管上述字詞之具體含義或此二句之句意為何,皆不能直接與《文選》全書之選文標準掛鉤。殷氏之后,王運熙在《〈文選〉選錄作品的范圍和標準》一文中說:

《文選》全書的選文標準應當是:在抒情、敘事、述義諸方面都重視辭采、文華、翰藻。注意辭采、翰藻,是《文選》選錄作品的一個重要標準,但還不能說是唯一的標準。《文選》選文的另一個重要標準是注意風格的雅正。蕭統在《答湘東王求文集及〈詩苑英華〉書》中指出,文章應當做到“麗而不浮,典而不野,文質彬彬”,就是說明他不但要求文章美麗有辭采,不失之野;同時又反對過度追求華美,失之浮艷。[4]10-16

與此前之諸觀點相比,王先生注意到了將“事出”二句作為《文選》全書選文標準之不妥,指出其非唯一標準,并在此基礎上補充了“另一個重要標準”,即“注意風格的雅正”。至此,關于《文選》選文標準問題之討論已相當深入,且成果不菲。盡管如此,有關《文選》一書之選文標準仍沒有一個很確切的提法,關于該標準之追尋也遠未結束。隨著1988年首屆《文選》國際學術研討會的召開,更多有新見的探討逐步參與進來。倪其心在《關于〈文選〉和“文選學”》一文中說:

“綜緝辭采”,“錯比文華”,“事出于沉思,義歸乎翰藻”,是說明史傳中只收贊論敘述的理由,與不收史傳的理由相比較而言。……用來擴大為《文選》選文的主要或唯一標準,也不合本意。[5]3-4

倪先生認為人們以“沉思”“翰藻”為《文選》之選文標準,實際上是放大了它的適用范圍,其認識較此前之觀點又有了新的高度。與此同時,穆克宏在《蕭統〈文選〉三題》一文中說:

我們僅僅把“事出”二句看作選錄標準,還是不夠的。應該看到《文選序》所說的“詩者,蓋志之所之也。情動于中而形于言:《關雎》《麟趾》,正始之道著;桑間濮上,亡國之音表;故風雅之道,粲然可觀”。這是襲用《毛詩序》中的話.表示了他對作品思想內容的重視。這種傳統的儒家文學思想加上“沉思”“翰藻”,便是“麗而不浮,典而不野,文質彬彬,有君子之致”。也就是蕭統的文學觀。……黃侃將《文選序》“若夫姬公之籍”一段,與蕭繹《金樓子》、劉勰《文心雕龍》合觀,認為后者是前者的“翼衛”,使我們理解《文選》的選錄標準就更為全面了。[5]146

在此,穆先生仍然堅持“沉思”“翰藻”之說法,而其提出的“對作品思想內容的重視”“雅正的文學思想”之觀點,亦和王運熙先生相似。另外,“合觀”如黃侃先生所說之此二書時,亦需注意到因各自性質之不同,即便同出一人之手,其間之文學思想仍難免有所差異。此其一。其二,“便是”云云,似亦未盡然——合觀《文選》與《文選序》,蕭統之編纂宗旨與其在《答湘東王求文集及〈詩苑英華〉書》所說之“麗而不浮,典而不野,文質彬彬,有君子之致”的理想文風/創作追求并未完全切合。

稍后,傅剛亦注意到了“沉思”“翰藻”說之不妥,其云:

這(今按:指“若其贊論之綜輯辭采”“序述之錯比文華”與“事出于沉思,義歸乎翰藻”四句)是針對為什么選錄經、子、史中的序、述、贊、論而發的,認為這幾種文體雖為經、子、史中文章,但由于具有文學特點,故予以收錄,這與單獨宣布選錄標準還是有區別的。……這幾句話符合《文選》的選錄標準是沒有問題的,但決不就是選錄標準。有些研究者反復討論“事”、“義”和“沉思”、“翰藻”的語義等,不管贊成者還是反對者,其實都與選錄標準沒有太大的關系。[6]85

傅先生之觀點與倪其心相類,不過闡發得更為詳細、明確。傅先生認為,“若夫贊論之綜緝辭采,序述之錯比文華,事出于沉思,義歸乎翰藻”這四句話符合《文選》之選錄標準,但不能等同于它們就是《文選》的選文標準。[6]85關于選文標準問題之探討,依然沒有達成共識。

