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 剛
生命教育是促進人全面發展的重要內容之一。初中階段正是學生建立積極、穩定、科學的生命觀的重要時期。本課旨在通過游戲、冥想、具象化、自我覺察等心理技術引導學生領悟生命內涵,幫助學生認識生命、尊重生命、珍愛生命,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建構生命意義,進而提升生命質量。
教師:請同學們根據老師的口令觸摸相應的身體部位,看誰觸摸得又快又準。聽我的口令,鼻子、后背、小腿……
學生:我剛開始觸摸時總會停頓一下,這表明我平時對自己的身體關注還不夠。
教師:請同學們繼續聽口令觸摸身體部位,然后把手停留在這個部位,充分感受它的存在。聽我的口令,后腦、胸口……
學生1:我在觸摸胸口時,感受到了平穩而有力的心跳。那一刻,我特別踏實。自我出生以來,心臟從未停止工作,保證全身血液流動順暢,我要謝謝它!
學生2:我的手在觸摸鼻子時感受到了空氣被慢慢吸進身體,然后又帶著我的體溫從鼻腔排出來。在那一刻,我觸碰到了看不見摸不著的空氣,是它給了我們生命的可能。
教師: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我們的身體也是一樣,請同學們找出自己身體的一個獨特之處,并給它起一個有寓意的名字。
學生1:我的左手掌心長了一顆小黑痣,我覺得它讓我變得更聰明了。我給它取名叫“睿痣”。
學生2:我的耳朵能動,我給它命名“動耳”,它讓我在課上認真聽講,讓我能更多地傾聽別人。
教師:現在我們身體的哪些部位與外界有接觸呢?
學生1:雙腳踩在地板上,腰部靠在椅背上。
學生2:臀部都坐在椅面上,每個人的身體都與空氣零距離接觸。
教師:請同學們身體端坐,微靠椅背,輕閉雙眼,深緩呼吸。請跟隨我的提示語依次感受雙腳與地板的接觸、臀部與椅面的接觸、腰部與椅背的接觸,最后感受整個身體與空氣的接觸。
學生1:剛才跟隨老師的提示時,我心無旁騖。當我的注意力集中在雙腳踩踏地板時,我內心踏實,充滿安全感。
學生2:我真切地感受到自己有一個完整的身體,它既與外界保持著密切接觸,又與外界有一個清晰的界限。我要保護好我的身體,不讓它受到傷害。
設計意圖:通過“關注身體”活動,提高學生對自己身體的覺察力、認同感、安全感,強化學生的身心邊界感,增強他們對身體的保護意識。
教師:請大家選用自己最喜歡的顏色的水彩筆在A4 紙上畫條線代表自己的生命線。在左端標上出生日期,在右端寫下自己理想的壽命,在適當的位置標注現在的年齡。想想為什么是這個理想的壽命?怎樣才能活到自己理想的壽命?
學生1:我想活到75 歲,因為據說這是中國人的平均壽命,高質量的生活比活得久更重要。我認為要想活到75 歲就應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按時作息、適當運動、健康飲食等。
學生2:我想要活到95 歲,因為我有很多理想要實現。我認為要想長壽,除了身體健康,心理也要健康。如要學會調整情緒,遇到煩惱時主動向朋友或老師傾訴,要有積極的人生目標,不輕言放棄。
教師:請回憶你自出生以來經歷的最高興(激動、驚喜等)的一件事,然后在生命線上對應的時間點旁簡要地寫下來。接著回憶出最痛苦(氣憤、后悔等)的一件事,在生命線上對應的時間點旁簡要地寫下來。
學生1:六年級時,我最要好的朋友去蘇州定居了。我們到現在只見過一面,而且見面時間很短,這是讓我最難過的事。最開心的事就是我和他從前一起上學,一起寫作業,一起玩……
學生2:最高興的事就是四年級時,我數學期中考試考了一百分,老師表揚了我。最氣憤的事是在二年級時,有個大個子同學欺負我們班的同學,當時我們都很害怕,現在想起來有些后悔,當時為什么不去報告老師呢?
