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京津冀協同發展視角下天津—承德職業教育協作的實踐路徑選擇

2022-03-05 06:09:51常永亮
職業時空 2022年1期

摘要:京津冀職業教育協同發展是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的內在要求。2015年6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實施《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以來,京津冀職業教育協同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由于區域行政政策、經濟發展水平、人才需求、職教資源等方面協同機制的根源性阻隔因素,制約了京津冀協同發展進一步深化。推動區域間職業教育協同發展,不但需要構建政策上協同發展體系、制定發展目標和問題導向性治理模式,還需要從區域職業教育供給側主體深化合作、搭建平臺,以職教聯盟、合作辦學等形式實現職教資源共享、人才共育。為此,自2016年8月以來,天津—承德兩地在職教協作內容與形式實踐上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探索,以期為政策制定者提供多視角理論借鑒素材。

關鍵詞:京津冀協同發展;天津—承德職業教育;區域職業教育

2015年6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實施《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將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綱要》中指出“到2030年,京津冀區域一體化格局基本形成。”[1] 職業教育作為服務區域產業升級轉移、推動人才結構合理化的基本保障條件,在“功能互補、區域聯動、軸向集聚、節點支撐”發展思路下,三地必須在頂層設計上從人才、培養、產業、創新合作上統一謀劃,以促進職業教育主體從供給側出發在聯動招生、協同培養、就業上構建協同發展機制。為此,于2019年1月,北京市教委、天津市教委、河北省教育廳聯合印發了《京津冀教育協同發展行動計劃(2018-2020年)》,明確提出:“依托職業教育集團促進院校服務能力升級,在高等教育上,深化京津冀高校聯盟建設,探索培養方案互通。”[2]但由于教育管理體制轉變的滯后性,導致一些項目落地存在著行政壁壘。天津—承德兩地自2016年開始,在職業教育協作上依托新建一所高職院校——承德應用技術職業學院(以下簡稱承德應職院)探索實現了“1+2”合作辦學、“1+1+9+N”職教產業聯盟等創新實踐路徑,在破解招生、協同育人、就業等關鍵癥結上的解決方案,對推進京津冀職業教育協同發展提供更多策略選擇。

一、天津—承德職業教育協同發展的背景

職業教育最突出的特點是直接培養應用型人才,在脫貧攻堅階段,職業教育發揮了從根本上消除和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作用;在區域協同發展過程中,職業教育作為其他各項戰略的重要支撐,[3]從供給側出發不斷契合區域產業結構,在構建更加合理的人才結構上發揮了重要作用。天津—承德(以下簡稱津承)職業教育協作正是在精準扶貧和京津冀協同發展兩大國家戰略背景下產生的。

(一)京津冀協同發展與精準扶貧兩大國家戰略

經濟發展,教育先行。《綱要》中指出在2030年要實現“區域經濟結構更加合理,公共服務水平趨于均衡” [1]的目標,為此,在職業教育政策上國家相繼出臺、發布了《京津冀協同發展教育專項規劃》(教育部,2017)《關于確定北京市、天津市與河北省部分高職院校“結對子”任務的通知》(教育部教職成司函[2018]138號)《關于辦好深度貧困地區職業教育助力脫貧攻堅的指導意見》(教育部,2019)等政策、通知、意見,從頂層宏觀設計層面開啟京津冀職業教育協同發展合作。同時在中共中央辦公廳和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的指導意見》(2017年12月)指導下,2016年8月,天津市政府與河北省政府召開專題會議,確定天津市在對口幫扶承德5個縣的同時,撥付2億元專項資金,支援承德市建設一所高等職業院校(籌建名為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承德分校,后定名為承德應用技術職業學院),借鑒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以下簡稱天津中德大學)辦學理念和管理模式,通過加強應用型人才培養促進承德市經濟社會發展、緩解區域技能人才缺口局面和脫貧攻堅戰略實施。同年11月,在津冀協作暨對口幫扶承德第一次聯席會議上,市政府與天津市教委簽署《關于對口支援建設高等職業院校框架協議》,擬定了合作方式和建設內容,由天津市教委充分利用國家現代職業教育改革創新示范區優質資源,天津中德大學提供職業教育品牌、教育教學指導和專業建設標準,打造“精品學校、精品專業”,在承德技師學院的基礎上共建一所高職院校,承德應用技術職業學院建設工作正式啟動。

