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
摘要:外科護理時,由于部分患者對手術不了解,會產生焦慮、恐懼等不良心理,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不利于手術順利進行和術后恢復良好,護理是改善患者不健康心理狀態的有效手段,但常規護理實施時,效果并不理想,患者心理狀態仍相對較差,我院外科對患者實施心理護理,取得了滿意的護理效果。
關鍵詞:外科護理;心理護理
前言:外科病人受到疾病的影響,需要在心理上得到安慰和鼓勵,這就要求護士掌握心理護理方法,能夠結合患者的基本信息給予針對性的心理護理,對患者進行心理上的支持,使其有受到關注和重視的心理安慰。這將有助于患者調整身心狀態,從而配合治療和護理,迅速康復。可見,心理護理是外科護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外科患者的心理特點
大多數外科病人都有焦慮和恐懼,一些需要住院擇期手術的慢性病患者,長期患病,不適應醫院不熟悉的環境,常表現為疼痛、焦慮、煩躁、情緒不穩定等不安情緒。對疾病的擔憂和對未來的不確定性進一步加劇了焦慮和恐懼的心理問題,也增加了對將要進行的各種治療包括手術的不確定性的恐懼,心理承受能力會變得很差。急診患者由于疾病后果的突然性、暴力性和不可預測性,往往會產生極度緊張的情緒,常表現為緊張、焦慮、急躁、懷疑、抑郁、擔心等復雜情緒。這就要求外科護士做好患者的心理護理,提高護理效果。
2.外科心理護理方法
2.1緊張焦慮心理
除了恐懼,手術患者在手術過程中還會有緊張焦慮的心理。除了患者對疾病的無知和對相關治療方法的認識不足外,患者對疾病和治療過程的猜測和預測也可能導致患者的焦慮。換句話說,患者之間缺乏信任可能會導致患者的焦慮。患者可能會猜測醫生的專業水平,猜測手術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一些意外的安全事故,可能會影響手術甚至失敗。手術的不確定性給了病人猜測和想象的空間。
2.2術前心理護理
術前向患者介紹手術流程和準備工作。有些疾病病程長,手術時間長。患者術后會長期感到不適,從而對治療失去信心。護士要與患者真誠對話,回答患者的問題,讓患者更好地克服恐懼,以積極的態度面對疾病。要處理好護患關系,護士要熱情善良,把患者當成自己的朋友,讓他們適應醫院生活,通過與患者的溝通建立良好的關系,這樣患者也會產生信任感和依賴感。護士可以及時將手術信息傳達給患者,幫助其減少或消除負面情緒。
2.3術后心理護理
手術結束后,當患者醒來時,醫護人員要和藹可親,用恰當的話語告訴患者手術的效果,并向他們傳達手術非常成功,經過調養可以康復的積極信息。向患者傳達積極的信息可以鼓勵患者戰勝疾病,緩解或消除術后疼痛和焦慮。疼痛是外科患者的主要癥狀之一,疼痛的不適感會導致患者的注意力過度集中在自身疾病上,導致患者情緒過度緊張,神經進入非常緊張的狀態,對康復治療非常不利。這時應該給患者創造一個更舒適的環境,讓患者感到安全溫暖,放松心情。護士要耐心地和他們聊天,分散他們的注意力,這樣可以幫助患者減輕痛苦,緩解或消除心理障礙。
2.4康復護理
術后康復期應加強對患者的健康教育指導,鼓勵患者下床活動,積極引導患者進行功能鍛煉,減少術后并發癥的發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同時要了解患者的心理變化,積極幫助其克服消極心理。鼓勵患者參與力所能及的社會活動和勞動,使其樹立樂觀進取的心態面對新生活,促進患者完全康復。
3、心理護理在外科護理中的應用
3.1提高病人的安全感和歸屬感
患者在手術過程中會出現恐懼、擔心等心理問題,歸根結底是因為缺乏安全感和歸屬感。所以,要讓患者緩解甚至解決這樣的心理問題,必須從根源入手。患者入院后,應盡可能向其介紹醫院環境和治療方法,幫助其盡快適應新環境。當前緊張的醫患關系已經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之一。緊張的醫患關系容易導致患者在住院期間出現各種心理問題。因此,醫護人員也要注意與患者保持良好的互動關系,共同營造和諧溫馨的氛圍。
3.2鼓勵患者積極面對挫折。
手術后,需要一定的恢復時間。如果患者術后預后良好,即使是術后疼痛極大的患者也更容易接受,不容易產生不良心理。如果患者術后效果和預后不好,患者不僅要承受術后身體的痛苦,還要承受未來人生道路的痛苦。護士要鼓勵病人,給他灌輸積極的三觀,讓他勇敢地接受和承認現實。
3.3為患者創造良好的就醫環境。
為患者創造良好的就醫環境,需要做到以下幾點:一是營造溫馨舒適的就醫環境,保持病房安靜、干凈、安全、舒適。其次,患者入院時,先介紹醫院環境和主管醫生的相關信息,讓患者快速熟悉和適應新的住院環境,消除陌生感。同時醫護人員要多巡視病房,多與患者交談溝通,了解相關情況,及時解決患者的問題。
3.4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
建立良好的醫患、護患關系,是我們實施人性化、個性化服務的良好開端,醫務人員在這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首先,醫務人員要在已掌握的醫學知識基礎上不斷拓展知識廣度和深度,在介紹患者病情和住院教育時盡量不要使用醫學術語,而要用患者能理解的句子來描述,消除患者心中的恐懼和焦慮,不要說“你說出來就不會明白這個問題”或者“你不需要知道這個”,其次,要尊重患者的人格,包括在手術過程中保護患者的隱私,讓患者避免困境,獲得患者的信任。工作中要做到“四個容易”:操作容易、說話容易、走路容易、關門容易。這樣,患者會覺得自己在醫院得到了充分的尊重,這將消除醫護人員的一些障礙和恐懼。患者的一些依賴和退行性行為要充分、恰當地表達出來,醫護人員要給予安慰和鼓勵,如“你很堅強”、“你很努力”等言語安慰。
5、引起病人過度緊張和焦慮的心理問題的主要原因
(1)病人對已經進行完成的手術不了解,單純的外科護理人員是不會安慰病人的,所以心理護理在這種情況下很重要;(2)診斷結果不明確,患者不能及時了解自己疾病性質,導致病人胡思亂想,內心一直處在一種壓抑的狀態下,這時單純的外科護理是滿足不了病人心里的需求;(3)相關手術的后遺癥或發生事故的先例也會造成患者的緊張和焦慮心理;(4)外科護理人員不會負責跟患者談心,就導致患者對醫護人員及醫療環境不熟悉。
結束語:外科患者護理中應用心理護理后,可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狀態,促使患者樹立治療的信心,提升患者依從性,提高治療效果,促使患者術后良好的恢復,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王莉.心理護理在外科護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44):217.
[2]孫情.心理護理對外科危重患者心理狀況的影響.實用臨床醫學,2008,9: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