學生3:我最激動的一件事就是我爸去年被授予“最美退役軍人”榮譽稱號。他經常照顧小區里的一位腿腳不靈便的老人,我為他的正直善良、樂于助人感到自豪。最痛苦的事是我家養了多年的小狗“多多”最近死了,我們全家難過了好長一段時間。它非常乖巧聽話,一直是我忠實的小伙伴。
教師:回憶過去是為了更好地面向未來,我們每個人都會憧憬未來。請你設想將來最想實現的一項人生目標以及實現它可能面臨的困難,然后將它簡要地寫在時間點旁。
學生1:我想在大學期間進入軍營鍛煉自己。目前,我的身體不夠結實。若想如愿以償,我以后要鍛煉身體。
學生2:我想將來成為一名出色的心腦外科醫生,我手術精準,病人感覺不到痛苦。要想實現這個理想,我要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為將來高妙深奧的醫學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
教師:我們在實現理想目標時會遇到一些困難。因此,如何面對困難是我們要做的一個重要功課。下面請大家看視頻《堅強的尼克》以及3張“小草夾縫生長圖”。
學生1:每個生命都值得尊敬。平凡的小草在看似絕境的夾縫中努力生長著。這讓我明白,不管以后遇到什么困難,要相信自己,然后想辦法克服它。
學生2:尼克雖然身體嚴重殘缺,但是他的意志健全和強大。尼克的人生證明人的潛能是無限的,我要向他學習,挑戰自我,激發自己的潛能。
教師:我們都認可“生命是有限的,而人的潛能是無限的”。
設計意圖:通過“關照生命”體驗,讓學生認識到生命有限,需要好好珍惜,激發學生積極構想未來,挑戰自我,實現生命價值。
教師:首先,請各位同學挑一顆自己最中意的葡萄干,將它放在另一只手的手心,以第一次相見的心態感受它的重量。然后靜靜地看它,觀察它的每個光亮部位、陰暗凹陷、皺褶等。其次,翻轉觸摸它,感受它的硬度、溫度及紋理。輕輕閉上眼睛,聞一聞它的氣味。最后,放到嘴里慢慢咀嚼,感受葡萄干在口中的變化。
學生:我在觀察葡萄干時心特別靜。它雖輕,但我仍能感受到它的分量,綠中透出微微枯褐色,紋理像奶奶臉上的皺紋,酸中帶著的甜味,慢慢流入我的咽喉,進入我的身體。
教師:想想我們能品嘗到美味的葡萄干,哪些人為此付出過?
學生1:果農、運輸車的駕駛員。
學生2:采摘葡萄的人、加工葡萄干的師傅。
學生3:老師為我們買來葡萄干,也是付出者。
教師:葡萄干經過成長的不容易,以及經過了許多人的手來到了我們身邊。那么是什么讓你成為現在的自己呢?哪些人參與或見證了你的成長?請寫下他們的名字。
學生:我的好朋友小寧和我的鄰居,另外,還有跟我有過沖突的人,是他們磨煉了我的意志。
教師:我們要感謝生命中出現的每個人,因為他們,我們的生命才更加精彩。
設計意圖:通過“正念吃葡萄干”活動,帶領學生反思成長的過程,強化學生與自然、與他人的情感鏈接,激發學生的感恩心。
教師:同學們,通過剛才的活動,你對生命有了什么新的感悟?
學生1:每個人的生命都是獨特的、珍貴的。我們要愛惜自己的身體,珍惜生命,懷有一顆感恩的心。
學生2:我的生命是獨一無二的,我愛我自己。我的人生注定是豐富多彩的,有開心也有挫折。我會珍惜這種起起落落,好好生活和學習。有一天面對人生的盡頭時,我將無悔于我的人生。
PPT 展示教材中“心海指南”的內容,師生齊讀:生命如同寓言,其價值不在長短,而在內容,生命只有煥發光彩,方不辱沒生命的意義。只有熱愛生命、珍惜生命的人,才能活出生命的綺麗與精彩。
設計意圖:通過回顧生命概念,幫助學生從意識層面強化對自己生命的珍惜和尊重,鞏固和提高課堂活動效果。
生命教育的內容關涉到學生的學習、生活、人際交往等方面,話題相對抽象,因此筆者在設計本課時重視學生的內省與體驗,強調讓每個學生充分關注自身感受和想法。首先,讓學生從關注自己的身體開始,把抽象的生命概念與具體的生命形式有機結合,提高學生對身體的關愛和保護意識。其次,教學活動層層推進,幫助學生從空間維度、時間維度、關系維度重新認識生命、思考生命、發展生命、提升生命。活動中,特別強調過程的動靜節奏轉換,通過“動”態的游戲、互動調動青春期學生的積極性。然后通過“靜”態的冥想、思考強化學生對科學生命觀的認同。
中學生處于逐漸走向成熟的階段,他們開始思考生命的意義。但他們會在許多時候感到迷茫,發展方向不明,發展動力不足,甚至會覺得活著沒有意義。如何幫助學生領悟生命的抽象內涵,幫助學生感悟生命、珍愛生命,促進學生積極主動發展生命,提升生命質量,建構生命意義,該課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實踐。
“關注身體”活動聚焦此時此處的自己,關注身體的感受,發現自己的獨特和邊界;“關照生命”活動,繪制生命線,理解生命的長度與質量;“關心生長”活動,正念思考,引導學生感悟生命的起源與資源。這些活動引導學生立足當下,放眼人生,不斷開闊視野,思考生命與成長,聯系自己與他人,循序漸進,從而激發學生關愛自己、珍愛生命、提升生命的內在動力和情感。
該課充滿了“心理味”。心理技術的有機融合讓學生真正地“浸潤”課堂,從而進行體驗式學習。授課教師通過冥想技術、具象化、正念技術,讓學生凝神思考,聚焦當下,覺察自己;通過游戲活動、傾聽分享等參與性心理技術,讓學生在活動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長;通過自我命名的敘事技術,讓學生改寫自己的生命故事,發現自己的獨特潛能,從而更加接納自我、熱愛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