(二)津承兩地應用型人才與產業定位的供需矛盾

《綱要》中對天津作出了“全國先進制造研發基地、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金融創新運營示范區、改革開放先行區”[2]一基地三區的功能定位。新一代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是天津市的主導產業。作為全國先進制造研發基地,天津的先進制造業比重達65%以上。相關統計顯示“我國技能勞動者總量雖超過1.65億人,但僅占就業人員總量的21.3%,其中高技能人才不足就業人員的6%,高技能人才缺口巨大”[4]。盡管天津高等職業教育處于領先地位,現有高職院校26所,“畢業生約4.9萬人,中等職業院校73所,畢業生3.67萬人,”[5]但“藍領”短缺依舊制約著天津產業的發展,天津對高中低端職業技術人才的需求缺口巨大。同時,2012年以來,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京津冀協同發展座談會上關于“張承地區要建設京津冀水源涵養功能區,同步解決環京津貧困問題”[2]的發展定位,河北省承德市確立了文化旅游、釩鈦新材料及制品、清潔能源、大數據、綠色食品及生物健康、特色裝備制造等“3+3”主導產業,以疏解北京地區部分社會服務功能,全市每年有數千名技術人才的需求。承德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1.7萬用工人數中,技師和高級技術不到3.5%。[6]不僅如此,“據人社部的數據顯示,全國近幾年技工求人倍率一直在 1.5 以上,高技能人才求人倍率維持在 2 以上水平,”[7]符合區域產業發展的技能型人才短缺已經嚴重制約兩地產業轉型升級的瓶頸。

(三)津承兩地職業教育現狀成為職教協作的內生動力

截至2020年12月份,承德市共有職業學校22所(其中中等職業院校18所),2019-2020學年在校生約3.7萬人(其中中等職業院校約1.3萬人)。在專業設置上雖然涵蓋信息技術類、財經商貿類、農林牧漁類、加工制造類、醫藥衛生類等14大類共計40余個專業,但與承德“3+3”主導產業發展需求相適應的專業較少,尤其是材料加工、機械制造、新能汽車維修等專業對于硬件投資要求較高,全市教學設備投資僅3.3億余元(其中中等職業院校0.36億,原承德石油高等專科學校2.2億),還不及天津中德大學一所學校的教學設備投資(逾5億);在師資方面,全市職業院校中,共有專任教師3930人(其中中職專任教師2484人),其中碩士以上學位的專任教師僅939人(其中中等職業院校170人,原承德石油高等專科學校475人),[8]師資力量嚴重不足;并且在技能人才培養上,中、高職各自為政,各校辦學專業定位存在著指向性較強相對單一的特點,在專業契合度、五年一貫制高技能人才培養能力方面嚴重欠缺。承德技師學院有60多年辦學歷史,是全國首批中職改革發展示范校,河北省職業教育120質量提升工程精品校,“全國職業院校教學管理50強案例”學校,以新建一所高水平、高起點的高等職業院校的形式改變承德地區職業教育現狀,以更加符合產業契合的專業設置和間接的“五年一貫制”高技能人才培養模式緩解區域協同發展中職業教育不均衡的問題迫在眉睫。

