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蔣莉
為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成都市蒲江縣多措并舉加大高校畢業生就業崗位供給,拓展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渠道。
充分發揮蒲江縣就業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協調作用,由蒲江縣人社局牽頭抓總,落實全縣7 大項36 小項115 條穩就業保就業工作舉措。成立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服務攻堅行動工作專班,健全縣、鎮(街道)、村(社區)三級聯動就業促進機制,對離校有就業意愿的高校畢業生,由專班成員負責全程跟蹤聯系和指導服務,直至其實現就業。
全面動員社會力量,鏈接社會資源提供精準就業創業服務,更好地幫助應屆高校畢業生在蒲江縣“好就業”“就好業”“好創業”“創好業”,確保今年全縣有就業意愿的高校畢業生100%實現就業、相對困難家庭有就業意愿的高校畢業生100%實現就業。
通過工作專班成員“一對一”聯系服務,基層服務平臺工作人員和專職網格員逐戶逐人摸排,動態掌握每名蒲江籍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和相對困難家庭高校畢業生的基本信息、就業意愿、培訓需求等,建立健全縣域離校高校畢業生、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相對困難家庭高校畢業生信息數據庫。目前,三個數據庫中有2022 屆本地高校畢業生1022 人、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366 人、相對困難家庭高校畢業生9 人。
織密崗位籌集網。多渠道挖掘招聘潛力,通過政策性崗位招錄(聘)、基層服務崗位開發、企業用工崗位收集等方式籌集崗位。
織密求職招聘網。常態化推送就業崗位和招聘活動信息,加快培育和引進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完善覆蓋全縣及線上線下聯動的求職招聘服務網絡。
織密政策宣傳網。依托縣域三級公共就業服務平臺、蒲江縣公眾信息網、“蒲江就業”微信公眾號以及蒲江縣經科信局、中德(蒲江)產業新城等,進行線上線下政策宣傳,全力提升就業創業政策知曉率。
織密聯系服務網。縱向形成“縣—鎮(街道)—村(社區)—組(院落)—高校畢業生”五級聯動服務模式,橫向協調對接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非公企業等用人單位“一對一”聯系服務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
優化公共人才服務。依托全省統一的人事檔案管理系統,推行在線收件、遠程自助出件、區域通辦等“不見面”服務,為高校畢業生提供報到登記、政策咨詢等服務。
優化公共就業服務。加強全縣59 個就業和社會保障基層平臺建設,著力打造“15分鐘人社服務圈”。鼓勵單位吸納就業,支持靈活就業和就業見習,強化人才安居服務,按規定兌現政策補貼。
優化創新創業服務。以國家級農業產業園天府農創園為依托,以文旅等產業發展為基礎,整合資源建成鎮級創業孵化園1 個、縣級創新創業載體7 個、市級鄉村振興就業創業基地2 個、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園區1 個。為高校畢業生提供創業培訓、創業補貼、創業擔保貸款“全流程”跟蹤指導服務。
優化技能提升服務。積極培樹“蓉”字號特色勞務品牌,建立有培訓意愿的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培訓服務臺賬,按規定落實技能提升政策補貼。
優化權益保障服務。加強勞動法律法規宣傳普及和勞動用工日常巡查,開展勞動權益專項整治,暢通高校畢業生勞動維權渠道。依托勞動糾紛“一站式”多元化解聯動處置中心和勞動爭議調解工作站,開展勞動爭議咨詢、勞動糾紛調處等工作,及時化解勞動糾紛。
目前,蒲江縣向高校畢業生籌集發布就業崗位990 余個,提供見習崗位290 余個,募集實習崗位200 余個;開展服務期滿大學生志愿者就業擇業觀引導活動1 場;舉辦高校畢業生線上線下招聘活動30 場;核發創業擔保貸款3900 余萬元,其中為創業大學生和吸納大學生就業的小微企業核發創業擔保貸款1200 余萬元,大學生創業補貼和創業吸納就業獎勵實現“應補盡補”;為219 名外地來蓉求職應聘的青年大學生提供7 天免費住宿,已接收1022 人報道;聯系服務本地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366 人,其中已就業127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