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凱薇 曾澤 陳宗濤 孫麗 羅勇軍
(陸軍軍醫大學 1西南醫院健康管理中心,重慶 400038;2陸軍衛勤訓練基地軍事醫學地理學教研室)
21世紀以來,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之老齡化社會的到來,追求健康長壽已成為社會公眾重點關注話題,關于長壽現象的研究也日益增多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目前的研究都認為長壽是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產物,主要包括遺傳因素〔1〕、地理環境因素〔2〕、個人心理因素〔3〕,并指出長壽現象具有區域性分布特征,呈現出空間聚集性,且關于長壽地區人群的流行病學研究顯示,長壽人群及其家族成員與其他地區同齡人對比往往具有一些健康表型(較低的血壓,較低的高血壓發病率)〔4,5〕。但由于同一區域人群在遺傳背景上相近,即環境因素與遺傳因素對長壽及其相關表型起到了協同作用,如何區分兩者的影響程度仍是目前長壽研究的一大難點。重慶江津在2012年被評為“中國長壽之鄉”,該區域環境相對封閉,為研究長壽相關特征提供了一個理想的模型。本文旨在探究環境因素對長壽及其相關表型的影響。
1.1調查對象 重慶江津位于重慶市西南部,四川安岳位于四川盆地東部,兩地具體的自然地理對比見表1。本研究對西南醫院體檢中心2014~2015年的體檢資料進行篩選,選擇出生地分別是重慶江津和四川安岳但目前都在重慶市區工作、年齡20~39歲的人群為調查對象。其身體指標包括血壓、空腹血糖、體重指數(BMI)、腰圍、臀圍,以地區和年齡為分組界限,其中20~29歲江津籍1 008人,安岳籍148人;30~39歲江津籍772人,安岳籍182人。由于該人群工作地點都在重慶市區,認為他們生活的自然環境一樣,來自相同城市的人群認為他們有相近的遺傳背景。

表1 江津與安岳自然地理環境對比
1.2診斷標準 根據通用診斷標準,收縮壓≥140 mmHg和(或)舒張壓≥90 mmHg認定為高血壓患者。
1.3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t檢驗、χ2檢驗。
20~29歲江津籍人群在收縮壓、舒張壓、空腹血糖、高血壓發病率四個指標上與安岳籍人群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而BMI、臀圍、腰圍明顯高于安岳籍人群(P<0.05)。30~39歲江津籍人群在收縮壓、舒張壓、空腹血糖、BMI、臀圍、腰圍、高血壓發病率等7個指標上與安岳籍人群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2。

壽命是人體內部因素與外部環境綜合作用的結果〔6〕,但迄今為止,針對長壽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基因組學、老齡社會學和老齡醫學等方面,相對而言,環境因素尤其是自然地理環境對長壽影響的研究較少〔2〕。
本研究這與現有的大多數針對長壽地區的人群研究結果不符〔4,5,7〕。在長壽地區的流行病學調查發現,長壽人群及其家族成員與普通同齡人相比,其收縮壓、舒張壓水平及血壓異常檢出率均明顯低于同齡非長壽對照組,研究者因此得出結論:長壽家族的生物遺傳特性決定了其較低的高血壓患病率,即遺傳對于高血壓的調控作用十分顯著。而本研究并沒有觀察到此等現象,這說明可能正是由于生活環境的趨同性,造成了江津籍人群與安岳籍人群在血壓方面并沒有表現出差異性,進一步說明環境因素是影響長壽及其相關表型的重要因素。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發現20~29年齡組中江津籍與安岳籍人群在BMI、腰圍、臀圍方面表現出了差異,而30~39組并沒有發現這種現象,這可能是因為20~29年齡組的人在市區工作的時間并不長,身體的一些指標仍受到籍貫地的影響(遺傳因素、飲食方式、生活習慣等),因而表現出了差異,而30~39年齡組的人在重慶市區生活時間較長,這種環境同化時間的延長造成了該年齡組人群并沒有表現出差異,也從側面證明了環境因素是影響人身體指標的重要因素。
目前,環境對長壽的影響已在學界引起重視〔8〕。現已證明地球各個圈層均對人類長壽現象有著重要影響,涉及大氣圈〔9〕、水圈〔10〕、土壤圈〔11〕等。其中微量元素的豐度及其在各個圈層中的流通及轉移過程更是與長壽有著緊密聯系,如重慶江津的長壽現象似乎與該地區的富硒環境密不可分〔12〕。本研究,提示以后的長壽研究應加強外部環境要素的效應分析,將人體外環境與內環境影響因素有效結合,綜合探討其對人類長壽現象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