同時,天津市是中國近代職業教育的發源地,是國家級職業教育改革示范區,先后有4所高職院校成為國家級示范校,“天津中德大學是中國政府和德國政府合作建立的國家示范性高職院校,教育部批準成立的國內第一所應用技術大學,” [9]實行中、高、本、碩一體化特色辦學模式,擁有豐富的職業教育資源。但受限于辦學規模、省域招生規模限制等政策性因素,天津中德大學成熟的辦學模式和辦學水平難以施惠于承德地區,而承德地區生源充足,本地上學難以享受發達地區職教資源、不能滿足產業對技能人才培養的要求。通過津承兩地的職業教育協作能夠在實現復制高技能人才培養模式,提升承德地區職業教育辦學水平的基礎上,進一步在微觀上促進京津冀職業教育協同發展。

二、津承職業教育協作的實踐路徑

京津冀協同發展主要是“實現宏觀上區域社會經濟的協同發展,但需要從微觀上強化系統內部相關要素的協調性和整合度。” [10] “教育對于社會經濟發展具有基礎性、先導性與全局性的作用。”[11]職業教育作為連接教育與經濟發展的樞紐,跨區域職業教育協作實踐能夠嘗試性突破教育行政壁壘,促進區域間人才、資本等要素流動。

(一)多主體參與合力共促職業教育協作落地

一方面,加強頂層設計,推進機制整合。2016年11月份,天津市與河北省簽署“1+4”合作協議,確定天津市5個區與承德市5個縣結成幫扶對子。兩地分別成立了協作領導小組,建立聯席會議制度;9名天津黨政干部常駐承德,承德市及各縣15名干部到天津掛職;天津市對口支援工作領導小組組內32個部門均與承德市相關部門建立聯系,定期開展互訪交流,推動幫扶協作,構建協作長效發展機制。

另一方面,多元主體積極參與,保障項目落地。承德應職院項目建設,由天津市建筑設計院按EPC模式實行工程總包津,天津市教委、承德市教育局、天津中德大學、承德技師學院等多主體參與,兩地認真落實“三統籌、兩統一、六聯動”推進機制,兩地黨政主要領導高度重視,密切協作,在工程建設與辦學重要節點現場辦公,相關廳局部門在政策允許的范圍內給予充分支持。承德市委、市政府將承德應職院建設列入重大民生工程和重點建設項目,在承德經濟十分困難的情況下,自籌資金6.9億元,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也將此項目作為全校重點工作,有效推動職業教育協作落地。

(二)多舉措發力保障職業教育協作有效展開

1.在工程建設方面,將資金投入作為教育協作的基礎。承德應職院項目總投資10.9億,由天津市支援建設資金2億元、河北省財政配套資金2億元、承德市自籌資金6.9億元共同建設,規劃占地1000畝,招生10000人,一期占地446畝,擁有21棟單體建筑。項目建設之初,按照現代化、高質量的辦學目標,投入了2.3億余元建設了111個涵蓋智能制造車間、數控實訓中心、汽車裝備技術中心、數字媒體制作中心等現代化實訓室,另有37個在建實訓室,為啟動辦學打下了基礎。

2.在專業設置方面,將提升專業與產業發展的契合度作為職業教育協作的出發點。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關鍵問題之一是產業協同發展。承德地區作為京津功能疏解的重要節點,如何在發展過程中取長補短,實現產業協同,互利共贏,是津承兩地在職業教育協作中要破解的重要問題。職業教育是鏈接產業和市場關鍵點,能夠為產業協同提供人才支撐,津承兩地職業教育協作過程中,為精準做到“教為產用”,天津中德大學與承德市教育局針對承德地區產業現狀與未來規劃、京津冀產業發展趨勢與人才需求、職業教育發展現狀與國家政策導向、中職與高職專業融合等多方面、多角度,會同河北省教育廳在專業設置上給予科學研判,綜合考慮承德市同類院校專業錯位發展,結合承德技師學院原有專業建設資源,對接京津冀高端產業、新興產業的人才需求。目前承德應職院共設置機械設計與制造、機電一體化、電子信息工程、計算機信息技術、數字媒體藝術設計、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學前教育、電子商務8大類專業群,涵蓋25個專業,所有專業與京津冀產業需求高度契合。

