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小婷 陳若飛
(本文作者王小婷,單位系浙江省應急管理宣傳教育中心;陳若飛,單位系湖州市長興縣應急管理局)
編輯 趙苡萱
為有效化解傳統安全生產依賴人力、物力管理的短板,加快實施“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行動。近年來,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應急管理局、長興縣交投集團始終堅持“智治”理念,以“一平臺四終端九大功能”(一個平臺指“智惠平臺”;四終端指開發企業端、政府端、機構端、員工端四個端口;九大功能指為全縣各類安全生產服務單位和中介機構開展教育培訓、風險管控、隱患治理、約叫服務、線上咨詢、考核評估、安責險、?;放渌?、特種作業提供平臺)為方向,高標準謀劃建設長興縣安全生產風險防控“智惠平臺”,打造“惠企助安”小程序,推動企業從“嚴管”到“自律”,實現安全生產責任落實全過程線上留痕。
平臺充分運用移動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分析、云計算等先進IT 技術,構建企業風險全流程管控、安全生產管控力評價、智能感知監測預警和惠企窗口四大任務場景,并開發移動端“惠企助安”小程序作為延伸,通過完善企業的風險管控流程,建立科學的企業風險管控清單,凝聚科技力量,提升整改主動性和針對性,全面、高效、徹底消除企業安全隱患,為企業安全生產提供全方位服務。
日前,長興和美污水處理有限公司通過“惠企助安”平臺科學的風險評價方法,將廠區12 個風險點分為4 個等級,制定評價后的風險管控清單和管控計劃,定期、定人對廠區的缺氧池、厭氧池等風險點進行風險巡查,形成風險日志。特殊人員作業前通過平臺進行特殊作業申請,企業安全負責人在保證作業安全措施到位后,在平臺審批確認特殊作業,并實時通過AI 智能監控觀察作業安全,大大提升了安全風險管控水平。
企業安全生產風險防控“智惠平臺”
“點單”約叫安全服務送上門
針對企業安全生產需求遞增,資源信息不對稱等問題,長興縣應急管理局以大數據為支撐,建設智惠助安云平臺,設置網上培訓、問診、約叫等功能模塊,搭建助企惠企“便利橋”,實現企業難題有效化解。截至2021 年12 月7 日,長興縣共有1 874 家企業,4 萬0 335 名員工通過系統尋求安全服務。
2021 年11 月23 日,平臺收到了來自長興縣開發區森富機電有限責任公司上傳的一條“插件端子機無防護罩”的隱患,電氣專家查看隱患情況后,針對機器傳動部位的危險性和實操性,提出科學的防護整改措施,企業立即根據專家意見進行了整改。
“企業通過平臺分享生產過程中事故隱患照片,由專家線上問診給予建議,或者自行選擇匹配度高、評價優質的安全專家或技術人員,約定時間入企指導、查找問題并落實隱患整改、驗收閉環。”長興縣應急管理局工作人員陳若飛介紹,“截至2021 年12 月7 日,通過系統約叫專家服務125 家次,整治隱患851 個?!?/p>
陳若飛表示,通過智惠助安云平臺,可有效對全縣企業安全生產風險等級進行系統科學評定,并對各類安全生產風險進行識別、預警、管理、消除,真正做到了過程清晰、閉環管理。
安全風險可視化是構建“事前預防、事中治理、事后救援”的安全風險隱患防治體系的重要舉措,長興縣抓住搭建平臺的時機,設置“全縣駕駛艙”,為企業裝上了一只只“火眼”,讓隱患無處藏匿。
2021 年9 月10 日 上 午,長 興縣安全生產風險防控數字駕駛艙正式啟用。駕駛艙工作人員由專職平臺管理人員、行業安全專家、消防專家等組成,每日針對企業風險點位巡查情況、AI 智能監控場所、風險防控辨識情況開展抽查,建設聯動企業實時現狀的觀察窗口,保證監管部門能夠第一時間了解現狀情況,并將發現的隱患及時反饋給企業,同時根據企業提出的隱患整改疑難問題,提供專家解答。
2021 年11 月6 日,AI 監 測 點位顯示長興臨港污水處理有限公司氣浮池有突發情況。查看發現,是由于非工作人員進入了有限空間區域,當非工作人員進入時,系統對監控畫面進行了抓拍,并將預警信息發送至長興縣應急局、鄉鎮應急站和事發企業,監管人員立即對有限空間作業的內部審批、防護措施等進行有效核實,第一時間發現和處置違規行為,確保作業安全。
陳若飛介紹,目前長興縣接入可燃氣體濃度監測、液位監測等各類視頻信號299 個點位,試點運行“有限空間”“動火”等高危點位監測61 家,進行智能分析預警、及時處置。監測結果同步聯動至應急指揮中心,一旦發生事故,立即觸發,并提供事故來源、部位、現場情況等一手資料信息,全面提升了應急救援的科學性和時效性。
企業視頻信號監測點位反饋報警情況
依照傳統的方式方法,發現隱患后,安全監管部門需要將隱患反饋給企業,并在后期及時跟蹤督查督辦,確保隱患整改到位,這一過程往往耗費了大量的時間和人力。
為了提高隱患整改效率,“智惠平臺”推出了隱患信息傳達和提醒服務。政府入企和企業自查發現的隱患,由移動端錄入平臺,平臺會智能分析隱患發生點位和判定隱患等級,“靶向”推送隱患信息到指定層級責任人,督促其在整改時限內將隱患整改到位。
2021 年10 月14 日,浙江大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巡查人員發現14 號聚合釜蒸汽閥門存在漏氣問題,錄入平臺后,點位安全整改負責人李彥成的手機上立即收到了來自平臺的短信提示。隨后,李彥成組織機修工等人員進行快速整改,企業負責人也可以清楚地看到隱患整改的全過程。
李彥成表示:平臺推送信息的功能非常人性化,節約了下達、上報的時間,整個流程十分高效便捷。
據了解,若向企業發送隱患排查任務提醒超過2 次,企業仍未做出相應整改舉措,應急管理部門就會安排鄉鎮應急站人員入企檢查。截至發稿,該平臺已通過監測向企業發送隱患整改排查任務提醒1 038次,系統內任務逾期未執行提醒18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