總得來說,倪、傅二氏的觀點較之其前說有所“新增”,也較符合《文選》的選文實際。然而,《文選》的選文標準到底是什么,二位先生并沒有作進一步說明。換言之,學界對《文選》之選文標準的探討,仍主要停留在《文選序》之解讀上,而其答案也仍然是模糊的。

二、《文選》“沒有統一選文標準”

除“沉思”“翰藻”外,學界對《文選》選文標準的討論還有另一種重要觀點——《文選》沒有統一選錄標準。關于這個問題,1988年倪其心在反對“沉思”“翰藻”說時已稍有提及。他說:“事實上,《文選》所收文章,在思想內容上,無論從歷史發展的縱向還是一個時代的橫向來看,都無劃一的思想標準。”[2]297在此,倪先生注意到了時代性對選文標準之影響,雖然其僅就所收文章之思想內容而言,且未展開具體討論,然這對后來者思考《文選》全書究竟有無統一之選文標準的問題當有所啟發。

直至2005年,力之發表《關于〈文選〉的選文范圍與標準問題》一文,和以往眾學者主要圍繞“事出于沉思,義歸乎翰藻”二句展開討論不同,其思考更冷靜客觀,亦更全面。較之倪先生,力之先生專門探討選文范圍與標準,且抓住了問題的實質,明確提出《文選》“沒有統一選文標準”。他認為,除了時代因素,“體”更是影響選文標準之關鍵。因不同文體之內容指向和形式要求均存在差異,故“蕭統在《文選》中并沒有用一個具體的標準來衡量不同時代,尤其是不同文體的文章”[7]64-69。換言之,《文選》之選文標準是動態的。

《文選序》并沒有具體地提出作為《文選》全書的選錄標準,“事出”兩句或“綜輯”四句說的只是史書部分的“贊論”“序述”及其相近的各種實用性文體的選錄標準。至于全書的選錄標準是什么,那只能就《文選序》與《文選》作綜合研究才有可能得出。……由《文選》的選文范圍與其選史書中的“贊論”“序述”及各種實用文體之文的標準與其以“入耳之娛”“悅目之玩”為落腳點看,蕭統編撰《文選》,用今人的話來表述,是以審美價值為其依歸的。[7]64-69

和此前學者相比,力之先生徹底跳出了“沉思”“翰藻”說之思維局限,注意到《文選》所選文章受時代跨度、文體差異尤其是后者等因素影響,實難以統一標準進行衡量之客觀事實。事實確乎如此,不同文體的規范及特征并不一樣。如曹丕《典論·論文》云:“夫文本同而末異,蓋奏議宜雅,書論宜理,銘誄尚實,詩賦欲麗。”[8]720曹丕對奏、議、書、論、銘、誄、詩、賦八種文體之特征進行了概括。顯然,不僅作為純文學的詩、賦之文體要求與其余六種實用性文體有別,即便同為應用文,奏、議、書、論、銘、誄各自間的文體要求亦不同。以此標準衡量彼文體,自然不適用。又如有宋一代乃詞之高峰,而詞同樣有其自身之獨特規范,即“本色詞”之標準,其余則被視作變體。“本色派”詞人李清照曾如此評論晏殊、歐陽修、蘇軾等人之詞作:

至晏元獻、歐陽永叔、蘇子瞻,學際天人,作為小歌詞,直如酌蠡水于大海,然皆句讀不齊之詩爾,又往往不協音律者。何耶?蓋詩文分平側,而歌詞分五音,又分五聲,又分六律,又分清濁輕重。……王介甫、曾子固,文章似西漢,若作一小歌詞,則人必絕倒,不可讀也。[9]267

李清照在點評上述諸家詞時,清楚地闡述了“詞”之文體規范。而《文選》一書不僅囊括了39種文體,且其間不乏文體特征差異巨大、文體要求懸殊者。因之,就邏輯情理而言,“統一標準”恐更多存在于理論層面,而難以落實于實際選文。力之先生之“動態”說可謂切中肯綮,然其觀點似未引起學界應有之注意,故“沉思”“翰藻”說仍在延續。