3.在辦學內涵基礎工作上,將天津中德大學成功的辦學模式作為津承職業教育協作的參考依據。天津中德大學的幫扶對津承兩地職業教育協作深入發展起到了關鍵作用。一是在制度建設上,在天津中德大學的幫扶下,構建了承德應職院啟動高職辦學全面管理的制度體系,制定了學校中長期發展規劃,將天津先進的職業教育辦學理念、管理體系、運行機制直接復制到承德。二是在教師培養上,三年來,在天津中德大學的大力支持和指導下完成了所有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制定,制定了各專業、學科課程標準,對轉型、引進的360名(含新招聘256名碩士研究生)教師和管理人員進行了系統的培訓,并通過掛職鍛煉的方式進行跟崗研修,以滿足高職辦學需求。三是在學生培育上,通過共建實訓中心、大賽指導中心等方式,發揮天津中德大學在產教融合、大賽培育方面的優勢,補齊承德應職院初期辦學短板。

(三)多維度探索實現職業教育協作模式創新

1.中、高職一體化辦學,實現貫通式培養。貫通式培養是高技能人才成長的基本保障,如何實現中、高、本、碩、博貫通培養是職業教育辦學共同探索的重大課題。國務院和教育部提出要“推進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緊密銜接、推動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 [12],要“研究制定中高職銜接專業教學標準…注重中高職在培養規格、課程設置、工學比例、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方法、教學資源配置上的銜接”[12]以有效提升技能型人才培養的連續性。北京、上海、天津等多地市在中、高、本貫通式培養上自2015年在專業設置、初中起點五年一貫制培養方面進行了試點,例如北京2021年針對高端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探索建立“3+2+2”初中起點七年一貫制培養,通過“科學設置招生專業、優化調整培養模式,著力提升職業教育和經濟社會發展人才需求的匹配度”[14]以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人才需求。天津中德大學是全國第一所實現中、高、本、碩的國家試點院校,擁有豐富的貫通式培養經驗,針對目前河北省職業教育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不高的現狀[3],在津承兩地職業教育協作之初,為了成功復制天津中德大學模式,選擇在承德技師學院的基礎上組建承德應職院,實行中高職一體化辦學。承德技師學院是國家級重點技工中專學校,國家高技能人才培養示范基地,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目前,中職23個專業,除航空服務、旅游服務與管理等8個專業定向培養;汽車維修、數控加工等8個中高級工班外,其余7個專業,全部實現 “3+2”貫通式培養,天津中德大學在高職起步辦學上進行全程指導,中高職在專業與課程設置、培養目標上資源共享、師資共用,客觀實現五年貫通式培養。

2.創新合作辦學方式。“合作辦學是區域間職業教育協作的重點內容,通過實施合作辦學項目,能夠利用發達地區高水平專家和優質教育資源,” [15]以促進地區間職業教育均衡發展。一是2018年9月,承德應職院在未建成投入使用的情況下,為確保承德應職院按時招生,天津市教委與承德市政府簽署了《關于支持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承德分校辦學有關事項的備忘錄》,采取“1+2”分段培養方式開展2018級新生招生工作,既第一年在天津中德大學上學,后兩年在承德本地上學。二是自2018年承德應職院啟動辦學以來,學生可以擁有進入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與天津市博世力士樂有限公司、大眾變速器有限公司校企合作 “雙元制”訂單班的機會。目前,已有38名承德應職院學生進入“博世力士樂雙元制班”“大眾變速器雙動力班”實現了“入校即入廠、招生即招工、畢業即就業”。三是為了充分利用承德地區作為國家文旅創新產業基地的優勢,重點幫扶承德地區弱勢專業發展,滿足市場相關專業人才需求,依托天津中德大學藝術設計學院深厚底蘊,2019年兩校共建“津承藝術設計學院”,開展以共建共管、互利共贏為特征的合作辦學,目前,共設“數字媒體藝術設計”“視覺傳播設計與制作”“室內藝術設計”三個藝術類專業,2020年9月實現首屆招生270人。通過探索性、創新性的合作辦學實踐,“對跨區域合作辦學管理機制、合作辦學的內容與形式、促進資源共享、職業教育均衡發展等方面都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16]

