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偉
文化自信背景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傳播困境及對策研究
吳 偉
(山西金融職業學院 公共教學部,山西 太原 030008)
近年來,在我國經濟發展的帶動下,文化的傳播與發展也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文化自信是新時代我國文化發展的時代主題,對推動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播和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在多元文化發展的沖擊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發展卻不容樂觀。基于此,文章對文化自信和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相關內容進行了簡要概述,分析在文化自信背景下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在傳播與發展中遇到的困境及發展策略。
文化自信;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傳播理念;傳播途徑;策略
文化的傳播與發展對于提升我國綜合國力以及提高我國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具有重要的意義,優秀傳統文化作為我們國家的根、民族魂,不僅承載著我國優秀的民族精神,同時也深刻地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將我國優秀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代代相傳。文化自信是我國優秀文化得以傳承和發展的重要基礎,而在文化自信背景下,我國優秀的民族傳統體育文化該如何更好傳播與發展,是目前文化領域研究的重要內容。本文結合國際體育文化發展的情況探究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播策略。
文化自信在我國新時期發展中具有重要意義,它不僅僅是一種文化理念,更是一種新中國發展的先進指導思想。文化自信是根據新時期我國現實發展需求而提出來的,加強對民族文化自信的培養也是現階段國家發展戰略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文化自信的內涵主要體現在以下三方面:其一,體現在對民族文化傳統的自信。文化是我們國家的根、是我們民族的魂,是一個民族乃至整個國家的精神支柱。優秀傳統文化是文化自信的根基,優秀傳統文化不僅僅是一種優秀的文化形式,更承載著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歷程,見證著中華民族的崛起,也記錄下了民族艱苦奮斗的歷程,只有保護和發展優秀的傳統文化,才能在不斷推陳出新中促進我國文化的發展。因此,文化自信的內涵之一就是對我國民族文化傳統的自信,只有民族的,才是最好的。其二,表現在對中國現實發展道路的自信。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發展歷程中,一直有著堅定的發展道路自信,而發展道路自信本質上就是文化自信,因其是建立在五年多年文明基礎上而確定的發展道路。現如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承載著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以及獨特的歷史命運,是根據我國發展歷史以及實際國情而確定出來的發展道路,是承載歷史、推動新時期發展的科學發展觀。我國的文化自信不僅僅體現在豐富的傳統文化底蘊上,同時也是對我國現階段所走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自信。其三,表現在對中國未來發展前景的自信。文化自信是我們國家和民族興旺發展的根基,在我國優秀的文化中承載了豐富的民族智慧和民族精神,對現實的發展和未來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在中華文化中蘊含了豐富的哲學思想,比如儒家思想、道家思想,等等,古往今來解決了無數人類發展所面臨的難題。在這些優秀文化的基礎上,國家未來的發展同樣充滿希望。
民族傳統體育文化也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內容之一,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主要是以儒家思想中的“天人合一”為基礎,具有一定的保健性、技藝性以及表演性,是一種獨特的、具有中華民族文化精神的體育活動,在價值取向上傾向于寬厚、禮讓以及和平,與現階段西方極具競爭性的體育活動有著明顯的區別。在中華民族傳統體育文化中體現出了身心并重、內外兼修的體育觀念。體育文化講究的是身體與精神的和諧統一發展,在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中受到中華民族傳統生活方式以及社會環境的影響,使得民族傳統體育文化體現出較為明顯的修身養性特征,這方面的特征也是其與西方體育文化的最大差別之一。另外,在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中也突出了以倫理道德為核心的體育特色,在我國漫長的發展歷程中積淀下了濃厚的中華文明和道德風尚,時至今日這些優秀的文化和精神也是舉世推崇的。在這種文化觀念的影響下,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中也具有明顯的道德教化痕跡,即便是看似競技類體育活動,如武術,也是以身體、武功以及德行全面發展為核心,內外兼修、崇尚禮制,這些都充分體現出中華民族傳統體育文化中的倫理道德。中華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在價值觀的表現上主要突出了人體生命觀、貴生觀以及養生觀,這也是東方體育文化與西方體育文化比較明顯的區別。簡而言之,中華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在幾千年的發展歷程中,將東方哲學思想以及道德倫理觀念等充分融入其中,將“天人合一”思想觀念體現得淋漓盡致。