2013年,朱東根、嚴孟春在《論〈昭明文選〉的選文標準》一文中說:“在六朝文學批評的當下語境中,蕭統所謂文有著怎樣的內涵呢?《文選序》揭橥其義曰:‘事出于沉思,義歸乎翰藻。’無疑,這是蕭統采擇各代作品的主要標準,是其文學發展進化思想的一種技術化和具體化。”[10]1-6又,孔令剛《〈昭明文選〉編輯思想探介》云:“在《文選序》中,蕭統又進一步提出了《文選》的擇文標準,那就是‘事出于沉思,義歸乎翰藻’。”[11]130-132然上述二文仍主要是重申舊觀點,缺乏新闡釋。

綜上所述,“沉思”“翰藻”說歷時長而論者眾,自有其學術生長點與不可忽視之價值。然就探討結果而言,仍不盡人意。力之先生的“動態”說,注意到前人所未留意之關鍵,最接近《文選》選文標準之真相,令人眼前一亮,亦《文選》選文標準問題探討之一大進步。然由于力之先生主要從《文選》成書之角度提出“動態”說,故并未結合《文選》之選文情況展開深入探討,殊為可惜。

三、“沉思”“翰藻”乃底線而非標準

古人編書作文,常有序交待其編纂或寫作動因、緣由甚至目的等。如宋代真德秀所編《文章正宗》序云:“故今所輯,以明義理、切世用為主。其體本乎古、其指近乎經者,然后取焉。否則,辭雖工亦不錄。”[12]該序對其編書之目的與選文之標準交待甚明。而《文選》一書之選文標準之所以歷來頗有爭議,即因其序于此并無說明。然正如殷孟倫《如何理解〈文選〉編選的標準》所言:“我認為要明白蕭統這兩句話,不僅要從個別的詞去推敲,而且還得要從全句和兩句對比的意思來理解,從《文選》所選錄的文章的具體情況來作全面考慮,才能有把握地正確地解決問題。……綜上所述,可見《文選序》里的這兩句話理解得確切與否,關系很大,不能不詳加辨析以求其是。”[3]73-80《文選序》之解讀與《文選》之錄文情況考察,仍是探討選文標準之關鍵。正確解讀《文選序》尤其是對其中幾處關鍵點之把握,不僅有助于把握蕭統之文學觀,更能推知其選文之落腳點。弄清“事出”二句之實際指向及適用前提的同時,要明確“沉思”“翰藻”究竟是標準還是底線。

(一)由“椎輪”“大輅”“積水”“增冰”看蕭統進化之文學觀

《文選序》的首段先追溯文章之起源,即“式觀元始”至“由是文籍生焉”。接著,以“椎輪”到“大輅”和“積水”到“增冰”之物體變化,比喻文章從初生之質樸到不斷發展之華美的演變,即“椎輪為大輅之始”至“變其本而加厲”。由此可見,蕭統清晰地認識到文章之不斷進化。而“物既有之,文亦宜然”二句,表明蕭統對文章的這種演變進化持肯定態度。正如易重廉《中國楚辭學史》一書所說:“蕭統以質樸的椎輪進化為藻繪的大輅,積水凝結成凜冽的冰塊為比,說明文學發展的必然。……文學由樸質向藻飾發展,本來是六朝人的普遍觀點,在這個問題上,蕭統正是時代思潮的代表。”[13]117由此可見,上述文字反映出蕭統進化之文學觀以及對文章審美性之充分肯定。

(二)由“入耳之娛”與“悅目之玩”看蕭統選文之落腳點

由“嘗試論之曰:《詩序》云:‘詩有六義焉,一曰風,二曰賦,三曰比,四曰興,五曰雅,六曰頌。’……譬陶匏異器,并為入耳之娛。黼黻不同,俱為悅目之玩。作者之致,蓋云備矣”[8]卷首兩段文字可以看到,蕭統分別對賦、騷、詩、頌、箴、戒、論、銘、誄、贊、詔、誥、教、令、表、奏、箋、記、書、誓、符、檄、吊、祭、悲、哀、答客、篇、辭、引、序、碑、碣、志、狀等一眾純文學及應用文類實用性文體進行追源溯流,并闡發了上述文體在內容方面的要求,然其并未提出任何選文標準。緊接著,他以“譬陶匏異器,并為入耳之娛。黼黻不同,俱為悅目之玩。作者之致,蓋云備矣”進行了概括,即無論純文學抑或應用文體,在蕭統眼里都如“陶匏”“黼黻”那樣,皆為“入耳之娛”與“悅目之玩”。換言之,“娛耳”“悅目”即為蕭統編撰《文選》之落腳點無疑。

