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忠
摘 ?要:目的 ?對侵襲性真菌感染患者使用卡泊芬凈與伏立康唑的應用效果進行分析。方法 ?選取2020年1月~2021年3月山東省夏津縣人民醫院收治的128例侵襲性真菌感染患者為研究對象,應用抽簽法分為對照組與試驗組,每組64例。對照組患者單用伏立康唑進行治療,試驗組患者應用卡泊芬凈聯合伏立康唑治療,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細菌清除率、住院時間和治療前后降鈣素原(PCT)、白細胞計數(WBC)、C反應蛋白(CRP)水平差異。結果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PCT、WBC和CRP水平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有效率和細菌清除率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試驗組患者的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試驗組患者的PCT、WBC和CRP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侵襲性真菌感染患者應用卡泊芬凈聯合伏立康唑治療的效果較佳,該治療方案不僅能夠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療有效率和細菌清除率,還有助于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改善各項觀察指標,臨床應用價值較高。
關鍵詞:卡泊芬凈;伏立康唑;侵襲性真菌感染
中圖分類號:R5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8011(2022)-4-0163-02
侵襲性真菌感染是指真菌通過對機體侵蝕導致人體皮膚真皮層、深部組織、黏膜或內臟器官發生的一種感染疾病[1]。在臨床上,侵襲性真菌感染的發病率較高,是一種嚴重威脅患者健康的疾病。目前,臨床針對侵襲性真菌感染患者的治療多采用廣譜抗菌藥物,但隨著抗菌藥物濫用情況的發生,各類致病菌的抗藥性也在不斷提升,常規抗菌藥物難以有效滅殺致病原,不利于患者病情的改善。為此,本研究探討卡泊芬凈與伏立康唑在侵襲性真菌感染患者治療中的效果,希望能夠為廣大患者病情的改善提供一定的幫助,現總結相關研究資料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1月~2021年3月山東省夏津縣人民醫院收治的128例侵襲性真菌感染患者為研究對象,應用抽簽法分為對照組與試驗組,每組64例。試驗組患者中,男37例,女27例;年齡35~76歲,平均年齡(58.26±6.88)歲。對照組患者中,男39例,女25例;年齡33~77歲,平均年齡(58.69±6.86)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患者均對本研究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經山東省夏津縣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后開展。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臨床資料真實完整;②發病24 h內入院接受治療。
排除標準:①中途退出研究者;②存在惡性腫瘤疾病或肝、腎等重要器官器質性病變者。
1.3 ?方法
對照組患者單用伏立康唑(生產企業:麗珠集團麗珠制藥廠,國藥準字H20064493,規格:100 mg)進行治療,治療第1天予以400 mg進行靜脈滴注,隨后采用200 mg/次的劑量進行給藥治療,1次/d,持續治療2周。
試驗組患者采用卡泊芬凈(生產企業:正大天晴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93173,規格:70 mg)聯合伏立康唑進行治療,伏立康唑的使用劑量與對照組一致,卡泊芬凈的首日給藥劑量則為70 mg,同200 mL0.9%氯化鈉溶液混勻后予以患者靜脈滴注,隨后采用50 mg/次的劑量進行給藥治療,1次/d,持續治療2周。
1.4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細菌清除率、住院時間和治療前后降鈣素原(PCT)、白細胞計數(WBC)、C反應蛋白(CRP)水平差異。
治療效果:痊愈(體征、癥狀、臨床檢測結果、真菌檢測結果都恢復正常);顯效(體征、癥狀、臨床檢測結果、真菌檢測結果中三項恢復正常);進步(體征、癥狀、臨床檢測結果、真菌檢測結果中一項或兩項恢復正常);無效(不具有以上指標)[2]。治療有效率=(痊愈+顯效+進步)例數/總例數×100%。
細菌清除率:應用真菌學培養,計算兩組患者的細菌清除率。
1.5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數據,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組間比較行字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對比
試驗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的細菌清除率對比
試驗組患者的細菌清除率為95.31%,對照組患者的細菌清除率為84.38%,試驗組患者的細菌清除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字2=4.195,P=0.041)。
2.3 ?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間對比
試驗組患者的平均住院時間為(13.58±3.57)d,對照組患者的平均住院時間為(16.94±3.52)d,試驗組患者的平均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5.362,P=0.000)。
2.4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PCT、WBC和CRP水平對比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PCT、WBC和CRP水平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試驗組患者的PCT、WBC和CRP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近幾年,隨著各類臨床疾病發病率的提升,機體免疫力也在不斷下降,這便導致了侵襲性真菌病發病率的提升。在臨床上,白色念球菌是侵襲性真菌病的主要致病菌,但光滑念球菌、熱帶念球菌等致病菌在侵襲性真菌病患者中也占有很大的比例[3]。因此,在對侵襲性真菌病患者進行治療時,單純對白色念球菌進行抑制難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本研究發現,試驗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和細菌清除率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患者治療后的PCT、WBC和CRP水平低于對照組,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原因在于,伏立康唑是一種較為常用的抗生素,該藥物的抗真菌效果顯著,在對抗曲菌屬真菌時效果尤為顯著。但是,侵襲性真菌病患者的致病菌株類型多種多樣,單一使用伏立康唑在面對其他類型真菌感染時的效果欠佳。而卡泊芬凈則是一種半合成脂肽化合物,能夠抑制多種絲狀真菌和酵母菌細胞壁的基本成分β-(1,3)-D-葡聚糖的合成,從而有著良好的抗菌效果[4]。當伏立康唑與卡泊芬凈聯合應用時,能夠滅殺更多種類的致病菌株,從而有助于提升侵襲性真菌病患者的治療效果。在陳亞飛[5]的研究中,研究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一研究結果同本研究一致,證明了本研究結果的正確性。
綜上所述,應用卡泊芬凈聯合伏立康唑治療侵襲性真菌感染時,效果較佳,該治療方案不僅能夠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療有效率和細菌清除率,還有助于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改善各項觀察指標,臨床應用價值較高。
參考文獻
[1]李同林,周航,王俊力.伏立康唑聯合卡泊芬凈序貫治療擬診侵襲性肺真菌病患者的療效[J].湖南師范大學學報(醫學版),2018, 15(6):147-150.
[2]程麗華,王艷,林樹東,等.卡泊芬凈與伏立康唑治療侵襲性真菌感染的療效評價[J].國際感染病學(電子版),2019,8(1):19-20.
[3]趙淑玲,白玉新.伏立康唑聯合卡泊芬凈治療兒童白血病合并侵襲性真菌病療效分析[J].兒科藥學雜志,2019,25(8):13-16.
[4]范秋蘭.卡泊芬凈聯合伏立康唑治療惡性血液病繼發侵襲性真菌感染的研究[J].首都食品與醫藥,2018,25(18):45.
[5]陳亞飛.伏立康唑聯合卡泊芬凈在繼發侵襲性真菌感染中的應用[J].北方藥學,2018,15(2):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