增強文化自信是我國現階段發展的重要主題,文化自信是國家和民族發展的根本,也對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播和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在文化自信背景下,加強對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播與發展的重要性具體體現在以下幾方面:其一,是我國文化自信背景下國家戰略發展的重要內容之一。在現階段全球化發展的背景下,考慮到西方文化的沖擊,加強我國文化自信,提升我國軟實力已經成為新時期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的一項重要戰略目標。從目前我國實際發展情況上看,我國對文化的傳播與發展給予了高度重視,并且已經基本形成了相對完善的以文化自信為核心的戰略思想,而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是文化自信發展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因此,在文化自信背景下,加強對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播是實現我國戰略發展的重要保障。其二,是提高我國綜合國力以及國際影響力的重要途徑之一。文化自信是能夠推動文化傳播的一個重要前提,而文化傳播也能夠進一步加強民族的文化自信,可見,文化自信和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播二者是相輔相成的。在民族文化自信背景下,為加強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播和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而體育文化的崛起意味著我國軟實力的進一步提升,對提升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文化自信背景下加強對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播是進一步提升文化自信水平的重要途徑,同時也是發展我國民族體育文化的關鍵舉措。了解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傳播中的困境,對于有針對性地采取有效措施,促進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在文化自信背景下更好地傳播與發展具有重要的價值。其中,傳播場域是影響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傳播的一項重要因素。從現階段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播情況上來看,傳播場域局限的問題確實存在,這與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自身的特征以及發展歷程有著直接的關系。因為在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中講究的是天人合一、自然和諧的文化理念,而且在價值觀念上體現的是養生保健,并非競技類的體育活動,這與現階段世界體育文化的特征有著實質上的區別,也是這一特質促成了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在傳播上更加傾向于保守和內斂,造成傳播場域相對局限。從現階段世界范圍內的體育文化發展情況來看,各種體育運動多數都表現出了較強的競技性、對抗性、娛樂性以及觀賞性,可以滿足人們在身體和精神兩方面的需求,在傳播場域上也相對廣泛,不僅在體育領域中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在商業領域也獲得了很大的發展空間,創造了更高的經濟價值。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受氣自身特質的影響使得傳播場域相對局限,再加上現代體育文化的蓬勃發展,更進一步地限制了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發展,因此,在文化自信背景下要解決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傳播場域局限的問題,才能促進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有效傳播和發展。
雖然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講究修身養性,蘊含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民族精神,無論是促進人們身體素質發展還是滿足人們精神文化追求都有著重要的意義。然而,從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播情況上看卻并不理想,分析原因,關鍵是在傳播理念上相對滯后。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傳播理念上存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方面是在校園民族體育文化傳播理念上的滯后。學校教育是進行民族體育文化傳播的一個重要途徑,在我國各個階段的教育教學中,均開展了體育課程,體育課程教學是進行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傳播和發展的重要渠道,但是從學校體育教育的內容上以及形式上來看,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相對較少,缺乏對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傳播和滲透的意識。雖然部分學校也開展了傳統武術教學,但是在教學模式上還是采用比較枯燥的動作示范和模仿訓練的形式,枯燥且難度較大的武術動作很難激發學生學習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興趣,導致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傳播達不到理想的效果。另一方面是在民間傳統體育文化傳播理念上相對滯后,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本身就是源于民間,但是從現階段民間傳播傳統體育文化的情況上看,存在傳播理念過于保守的問題,多數仍然是采用師徒教授的傳播模式,在傳播的過程中還存在“寧失傳、不外傳”的傳統老舊思想,嚴重阻礙著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播和發展。因此,在文化自信背景下,需要解決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傳播理念滯后的問題。
