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召文,袁 芳
(曲阜師范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山東曲阜,273165)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提出:“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這一重要論述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2017年,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的《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提出,高校要堅持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并明確了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和要求。[2]研究生教育作為我國最高層次的學歷教育,承擔著培養高層次、高素質人才的重任,因此,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曲阜師范大學數學科學學院(以下簡稱我院)對數學專業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展開深入探索,以期完善地方高校新時代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體系、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
數學作為一門基礎學科,是科學研究的重要基礎,也是促進人類進步的重要工具。數學專業研究生培養是高層次數學人才培養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由于數學學科抽象性、邏輯性較強,加之研究生階段的數學理論知識深奧難懂,學業負擔較重,學習壓力較大,往往導致研究生“兩耳不聞窗外事”,造成他們思想政治意識不強、政治素養不高等問題。習近平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指出:“人才培養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統一的過程,而育人是本。人無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這是人才培養的辯證法。”[3]因此,高校應以思想政治教育為基礎,構建數學專業研究生培養新模式,這是培養德才兼備的高素質數學人才的必然要求。
當前我國研究生培養正處于由追求擴大規模與數量轉向提高內涵與質量的轉型期,研究生階段是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重要階段。然而,傳統的研究生培養模式過于重視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傳授,導致一些研究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理想信念模糊、集體觀念淡薄、學術道德失范、知行不夠統一等問題。為此,《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見》提出:“要努力拓展新形勢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徑。”[4]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從根本上說是做人的工作,必須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不斷提高學生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文化素養,讓學生成為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人才。[1]因此,加強數學專業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也是高校育人功能價值的體現。
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數學專業研究生培養,除了傳授給研究生數學知識與技能,培養他們的數學能力、數學思維品質和科研創新能力,還要提升他們的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素養,形成專業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協同育人的新格局。我院依托數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山東省首批數學一流學科以及山東省“十四五”高水平學科建設點等人才培養平臺,對數學專業研究生培養展開積極探索,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構建出課程思政、實踐思政和管理思政三位一體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特別強調,必須根據不同學科專業的優勢和特色,準確定位不同專業的育人目標,著力挖掘凝練專業知識體系中所蘊含的精神內涵和思想價值,科學合理拓展專業課程的深度和廣度,從課程涉及的行業背景、專業、國內外形勢、歷史等角度,增強課程的知識性和人文性,提升引領性、時代性和開放性。[5]因此,課程思政不僅要進行宏觀的教學體系建設和平臺搭建,更要注重知行合一,進行具體而微的課堂教學建設。在構建全員、全過程、全方位“三全育人”的過程中,全面加強課程思政建設,根據數學專業研究生的培養特點和專業能力素質要求,改革課程思政體系。通過課程思政改革,將專業課程知識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有機融合起來,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模式,既契合了學科德育、課程德育實踐的需求,又彰顯了課程改革的育人導向。[6]為此,本文圍繞以下四個方面展開積極探索:
