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姍姍 馮月香




摘 ?要:目的 ?探究益氣活血利水方加減治療老年慢性心衰的效果。方法 ?選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青島市黃島區中心醫院收治的98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分組法分成常規組與研究組,每組49例。常規組患者給予西藥治療,研究組患者在常規組基礎上加用益氣活血利水方加減治療,統計對比療效。結果 ?研究組患者治療后胸悶、乏力、心悸與喘息等中醫癥狀積分均低于常規組,左心室射血分數(LVEF)、血漿BNP與6 min步行距離指標改善情況均優于常規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應用益氣活血利水方加減治療可以有效改善臨床癥狀,提高心功能。
關鍵詞:益氣活血利水方;老年患者;慢性心力衰竭
中圖分類號:R25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8011(2022)-4-0011-02
慢性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中很常見的一種疾病,發病率較高,通常是因為多種因素作用而導致心臟出現功能性或者結構性異常,促使心室充盈功能或者射血功能受損而引發的一系列臨床綜合征[1]。臨床治療中常用西藥進行治療,主要應用強心、利尿以及擴血管等藥物治療,雖然可以取得一定療效,但是長期用藥可能會產生耐藥性,并且引發一系列不良反應,遠期療效不理想[1]。因此,近幾年臨床治療逐漸轉向配合中醫治療。合理運用中醫氣血陰陽理論知識,給予患者益氣活血利水方加減治療具有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此次就益氣活血利水方的療效展開探究。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青島市黃島區中心醫院收治的98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分組法分成常規組和研究組,每組49例。常規組患者中,男27例,女22例;年齡63~77歲,平均年齡(70.39±3.52)歲;病程1~9年,平均病程(4.17±0.28)年。研究組患者中,男26例,女23例;年齡64~76歲,平均年齡(70.41±3.47)歲;病程1~8年,平均病程(4.22±0.29)年。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此次研究均經過青島市黃島區中心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患者知情并自愿簽署研究同意書。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接受臨床檢查后確認符合慢性心力衰竭疾病診斷標準[2]者。
排除標準:①藥物過敏者;②肝腎功能障礙者;③精神疾病、高血壓糖尿病者。
1.3 ?方法
常規組患者主要給予西藥治療,給予患者曲美他嗪藥物(生產企業:瑞陽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6534)口服治療,20 mg/次,3次/d。
研究組患者在常規組基礎上加用益氣活血利水方加減治療,藥方如下:黃芪、薏苡仁各30 g,茯苓、黨參、白術各20 g,川芎、陳皮與丹參各12 g,三七、澤瀉與車前子各10 g,用水煎煮,熬制湯汁200 mL,在早晚進行服用,持續治療8周。
1.4 ?觀察指標
根據《中醫癥狀證候積分》[3],分值共4分,1分表示無明顯癥狀,2分表示輕微癥狀,3分表示中度癥狀,4分表示重度癥狀,對患者用藥后胸悶、乏力、心悸與喘息等癥狀進行評估,積分越低表示患者癥狀改善效果越好[3]。觀察統計治療前后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數(LVEF)、6 min步行距離與血漿BNP指標。
觀察統計用藥后患者心律失常、心源性死亡與腦卒中等并發癥發生情況,計算并發癥發生率。臨床治療評估嚴格根據患者臨床癥狀進行評估,如果治療后患者心功能等級提高超過2級,且中醫證候積分降低超過70%,則可以評為顯效;若患者心功能等級提高1級,中醫證候積分降低超過30%,則評為有效;若治療后心功能沒有變化甚至降低,中醫證候積分未發生變化,則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4]。
1.5 ?統計學分析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23.0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采用字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的臨床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臨床指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實施治療后,研究組患者的LVEF、BNP與6 min步行距離指標均高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的臨床癥狀改善情況比較
研究組患者乏力、胸悶、心悸與喘息的癥狀積分均低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比較
經過臨床療效標準評估,研究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高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經用藥后觀察,研究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3 ?討論
慢性心力衰竭作為心血管疾病發展的一個終末階段,病死率極高,尤其是老年患者,發病率與致死率都居高不下。通常情況下,慢性心衰會導致患者生活質量嚴重降低,病情反復發作,住院率高,如果沒有盡快控制病情,甚至可能導致患者死亡[5]。常規西藥是臨床中傳統治療方案,例如利尿劑、強心藥、β受體阻滯劑與血管擴張藥物等,雖然可以取得一定效果,但是可能會產生一定不良反應,局限性較高。
從中醫學角度分析,中醫將慢性心力衰竭納入“心悸”“水腫”范疇,并且認為病機是本虛標實,心氣虛為本,血瘀水阻為標,所以中醫治療以益氣活血利水為主要治療原則,可以發揮出重要的功效。具體湯方中,黃芪與黨參具有補氣養心的作用;丹參、川芎與三七具有活血、行氣、止痛功效;白術、澤瀉與車前子聯合發揮出利水、消腫、健脾功效,諸多藥物聯用,可取得益氣活血、通絡止痛與利水消腫的功效,從而有效改善患者本虛標實證。在現代藥理學研究中發現,丹參有效成分是丹參酸,屬于一種水溶性成分,能夠有效逆轉由AngⅡ引起的心臟成纖維細胞增殖與Ⅰ、Ⅲ型膠原基因表達水平,具有逆轉心室重構發生作用;黃芪具有強心作用,能夠改善心肌代謝;澤瀉具有利尿作用;黨參可以對心血管系統起到一定影響,和黃芪聯用可以提高網狀內皮系統功能[6-7]。本次研究結果中,研究組患者的臨床癥狀積分與并發癥發生率均低于常規組,且LVEF、血漿BNP與6 min步行距離指標均高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益氣活血利水方加減治療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所取得的效果十分顯著,可以快速改善患者癥狀,改善心功能,減少并發癥發生,安全性高,進而提高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1]臧冬梅,孟祥慧,杜玉杰,等.益氣活血瀉肺利水法協同治療慢性心力衰竭伴利尿劑抵抗效果分析[J].微循環學雜志,2020,30(2):30-32.
[2]翁劍平,袁拯忠,鄭路照.芪紅益氣活血方治療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伴亞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癥臨床研究[J].新中醫,2019,51(4):115-119.
[3]劉姝璇.益氣活血利水法治療利尿劑抵抗性心衰的機制分析[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20,18(5):282-285.
[4]楊海燕,李鵬,金艷蓉.益氣溫陽活血利水法對慢性心力衰竭伴利尿劑抵抗患者心功能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9,39(10):9-12.
[5]趙成江,何玉碧.益氣溫陽活血利水中藥治療冠心病心力衰竭的療效探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25):147-154.
[6]李斐媛.溫陽益氣活血利水法聯合八段錦治療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療效觀察[J].內蒙古中醫藥,2020,39(7):134-135.
[7]趙鑫.益氣活血利水方對氣虛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響[J].中國醫學創新,2020,13(5):5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