傳播途徑的廣泛性對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播與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但是從目前來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在傳播途徑上仍然比較單一,最主要的傳播方式就是賽事活動和媒體傳播。其中在賽事活動傳播方面,缺少對地方民族傳統體育文化進行深入的挖掘,未能利用具有特色的地方民族體育文化對賽事活動進行整體上的規劃和設計,無法打造具有我國民族特色的體育文化品牌。通常情況下有關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傳播的賽事活動主要是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是以各個民族為代表的傳統體育運動會。而地方民族傳統體育賽事活動并未得到有效的舉辦,往往是地方自發組織的小規模的賽事活動,影響范圍也相對較小,而且主要是以娛樂健身為目的。媒體傳播是新時代發展中非常重要的一種傳播手段,但是從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播途徑來看,還沒有從傳統的語言文字以及傳統的口耳相傳的形式中走出來,未能充分利用好媒體傳播渠道的優勢,即便在媒體傳播渠道上有所擴展,但是相對于西方發達國家的媒體傳播來說,傳播力度相對較小。此外,在全球化發展進程的不斷加快過程中,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播要走向國際,但是從國際互聯網上的文化傳播情況上看,傳播語言主要是以英語為主,而傳統民族體育文化中很多專業的術語轉化為英語形式的表達就很難將其所蘊含的內涵以及文化的精髓表達的準確,也會對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播和發展帶來一定影響[1]。
在文化自信背景下,要有效促進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播需要在傳播場域上進行擴展,以構造良好的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傳播環境,為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播和發展奠定基礎。因此,應該根據文化自信背景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傳播的實際情況以及發展需求,針對性地進行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傳播保障制度的建設和完善,從多個層面入手打造良好的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傳播環境。具體可以通過以下幾方面來實施。
其一,加強政策上的引導。在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傳播方面校園是重要的文化傳播與交流陣地,同時也可以從小培養人們的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意識,加強人們對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內涵的深入了解,提高民族文化的認同感,進而實現提升我國文化自信的目標。相關部門也根據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傳播和發展的相關要求,頒布并實施了相關的政策文件,比如《關于進一步加強少數民族傳統體育工作的指導意見》等,對促進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播有著非常關鍵性的作用,在這些文件和政策中,就包括了有關各個階段教育教學中如何有效開展民間傳統體育課程以及做好相關人才的培養工作。然而,在實際實施過程中因為缺乏針對性的指導以及有效的監督,導致相關政策得不到有效落實。因此,需要結合實際情況以及政策要求做好政策引導和監督工作,比如加強對各個階段教育教學中民族傳統體育課程的科學設計,玩善相關的教材體系,結合地方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特色,開展具有特色的體育項目教學,從而有效推動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播。
其二,要加強民族傳統體育賽事的組織以及相關制度的創新和完善。從現階段體育事業的蓬勃發展景象上來看,其發展態勢的良好與其科學完善的體育發展傳播制度和方式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因此,在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傳播上也可以借鑒現代體育文化發展的形式,進行傳播制度的創新和完善。首先,在民族傳統體育賽事的組織和設計方面,需要相關人員對我國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種類以及形式有全面的了解和掌握,能夠將廣泛參與作為賽事項目設計的重要原則之一,從而實現對民族傳統體育賽事項目的優化和創新。比如在我國民族傳統體育項目中包括賽龍舟、中國式摔跤以及散打等,這些都是具有一定競技性的傳統體育項目,可以通過對這些競技類傳統體育項目的賽事制度進行現代化的創新和改造,實現民族傳統體育競技項目的職業化發展[2]。其次,為提升廣泛參與性,需要對民族傳統體育賽事制度進行合理設置和完善,比如根據不同的參賽對象的實際情況進行多標準分組,這樣可以有效擴大參與范圍,提高人們參與的積極性。根據不同年齡特征設置不同水平的民族傳統體育賽事項目。與此同時,要注重對民族傳統體育賽事的宣傳,合理運用新媒體技術進行多渠道的宣傳,提升民族傳統體育賽事的商業價值。最后,要注重對民族傳統體育賽事的管理制度進行創新和優化,保障賽事的安全穩定進行,對各種可能會出現的突發情況進行及時有效的調節,確保民族傳統體育賽事的順利開展。
文化自信背景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在傳播理念上要進行改革和創新,結合新時代體育文化發展的情況和需求,打破傳統老舊的傳播理念,使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播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在創新和改革傳播理念方面具體可以通過以下幾方面來實施。
其一,要注重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傳播理念。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播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現代體育文化蓬勃發展的沖擊,而現代體育文化的迅猛發展主要是因其能夠順應時代發展的需求,滿足人們對于文化的追求。因此,民族傳統體育文化也應該充分借鑒現代體育文化傳播以及發展理念,順應時代發展的要求,結合人們對體育文化的需求,將傳統體育文化向著現代化的方向發展,進而優化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播理念。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現代化轉型發展需要掌握科學的原則,既不是一味的對西方體育文化傳播理念進行模仿,也不是一味的持守傳統體育文化傳播理念,而是在保留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精髓的基礎上,與現代體育文化傳播發展的優秀成果進行充分地融合和創新,既有效的傳承和保護我國優秀的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同時也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一方面,在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傳播理念上可以充分借鑒現代體育文化傳播理念中的開放性和創新性特點,不再受傳統“幫派”以及“門戶”傳承的限制,而是能夠采用開放性的傳播理念實現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廣泛傳播[3]。另一方面,要注重對民族傳統體育文化中的內涵及精髓進行重點強調,并有效保護和傳承。在民族傳統體育文化中所蘊含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以及“內挖檢修,形神共養”等思想充分體現出了人與自然和諧共處、人與社會和諧共進以及人類自身的和諧發展等優秀的價值觀念,對人類以及社會未來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這些思想也迎合了未來時代發展的相關要求,因此,在傳統體育文化傳播中要做好保護并重點突出。