第一,確立以思想政治教育為統領的數學專業課程體系目標。數學專業課程思政是研究生思政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確立數學專業研究生課程體系的首要目標是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政治素質過硬、專業知識厚實、科研能力較強的創新型數學人才。高校應以這一目標統攝構建數學專業研究生課程體系,充分體現數學學科在培養人的個性品質和理性精神方面所具有的獨特價值,為實現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打下堅實基礎。
第二,構建數學專業研究生課程思政體系。全面修訂培養方案,對研究生的課程設置進行精心設計與規劃,以學科、專業最基本的知識架構和前沿發展趨勢為基礎,重構學科專業課程體系,構建由“通識教育、專業教育、創新實踐教育”三個層面和“基礎素養課、專業基礎課、專業技能課、研究拓展課、實踐實訓課”五大課程模塊組成的課程體系。基礎素養課程包括自然辯證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科學道德與學術規范等;專業基礎課程設置為課程群模塊,主要包括分析學課程群、代數學課程群、幾何與拓撲學課程群、微分方程課程群和數學教師教育課程群;專業技能課主要包括數學建模、數學實驗、數學軟件等;研究拓展課主要包括專業論文精讀、學術研討、研究生組會等;實踐實訓課包括微格教學、教育見習、教育實習、從師技能大賽訓練等。“三層次五模塊”課程體系打通了研究生課程與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新通道,使專業課程、實踐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等素養課程形成協同培育、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
第三,建設數學知識與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數學教材。教材是根據培養方案、課程目標和實際需要編寫,供師生教與學用的有效工具。數學專業課程中有許多隱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沒有得到充分有效的挖掘和利用,從而造成數學課程思政資源的匱乏。因此,必須鼓勵和支持專業造詣高、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編寫專業教材,多角度、多渠道地挖掘數學課程中的思政元素,將思政元素融入教材,提高教材的編寫質量。數學教材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做到以下幾點:其一,教材體現課程的思政內涵,將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與方法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數學史與數學文化等有效融入課程內容。比如,將數學文化中的數學思想方法、數學藝術與美、數學家的精神等融入數學教材,使得研究生深刻體會數學的魅力,感受數學的價值,并逐步養成勇于探索數學知識、不畏困難、努力奮斗的精神。其二,教材注重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摒棄傳統的知識灌輸和題海訓練,將數學知識點化解為問題鏈進行項目式研討教學,注重對研究生創造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其三,將數學研究新進展、社會需求新變化及時納入教材,使教材更加凸顯科學性和前沿性,形成具有特色的數學教材。
第四,建設以思想政治教育為載體的數學課堂教學。要讓數學專業課堂成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載體,就需要教師的積極參與和有效落實,強化教師的立德樹人意識,推進教學改革創新,把對研究生優良品格的塑造融入專業理論知識的教學過程,把數學專業課上出德育課程的效果,達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育人境界。例如,在注重數學思維的同時滲透意識形態類思政元素,在滲透數學文化的過程中引入意志品質類思政元素。[7]把思想政治教育有機融入課程教學,教師還應努力建構能夠適應課程思政的授課方法,推動課堂革命,把沉默單向的課堂變成碰撞思想、啟迪智慧的互動場所,把思政之“鹽”溶入課程之“湯”,使專業課教學和思想政治教育高度融合,從而形成以立德樹人為根本目標的大思政綜合教育理念,讓專業課程成為研究生成長導航的一盞明燈。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種發展和改造主觀世界的對象性活動,是現實社會生活中一種重要的實踐活動,實踐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特性。[8]因此,要充分發揮實踐在數學專業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突出育人價值引領,進一步整合實踐資源和平臺,豐富實踐內容和形式,逐步健全和完善校內外思想政治教育實踐體系。