由此可見,蕭統一方面注意到實用文體之特性,從而闡發了內容方面的要求。另一方面,又以“入耳之娛”和“悅目之玩”總括所有文體,說明其更看重文章的審美愉悅功能而非政治功用。正如力之先生所說:“顯而易見,太子既重視作品內容的‘雅’,又重視其形式的‘靡’(‘麗’)。故其釋‘頌’、釋‘箴’等,重點說內容方面的要求;而又以‘入耳之娛’與‘悅目之玩’來概說‘詔誥教令’‘表奏箋記’‘書誓符檄’‘吊祭悲哀’等體中的‘美文’。”[7]64-69蕭統的這種文學觀,正是其身為皇儲所接受之儒家雅正思想和中古時期文學進化思想雙重影響的結果。這一點,亦體現在其《答湘東王求文集及〈詩苑英華〉書》一文中:“夫文典則累野,麗亦傷浮。能麗而不浮,典而不野,文質彬彬,有君子之致”。當然,蕭統之文學觀不直接等同于《文選》一書之選文標準,這是必須明確的。

(三)“事出”二句之實際指向與適用前提

緊接著,蕭統又云:“余監撫馀閑,居多暇日。歷觀文囿,泛覽辭林,未嘗不心游目想,移晷忘倦。……雖傳之簡牘,而事異篇章,今之所集,亦所不取。至于記事之史,系年之書,所以褒貶是非,紀別異同,方之篇翰,亦已不同。”[8]卷首在這段話中,蕭統先交代了編纂《文選》之緣起,即“余監撫馀閑,居多暇日。……蓋欲兼功太半,難矣”云云,隨后則分別就經、子、史類文章之不錄道其緣由。首先,像周公、孔子那樣偉大圣人的儒家經典著作不錄,因其“與日月俱懸,鬼神爭奧,孝敬之準式,人倫之師友,豈可重以芟夷,加之剪截”,即“經”;其次,像老子、莊子、管子、孟子那樣的諸子著作不錄,因其“蓋以立意為宗,不以能文為本”;再次,“賢人之美辭,忠臣之抗直,謀夫之話,辨士之端”之類“旁出子史”的史學著作亦不錄,因其“雖傳之簡牘,而事異篇章”。至此,《文選》選文之范圍及經、子、史類文章均被排除在外之因已甚明,即“經”之不錄乃因其地位崇高,而“子”“史”不錄因其“不以能文為本”和“事異篇章”。換言之,它們皆非蕭統眼中的“文”。接下來的話則間接印證了蕭統這種以“文”為重之觀點。

若其贊論之綜緝辭采,序述之錯比文華,事出于沉思,義歸乎翰藻,故與夫篇什,雜而集之。遠自周室,迄于圣代,都為三十卷,名曰《文選》云耳。[8]卷首

和上文之指出不錄及其緣由相比,此處蕭統就其破例選錄“經”“子”“史”之部分文章進行說明。于此,蕭統自言其選錄“贊論”“序述”,是因為有部分像“贊論”和“序述”那樣“綜緝辭采”“錯比文華”和“事出于沉思,義歸乎翰藻”的文章,符合其對“文”之定義。也就是說,這些破例入選的文章,與蕭統眼中的文學作品是基本等同的,蕭統錄之乃因其美而非其他。然“事出”二句如前文所言,引起后世熱議,學者多將其視作《文選》全書之選文標準。因之,對其正確解讀尤為重要。筆者認為,問題只在于能否準確把握其中兩點關鍵,即此二句之實際指向與適用前提。就上下文語境來看,“事出”二句乃上承“若其贊論之綜緝辭采,序述之錯比文華”而來,其修飾和直接指向之對象乃“贊論”和“序述”,即在此僅就“贊論”“序述”和與它們相似的同類文章而言。因此,忽略乃至人為割裂“事出”二句之前后語境,將其放大至《文選》全書之選文標準,委實不妥。此其一。其二,人們極易忽略但必須明確的是:此二句所修飾之“贊論”和“序述”得以選錄,是在蕭統已明言不錄經、子、史之前提下給予這三者的“特殊禮遇”。換言之,上述二句非蕭統為經、子、史類文章所提出之選錄標準,而只是給原本無法“入圍”的經、子、史得入“選域”所設之“門檻”。歸根結底,此二句并非《文選》一書之選文標準,而不過是蕭統選錄經、子、史類文章之最低要求,亦即其選文之“底線”,乃“必要”而非“充分”條件。換言之,“沉思”“翰藻”當為《文選》之錄文底線而非標準。

