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艷 王月康 王莉萍
摘要:目的:對小兒手足口病的傳染預防展開分析與探討。方法:結合我區小兒手足口病資料和自身相關工作經驗,分析當前農村地區在小兒手足口病預防中存在的問題,并有針對性提出一些加強預防和控制策略。結果:當前我國農村地區衛生條件相對較差,小兒手足口病發現與治療較晚,發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結論:基層醫療機構和疾控中心應當積極應對小兒手足口病,加強宣傳與教育,并做好系列性的防范舉措,提升小兒手足口病的防控能力。
關鍵詞:小兒手足口病;傳染預防;措施建議
在臨床上,小兒手足口病十分常見,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該病常見于5歲以下兒童,嬰幼兒和兒童普遍易感,主要表現為發熱,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疹,大多預后良好,少數重癥患兒合并并發癥,病情發展快,甚至導致死亡。密切接觸是手足口病重要的傳播方式, 通過接觸被病毒污染的手及物品引起感染;還可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飲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亦可感染。針對這一情況,對小兒手足口病的傳染預防進行系列探討。進行如下報道。
1.農村地區小兒手足口病防治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1.1村民健康知識水平不高,衛生意識較為薄弱
由于農村地區村民往往缺乏科學全面的健康常識,且無足夠的衛生意識。這便導致了他們在撫養后代的過程中,忽略了良好衛生習慣的保持,不能為小兒提供衛生、健康的生活環境,使得手足口病的發生幾率提升。另一方面,伴隨著近幾年來農村外出打工人數的不斷增加,農村地區留守兒童數量與日俱增,小兒大多由隔代老人撫養,而隔輩撫養便不可避免的存在教育觀念、方法落后等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小兒便從小缺乏足夠的衛生意識,十分容易患腸道疾病。
1.2手足口病的監測與管理措施缺乏
在農村,公衛人員配置數量和能力有限,這一現狀決定了其不能深入、全面對農村幼兒園、鄉鎮學校等開展全方位疾病防控與監管。因此農村地區手足口病的監控管理過程只能由學校為小兒做出一定的手足口病預防措施,并同時輔以相應的預防知識普及教育課程與宣傳,而這一力度是遠遠不夠的。另一方面,鑒于農村地區各村民居住分散不集中,對兒童的統一管理較難,這就對于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阻礙。
1.3農村醫療條件較差,對手足口病傳染源的控制力度不足,盡管我國正不斷努力加強城鄉經濟一體化進程,并取得了質的飛躍,然而農村地區整體醫療水平條件仍存在一定的問題,有待改進。目前,我國農村地區配套醫療設施儀器相對不先進、醫生診治水平不高,很多農村甚至缺乏能有效治療手足口病的相應技術與設備。另一方面,由于手足口病的主要傳播途徑為飛沫傳播,而農村醫療水平不能實現對疾病的有效隔離與病情控制,這便給疾病的隔離、控制造成了一定的障礙。
2.加強農村小兒手足口病傳染預防的措施與建議
2.1加強宣傳教育,提升村民的日常預防能力:①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是預防手足口病的關鍵。勤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定期對玩具和兒童常接觸到的物品進行清潔消毒,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均需充分清洗。避免與患手足口病兒童密切接觸。②家長接觸兒童前、替幼兒更換尿布以及處理糞便后均要洗手。③不宜帶兒童到人群聚集、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所,注意保持家庭環境衛生,居室要經常通風,勤曬衣被。④兒童出現相關癥狀需及時就醫。不要接觸其他兒童,輕癥患兒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療、休息,以減少交叉感染。⑤應保證小兒必要的外出活動量與時間,并為其提供合理、科學的營養搭配補給,另外由于小幾階段處于身體發育的關鍵時期,因此必要的睡眠保證不能缺少[1]。鑒于農村關于健康、衛生意識相對淡薄的事實,基層醫療機構及疾控中心應定期組織宣傳活動,提升其科學認知能力與水平。
2.2另外,要保障對農村幼兒園、鄉鎮學校的衛生檢查力度,學校和托幼機構一旦發現可疑病例要馬上隔離,做好必要的控制傳染源、防止傳播的工作,托幼單位每日進行晨檢,發現可疑患兒時,采取及時送診、居家休息的措施[2];對患兒所用的物品要立即進行消毒處理。同時學校相關衛生負責人員要定期對毛巾、被褥等生活用品在陽光下暴曬完成消毒處理:小兒直接接觸到的書本、桌椅、玩具等用消毒液進行清潔、消毒。
2.3對已經感染手足口病的患兒采取綜合性的治療和防控措施
若發現小兒患有手足口病,要及時安排其到醫院接受治療。在這一過程中,要以積極的心態面對隔離治療,由家長協助醫生完成相應的治療措施[3]。當患兒口腔有潰爛癥狀,家長可以喂些流食,如米湯、肉湯等;當患兒出現皮膚皰疹潰爛時,采取必要措施及時進行清潔,以有效控制繼發性感染。在整個過程中,醫生及護理人員要以和藹、熱情態度對待,以便有效緩解患兒緊張、恐慌心理。值得注意的是,手足口病傳染性較高,因此醫生及家屬要教育患兒不要隨地吐痰、大小便,及時對其使用過的便盆行消毒處理。
2.4加強疫情監測,防患于未然
在小兒手足口病好發的季節,充分利用網絡、電視、廣播等開展宣傳,并制作相應的宣傳單、視頻、動畫等,以實現對小兒手足口病預防與控制重要性及相應措施的有效宣傳[4]。
3.討論
如今,小兒手足口病在我國的發生機率呈現出一定的上升趨勢,并且這一現象在農村地區相對明顯。當前,在農村地區,由于村民衛生意識淡薄、醫療條件有限等,而使得這一環節工作亟待加強。可以說,科學完善的科普宣傳、及時有效的預防控制、全面人性化的臨床治療是預防小兒手足口病發生與傳染的關鍵。各教體機構、衛生機構等共同協作,為有效預防小兒手足口病的發生、促進小兒健康成長出一份力。
參考文獻
[1]王愛虹,張井蘭,鄒春杰,姜偉艷,高煜.分析小兒手足口病的癥狀及預防控制對策[J].雙足與保健,2018,27(20):49-50.
[2]鄧時敏.淺析小兒手足口病的傳染預防及控制措施[J].科學技術創新,2018(29):54-55.
[3]李桂鏈.基層醫院小兒手足口病的預防與控制措施的探討[J].中國醫藥科學,2017,7(14):45-48.
[4]徐敬,陸敏櫻,童琦.小兒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學特征及預防[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6(05):16-17.
2927501705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