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倚
2021年以來,全國燃氣事故多發頻發,安全形勢嚴峻復雜。湖北十堰“6·13”重大燃氣爆炸事故發生后,遼寧、河北等地又連續發生多起燃氣較大事故和典型事故。2022年1月7日,重慶市武隆區鳳山街道辦事處食堂發生垮塌,疑似食堂燃氣泄漏燃爆,搜救出26人,16人死亡。2021年12月2日,國務委員、國務院安委會副主任王勇在全國城鎮燃氣安全排查整治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強調,要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范燃氣安全風險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實李克強總理批示要求,全面排查整治燃氣安全隱患,有效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堅決遏制燃氣事故多發勢頭,切實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王勇還指出,燃氣安全事關千家萬戶和民生大計,要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層層壓實屬地管理、行業監管和企業主體責任,健全城鎮燃氣安全責任體系,深查徹改燃氣建設、經營、輸送、使用全鏈條風險隱患,實施燃氣管道老化更新改造,嚴格監管檢查執法,切實消除各類燃氣事故安全隱患。
請問,燃氣安全的屬地管理、行業監管、燃氣建設和經營、使用全鏈條在保障安全方面的各自的主體責任有哪些?
依據《城鎮燃氣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583號)規定,燃氣安全的屬地管理、行業監管、燃氣建設和經營、使用全鏈條在保障安全方面各自的主體責任如下:
1.屬地管理與行業監管
(1)國務院建設主管部門負責全國的燃氣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燃氣管理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燃氣管理工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依照《城鎮燃氣管理條例》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在各自職責范圍內負責有關燃氣管理工作。
(2)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建立健全燃氣安全監督管理制度,宣傳普及燃氣法律、法規和安全知識,提高全民的燃氣安全意識。
(3)燃氣管理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制定燃氣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建立燃氣事故統計分析制度,定期通報事故處理結果。
(4)燃氣管理部門以及其他有關部門和單位應當根據各自職責,對燃氣經營、燃氣使用的安全狀況等進行監督檢查,發現燃氣安全事故隱患的,應當通知燃氣經營者、燃氣用戶及時采取措施消除隱患;不及時消除隱患可能嚴重威脅公共安全的,燃氣管理部門以及其他有關部門和單位應當依法采取措施,及時組織消除隱患,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予以配合。
(5)燃氣安全事故發生后,燃氣管理部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公安機關消防機構等有關部門和單位,應當根據各自職責,立即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擴大,根據有關情況啟動燃氣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6)燃氣安全事故經調查確定為責任事故的,應當查明原因、明確責任,并依法予以追究。對燃氣生產安全事故,依照有關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的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報告和調查處理。
2.燃氣設施建設與保護
(1)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燃氣管理部門應當會同城鄉規劃等有關部門按照國家有關標準和規定劃定燃氣設施保護范圍,并向社會公布。
在燃氣設施保護范圍內,禁止從事下列危及燃氣設施安全的活動:
①建設占壓地下燃氣管線的建筑物、構筑物或者其他設施;
②進行爆破、取土等作業或者動用明火;
③傾倒、排放腐蝕性物質;
④放置易燃易爆危險物品或者種植深根植物;
⑤其他危及燃氣設施安全的活動。
(2)新建、擴建、改建建設工程,不得影響燃氣設施安全。
建設單位在開工前,應當查明建設工程施工范圍內地下燃氣管線的相關情況;燃氣管理部門以及其他有關部門和單位應當及時提供相關資料。
(3)建設工程施工范圍內有地下燃氣管線等重要燃氣設施的,建設單位應當會同施工單位與管道燃氣經營者共同制定燃氣設施保護方案。建設單位、施工單位應當采取相應的安全保護措施,確保燃氣設施運行安全;管道燃氣經營者應當派專業人員進行現場指導。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執行。
(4)在燃氣設施保護范圍內,有關單位從事敷設管道、打樁、頂進、挖掘、鉆探等可能影響燃氣設施安全活動的,應當與燃氣經營者共同制定燃氣設施保護方案,并采取相應的安全保護措施。
3.燃氣經營企業責任
(1)從事燃氣經營活動的企業,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①符合燃氣發展規劃要求;
②有符合國家標準的燃氣氣源和燃氣設施;
③有固定的經營場所、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健全的經營方案;
④企業的主要負責人、安全生產管理人員以及運行、維護和搶修人員經專業培訓并考核合格;
⑤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符合規定條件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燃氣管理部門核發燃氣經營許可證。
(2)燃氣經營者不得向未取得燃氣經營許可證的單位或者個人提供用于經營的燃氣;不得在不具備安全條件的場所儲存燃氣;不得擅自為非自有氣瓶充裝燃氣。
(3)通過道路、水路、鐵路運輸燃氣的,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有關危險貨物運輸安全的規定以及國務院交通運輸部門、國務院鐵路部門的有關規定;通過道路或者水路運輸燃氣的,還應當分別依照有關道路運輸、水路運輸的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取得危險貨物道路運輸許可或者危險貨物水路運輸許可。
燃氣經營者應當對其從事瓶裝燃氣送氣服務的人員和車輛加強管理,并承擔相應的責任。
(4)燃氣經營者應當按照國家有關工程建設標準和安全生產管理的規定,設置燃氣設施防腐、絕緣、防雷、降壓、隔離等保護裝置和安全警示標志,定期進行巡查、檢測、維修和維護,確保燃氣設施的安全運行。
(5)燃氣經營者改動市政燃氣設施,應當制定改動方案,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燃氣管理部門批準。改動方案應當符合燃氣發展規劃,明確安全施工要求,有安全防護和保障正常用氣的措施。
(6)燃氣經營者應當建立健全燃氣安全評估和風險管理體系,發現燃氣安全事故隱患的,應當及時采取措施消除隱患。燃氣經營者應當制定本單位燃氣安全事故應急預案,配備應急人員和必要的應急裝備、器材,并定期組織演練。
(7)燃氣安全事故發生后,燃氣經營者應當立即啟動本單位燃氣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組織搶險、搶修。
4.燃氣用戶安全責任
(1)燃氣用戶應當遵守安全用氣規則,使用合格的燃氣燃燒器具和氣瓶,及時更換國家明令淘汰或者使用年限已屆滿的燃氣燃燒器具、連接管等。
(2)單位燃氣用戶還應當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加強對操作維護人員燃氣安全知識和操作技能的培訓。
(3)燃氣用戶及相關單位和個人不得有下列行為:
①擅自操作公用燃氣閥門;
②將燃氣管道作為負重支架或者接地引線;
③安裝、使用不符合氣源要求的燃氣燃燒器具;
④擅自安裝、改裝、拆除戶內燃氣設施和燃氣計量裝置;
⑤在不具備安全條件的場所使用、儲存燃氣;
⑥盜用燃氣;
⑦改變燃氣用途或者轉供燃氣。
(4)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占、毀損、擅自拆除或者移動燃氣設施,不得毀損、覆蓋、涂改、擅自拆除或者移動燃氣設施安全警示標志。
(5)任何單位和個人發現有可能危及燃氣設施和安全警示標志的行為,有權予以勸阻、制止;經勸阻、制止無效的,應當立即告知燃氣經營者或者向燃氣管理部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公安機關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