3.探索建立職業教育產業聯盟。組建職業教育集團(聯盟),能夠在交流合作、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針對當前鄉村振興戰略的現實需求與農村職業教育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導致的供需矛盾,解決縣域職業教育與鄉村職業教育中產業與人才問題,發揮優質職業教育的輻射作用。”[16]精準做到“崗為產設”,依托天津中德大學的特色職業教育優勢,在幫扶承德應職院辦學的基礎上,以承德應職院為主,打造“1+1+9+N”職業教育產業聯盟,創新協作模式。第一個“1”指依托天津中德大學,第二個“1”指以承德應職院為基礎,“9”指承德市9縣、區職業教育中心,“N”指由天津中德大學引進的天津市優秀合作辦學、校企合作企業和承德應職院拓展的京津冀優質校企合作企業共同加入教育產業聯盟。實現由天津中德大學帶動承德應用技術職業學院共同主導承德地區職業教育發展,發揮職業教育優勢,提升承德地區職業教育能力,通過“N”企業的加入,實現所培養人才聯盟內就業。[17]最終實現通過職業教育引領、優秀企業參與、解決學生就業的高職帶動中職教育產業聯盟新發展模式。自2019年7月成立以來,天津大眾變速器有限公司、北京博世力士樂集團、北京華夏建龍礦業科技有限公司、承德蘇墾銀河連桿有限公司、SMC(中國)有限公司等30余家京津冀企業先后加入聯盟,在為校企育人打下基礎的同時,進一步保障了學生就業。

三、總結與展望

職業教育作為連接教育與經濟發展的關鍵環節,在培養符合區域產業發展的人才上,能夠實現人力資本快速、穩健、長期積累。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背景下,阻礙區域協同發展的關鍵因素不僅僅是經濟因素,而是集經濟、社會、自然、教育等因素于一體的系統性因素,并且呈現“協同發展主體關系的多層次性;協同發展內容和形式的多樣性;組織性和自發性并存;專業協同育人和教育精準扶貧功能共同發揮;教育行政上的積極性和配套政策的困境并存”[18]等現象。因此,需要從經濟發展、社會發展、文化融合等多個維度,審視職業教育協同發展問題。在津承職業教育協作實踐中總結出以下經驗:一是政府主導,構建長效發展機制。兩地政府除了在規劃、資源供給上給予支持,立足學校的長遠規劃與發展,兩地政府積極協調各種力量,利用新建校的優勢,弊除當前職業教育“不問市場、無關產業、關門辦學”的現狀。二是東西協作,發揮優勢互補。針對兩地經濟發展與職業教育資源現狀,充分利用天津職業教育優勢,打破兩地單方供給與需求錯位局面,實現了兩地雙方資源優勢互補,需求互相滿足的雙贏目標。三是立足高起點,開放創新辦學。津承職業教育協作立足高起點定位,承德市為應職院發展制定了“三基地,三示范,兩中心”的發展目標,以市場需求推動產業發展為導向,創新辦學模式,以就業脫貧為目標,培養出的技能人才符合市場與產業需求。