其二,要注重化被動傳播為主動傳播的傳播理念。傳統的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在傳播上相對被動,這也是影響其傳播效果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現階段需要對這一傳播理念進行扭轉,使被動轉變為主動,不斷提升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播意識。在主動傳播過程中,一方面可以借助于媒體力量,在具有權威性的媒體平臺中,比如影視平臺以及地方電視臺等設置與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傳播有關的節目,專門進行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播,可以借助于明星效應來提高傳播的效果[4]。另一方面,可以在地方積極舉辦各種綜合性民族傳統體育活動,尤其是在各個重要節日中有針對性地開展民族傳統體育活動,這樣,既烘托了節日的氛圍,同時也促進了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播,使人們在享受活動樂趣的同時,感受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豐富內涵,提高人民傳統體育文化自信。
在新時代背景下,隨著信息技術以及媒體領域的不斷發展,給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播開拓了新的途徑,為保障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在文化自信背景下得以有效傳播和發展,就需要在傳播途徑上不斷開發和擴展,從多個渠道進行傳播,來提高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播效果[5]。一方面,可以借助新媒體平臺來進行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播,新媒體平臺具有其自身的優勢,比如受眾廣泛、交互性強等,因此,可以在開展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的過程中,通過新媒體平臺多個角度進行傳統體育運動會進展情況的直播和解說,并借助與其較強的交互性,促進人們針對民族傳統體育文化進行交流和探討。另一方面,可以通過拍攝有關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方面的影視作品,來實現對我國優秀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播。觀賞影視作品是現階段人們休閑娛樂的一個主要方式,在影視作品中融入民族傳統體育的相關內容,既可以擴大傳播范圍,也能夠有效提升傳統體育文化的商業價值。此外,根據現階段經濟發展情況以及人們的消費需求,結合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內容創造文創產品,通過文創產品的推廣和宣傳提升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知名度。
文化自信背景下給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播與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同時,在文化自信背景下加強對優秀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播和發展對促進我國戰略發展目標的實現以及提高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等都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現階段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播過程中還存在傳播場域局限、傳播理念滯后以及傳播途徑單一等問題,因此,結合現階段體育發展大環境,應加強對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傳播場域的擴充、傳播理念的更新以及傳播途徑的擴展,為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發展提供保障。
[1]張紅學,賀一凡,劉珂珂.文化自信背景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傳播困境及對策[J].體育文化導刊,2021,39(8):60-66.
[2]李娟.文化自信背景下民族傳統體育傳承方式與整合[J].拳擊與格斗,2020,34(2):5.
[3]黃振鵬,陳應表.文化自信視角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全球化傳播探析[J].體育文化導刊,2021,39(7):67-71.
[4]朱亞成,石牙牙,張青,等.文化自信視域下中華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傳承研究[J].西北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1,42(4):46-49.
[5]宋軍.民族文化認同與民族傳統體育轉型發展的研究[J].沈陽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18(1):93-96.
Research on the Dilemma and Suggestions of the Dissemination of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ational Cultural Confidence
WU Wei
(Shanxi Professional College of Finance, Taiyuan 030008, Shanxi, China)
吳偉(1984—),碩士,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