四、結語

通過對《文選序》及其關鍵詞句之細讀,可知《文選》一書并無統一之選文標準,其選文之總原則是以審美為依歸。“沉思”“翰藻”并非標準而是底線,亦即全書錄文之最低要求。前賢時彥之所以多以“事出于沉思,義歸乎翰藻”二句為該書之選文標準,其主要原因應有如下四點:一是對“入耳之娛”和“悅目之玩”之選文落腳點認識不夠,未注意到審美愉悅才是蕭統選文之主要目的;二是考察“事出”二句時,往往孤立地理解甚至一味拘泥于“沉思”“翰藻”詞意之求解,卻忽視乃至割裂其上下文語境,以致將其管轄范圍擴大化;三是沒有弄清“事出”二句究竟是蕭統為經、子、史提出之選文標準,還是為該類文章進入《文選》而設之最低門檻,顯然,在此當屬后者;四是沒能注意到像《文選》這樣囊括眾多文體之詩文總集的文體、作品之先天差異,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其不可能有統一之選文標準。而這,本是不言自明的。

猜你喜歡
標準
2022 年3 月實施的工程建設標準
忠誠的標準
當代陜西(2019年8期)2019-05-09 02:22:48
標準匯編
上海建材(2019年1期)2019-04-25 06:30:48
美還是丑?
你可能還在被不靠譜的對比度標準忽悠
一家之言:新標準將解決快遞業“成長中的煩惱”
專用汽車(2016年4期)2016-03-01 04:13:43
2015年9月新到標準清單
標準觀察
標準觀察
標準觀察
主站蜘蛛池模板: 99久久99视频|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不卡免费| 无码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啪啪国产视频| 日韩精品毛片| 欧日韩在线不卡视频| 精品国产Av电影无码久久久| 日韩第九页|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欧美| 免费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 91亚洲影院| 国产美女无遮挡免费视频| 日本在线免费网站| 亚洲精品波多野结衣| 亚洲成人精品| 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播放 | 欧美全免费aaaaaa特黄在线|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毛片波多野吉| 亚洲天堂免费观看| 91在线国内在线播放老师| 天堂成人在线视频| 五月天香蕉视频国产亚| 伦伦影院精品一区| 精品小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va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高清国产拍精品26u| 高清码无在线看| 国产成人精品优优av| 免费看av在线网站网址| 欧美亚洲激情| 中文字幕永久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色奶水 | 91精品免费久久久| 国产精品99r8在线观看| 国产乱子伦无码精品小说| 欧美国产成人在线| 国产精品成人AⅤ在线一二三四| 色噜噜在线观看| 国产欧美日韩专区发布| 国产一级毛片高清完整视频版| 伊人久久婷婷| 国产91成人| 国产丝袜无码一区二区视频| 亚洲AV无码久久天堂| 国产美女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AV综合久久| 国产高清精品在线91| 性色一区| 日本亚洲成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97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 国产成人永久免费视频| 国产在线精彩视频二区|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爆乳| 香蕉久人久人青草青草| 一级毛片在线播放|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APP| 国产欧美视频综合二区| 久久精品视频一| 欧美三级视频网站| 国产成人亚洲无码淙合青草| 国产福利2021最新在线观看| 日韩成人午夜| 久久午夜夜伦鲁鲁片无码免费| 免费人成又黄又爽的视频网站| 国产好痛疼轻点好爽的视频| 中文无码影院| 色精品视频| 国产青青草视频| 欧美国产在线看| 久久黄色小视频| 青青草原国产免费av观看| 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久| 国模视频一区二区| 91美女视频在线| 亚洲欧洲日韩综合色天使| 视频二区亚洲精品| 欧美一区二区福利视频| 情侣午夜国产在线一区无码|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久久小说| 久久人妻系列无码一区| av大片在线无码免费| 五月丁香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