此外,津承職業教育協作還存在以下現實問題待解決:一是參與主體院校的積極性與政策配套滯后性問題。以及在跨地區學歷提升問題。目前,國內大部分省份不能跨地區專接本,只有上海、天津、廣東、海南四個省份政策相對寬松,但是有嚴格的報考條件。承德應職院專科生進行全日制本科深造只能選擇省內部分院校,只有入學前是天津戶籍的才可以選擇天津部分大學進行專接本深造,跨地區專接本存在政策性限制。在政策性招生問題上,基于社會教育公平的考量,目前,天津地區針對協作地區教育招生政策及承德市針對應職院招生政策上均沒有傾斜性,承德地區到天津地區上學的規模和數量受限,從招生上加大職業教育協作存在跨地區政策性招生及傾斜性招生政策瓶頸。二是兩地合作深化與延續性問題,目前,津承兩地2019年完成第一屆“1+2”合作辦學后,由于天津中德大學辦學資源緊張,“1+2”合作辦學模式未能延續、天津市博世力士樂有限公司和大眾變速器有限公司建立的訂單班規模相對較小。在不擠占天津中德大學教學資源的前提下,未來兩地可以積極探索采取“2.5+0.5”模式,在津承藝術設計學院基礎上進一步深化合作,充分挖掘承德應職院作為天津中德大學協作校區的內涵。例如可以通過津承兩地在脫貧攻堅階段精準扶貧過程中合作創辦的企業進行訂單培養班,以發揮兩地職業教育協作的產業協同效用。三是京津冀協同發展初心與現狀矛盾問題。“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解決北京‘大城市病’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初心’”,[19]但在津承兩地實踐過程中,由于區域間產業發展水平、收入水平、個人職業發展取向、人才培養與區域產業契合度等多種因素,承德應職院培養的高技能人才主要流動到京津地區,對本地產業貢獻度相對較低。只有進一步推動經濟與教育協同共進,才能從客觀上彰顯職業教育協同對京津冀協同發展的促進作用。

最后,“教育是底層社會群體實現階層地位上向流動的流變器” [20] ,尤其是職業教育,可以直接解決阻礙地區經濟發展過程中人力、技能、資本的關鍵問題,筑牢區域經濟發展的根基。通過經濟發展又能進一步促進教育發展,進而實現區域間經濟與教育的協同發展,但這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建立以政府為主導、院校和社會企業多元參與的協同發展機制,以此支撐教育現代化與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并在鄉村振興戰略中助力人才振興。

參考文獻:

[1] 中央財經領導小組. 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S].2015-2-10.

[2]? 北京市教委,天津市教委,河北省教育廳.京津冀教育協同發展行動計劃(2018-2020年)[S].2019-1-7.

[3]? 張晶晶,崔發周,毛東升. 河北省職業教育的現狀、特征與改革策略[J].河北職業教育,2020(05):5-10.

[4] 中央廣播電視臺.中國高技能人才缺口2200萬[Z].2018-11-22.

[5]? 天津市統計局.2020年天津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R].2021-3-15.

[6]? 承德市統計局.承德市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R].2021-3-8: http://tjj.chengde.gov.cn/art/2021/3/8/art_1415_687793.html.

[7] 中新經緯.人社部:這類人才十分短缺,求人倍率維持在2以上[EB/OL].2019-5-10: https://www.sohu.com/a/313140361_561670.

[8]? 承德市教育局.承德市中等職業教育2020年質量報告[R].2021-02-28.

[9] 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簡介[EB/OL].2020-09-30: https://www.tsguas.edu.cn/xxgk/xxjj.htm.

[10] 馬永坤.協同創新理論模式及區域經濟協同機制的建構[J].華東經濟管理,2013(02):52-55.

[11] 王路路,李祥. 民族地區職業教育精準扶貧的政策實效與路徑開拓[J].當代職業教育,2020(02):23-30.

[12] 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國發〔2014〕19號) [EB/OL].2014-5-2: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4-06/22/content_8901.htm.

[13] 教育部.關于推進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協調發展的指導意見(教職成〔2019〕9號) [EB/OL].2015-7-27:http://www.moe.gov.cn/srcsite/A07/s7055/201112/t20111230_171564.html.