第一,鼓勵研究生積極參加各類競賽和教學實踐活動,以賽促育。積極組織研究生參加全國研究生數學建模競賽,并配備指導教師對他們進行悉心指導,引導他們在實踐過程中形成積極向上、奮發圖強的精神,并通過全國研究生建模競賽滲透思想政治教育。比如,研究生通過通信、航空發動機設計、艦隊護航等方面的競賽題了解到我國在科技、國防等領域的巨大進步,激發他們樹立從事科學研究、報效祖國的理想信念。鼓勵學科教學(數學)專業的研究生積極參加教學實踐活動及教學技能大賽,讓他們在教育實踐中將知識學習、能力發展與品德養成結合起來。
第二,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社會實踐活動,引導研究生在社會實踐過程中體驗民生、民情,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例如:引導研究生參加敬老院關心慰問老人志愿者活動、學習雷鋒系列活動、無償獻血活動,讓他們在為社會服務奉獻的同時,培養責任意識和奉獻精神;組織研究生開展世界遺產保護實踐活動,使他們理解儒家思想文化中“仁義禮智信”的深刻內涵,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組織研究生參觀革命遺址、革命烈士紀念館等活動,加深他們對革命歷史的了解,使他們感受革命烈士為國為民的無私奉獻精神,進一步激發他們的愛國情懷。
第三,積極吸納研究生參與導師團隊的科研項目,深入挖掘科研課題的價值引領作用。改進和完善科研程序與環節,將研究生培養與科研發展緊密結合起來,把思想價值引領納入課題指南、課題立項、中期管理、結項評審全過程,引導研究生把思想價值引領貫穿選題設計確立、項目研究開展、成果推廣運用全過程。把思想政治表現作為組建科研團隊的基本約束條件,并促進科研、教學和實踐成果的有效轉化,不斷增強科研育人效果。此外,以經費資助研究生參與學術沙龍、學術會議、研討會等科研交流活動,以數學學科發展趨向為引導,指導研究生設立創新課題,引導他們組建課題小組協作攻關,提高他們的溝通合作技能,培育他們的團隊協作精神,將研究生培養與科研發展緊密結合起來,相輔相成,進一步提升研究生的科研實踐能力、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
研究生輔導員和導師應在研究生日常管理中注重以生為本,樹立“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通過日常管理和培養過程加強對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各項專題教育,充分發揮他們在研究生日常生活、學習、就業等各個方面的指導與引領作用,從而構建研究生管理思政模式,強化管理鑄魂育人功能。
第一,加強研究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建立研究生思想動態臺賬。通過專家講座、現場座談、宿舍走訪、電話訪談等形式對研究生思想動態進行全方位的調研與跟蹤,及時處理問題。同時,根據研究生實際情況,對各個階段的研究生實施有針對性的管理教育,以便使研究生在不同階段都能得到有效的具體引導和幫助。例如,對新生開展入學教育,著重加強理想信念教育、法制紀律教育和安全教育,引導他們樹立遠大理想、宏偉目標,增強他們的學習主動性與積極性,遵守法律法規和校紀校規,嚴格執行宿舍安全管理條例。定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幫助研究生正確認識和處理課程學習、學位論文撰寫、實踐實習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在研究生即將畢業之際,幫助他們制訂職業生涯規劃,明確發展目標和職業定位,幫助他們實現人生價值。
第二,積極構建集教育、預防、監督、懲治于一體的學術誠信體系,使研究生切實遵循與恪守學術道德規范。加強科學道德和優良學風建設,將學風建設貫穿研究生學業全過程。建立健全的學術規范、學術道德和學術不端行為調查處理等相關制度,從根源上遏制各種學術不端和科研失信行為的發生。激發研究生學習的內動力,加強對研究生科學道德與學術規范的相關教育,通過學院墻報宣傳學風建設中的典型案例,并以科學道德與學風建設為主題,定期或不定期開展專家講座、師生座談、學術論壇、知識競賽等系列活動,以創設積極健康的學風氛圍,使研究生養成優良的學術道德和學術行為習慣。
綜上所述,要深入推進數學專業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各方必須形成教育合力,廣泛開展校內外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活動,加強研究生日常生活和學習管理,做好課程育人、實踐育人、管理服務育人。經過近三年建設,我院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顯著,培養出一批熱愛祖國、遵紀守法、學風嚴謹、品行端正,并且具有堅實寬廣的專業理論基礎和具備獨立從事科學研究能力的數學專業人才。
近三年,我院研究生整體思想政治素質和綜合素養顯著提升,并取得驕人成績:發展研究生黨員16人,研究生黨支部榮獲山東省首批高校“研究生樣板黨支部”;研究生發表學術論文70余篇,其中被SCI數據庫收錄50余篇;30多人獲得省級以上獎勵,包括榮獲全國學科教學(數學)專業學位全日制教育碩士教學技能大賽二等獎3人,榮獲山東省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和博士學位論文4篇;畢業碩士研究生有20余人繼續攻讀博士學位,分別被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南京大學、北京工業大學等國內著名高校錄取;總體就業率保持在98%以上,就業的研究生因政治素質過硬、基礎扎實、作風勤勉、善于實踐、勇于創新和具有良好的敬業精神及優秀品質而受到多數用人單位的高度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