[14] 北京市教育委員會. 關于2021年開展高端技術技能人才貫通培養的通知(京教職成〔2021〕8號)[EB/OL].2021-4-21:http://jw.beijing.gov.cn/xxgk/zfxxgkml/zfgkzcwj/zwgzdt/202104/t20210421_2364947.html.

[15] 劉育鋒.我國高職院校國際及地區合作辦學項目:現狀、特點與方向[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5(06):5-10.

[16] 孔聰.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村職業教育的發展困境及創新路徑[J].河北職業教育,2020(05):41-45.

[17] 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 1+1+9+N: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開創精準扶貧之路新模式[EB/OL].教育部官網2020-07-24:http://www.moe.gov.cn/jyb_xwfb/xw_zt/moe_357/jyzt_2020n/2020_zt11/gaoxiaodt/202007/t20200724_474650.html.

[18] 侯興蜀.京津冀職業教育協同發展實踐特征與 2035 戰略[J]. 職業技術教育,2021(06):57-61.

[19] 李國平. 構建新發展格局共謀區域協調發展新思路—北京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與打造首都經濟圈[J].經濟與管理,2021(05):23-30.

[20] 嚴靜,鐘仰純.后脫貧攻堅時代相對貧困的形成邏輯與治理[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01):26-33.

收稿日期:2021-11-01

基金項目:2020年河北省職業教育科學研究“十三五”規劃課題“津承職業教育扶貧模式的實踐路徑研究”(JZY20011);2021年承德市社會科學發展研究課題“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職業教育供給側改革研究”(20212185)

作者簡介:常永亮(1985- ),男,承德應用技術職業學院經濟師,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職業教育、經濟政策。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福利免费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动漫| 人妻丰满熟妇αv无码| 免费一级毛片在线播放傲雪网| 一级毛片在线播放| 黄色a一级视频| 国产凹凸一区在线观看视频| 婷婷综合色| 扒开粉嫩的小缝隙喷白浆视频| 四虎永久免费在线| 九九久久精品国产av片囯产区| 热re99久久精品国99热| 亚洲婷婷六月| 成人亚洲天堂| 亚洲愉拍一区二区精品|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福利| 亚洲成AV人手机在线观看网站| 五月婷婷亚洲综合| 91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vr| 无码内射在线| 欧美一区二区福利视频| 亚洲无码不卡网| 欧美丝袜高跟鞋一区二区| 极品私人尤物在线精品首页| 青青操国产视频| 亚洲女同欧美在线| 亚洲欧美另类色图| 亚洲午夜天堂| 尤物精品国产福利网站| 亚洲热线99精品视频|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综合试看| 精品国产成人国产在线| 国产欧美性爱网| 国产成人亚洲无码淙合青草| 欧美不卡二区| 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华液| 国产午夜福利在线小视频|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99re丫丫一| 欧美日韩免费在线视频| 国产在线八区| 尤物视频一区| a级毛片在线免费| 99这里只有精品免费视频| 国产美女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91丝袜在线播放动漫| 在线观看免费黄色网址| 日本福利视频网站| 91丝袜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线在线观看| 午夜福利视频一区| 久久九九热视频| 欧美精品成人一区二区视频一| 欧美国产成人在线| 国产成a人片在线播放| 免费看美女自慰的网站| 国产福利影院在线观看| 久热这里只有精品6|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纯品| 亚洲精品桃花岛av在线| 91九色视频网| 日韩精品久久无码中文字幕色欲| 高清色本在线www| 国产无人区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黄色a视频| 伊人91在线| 国产一区亚洲一区| 成人福利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福利拍拍拍| 国产高清又黄又嫩的免费视频网站| 国产久草视频| 自拍偷拍欧美| 亚洲综合片| 国产成人免费高清AⅤ| 青草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97se亚洲综合在线| 啪啪啪亚洲无码| 性做久久久久久久免费看|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77| 色有码无码视频| 中文字幕在线免费看| 国产在线观看91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