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娟(漳縣中醫醫院內一科)
慢性支氣管炎是指呼吸系統中的氣管、支氣管及其黏膜和周圍組織發生非特異性炎癥的慢性疾病,其主要臨床表現包括咳嗽、咳痰以及喘息的遷延不愈和反復發作,這種癥狀每年的持續時間可長達3 個月以上。
大多數患者在確診時期病史已經長達2 年甚至更久,從而導致該疾病的預后效果較差。隨著病程的不斷延長,慢性支氣管炎可并發嚴重的呼吸系統感染,同時還會進展為肺氣腫和肺心病,并最終導致呼吸衰竭,嚴重破壞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生命健康,因此,這是一種后果極為嚴重的常見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應當得到人們的重視。
本文就目前慢性支氣管炎的治療在西醫和中醫兩個方面已經得到的發展進行介紹,旨在為讀者帶來更多的有用信息,使患者更加全面地了解目前臨床上可用的慢性支氣管炎的治療方案。
慢性支氣管炎的西醫治療目前已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指導體系,主要分為2 個時期的用藥,具體可根據病情分為急性發作期的治療和炎癥穩定期的治療。
慢性支氣管炎的急性發作往往是由于細菌等病原微生物感染導致的,所以在慢性支氣管炎的急性發作期,抗生素治療是不可忽視的治療手段。此前按照經驗使用大劑量抗生素進行感染控制已經不再推薦,因此對患者進行痰培養,確定致病微生物,并通過藥敏實驗確定抗生素類型才能使治療收益最大化。同時還要根據患者病情加用噴托維林、右美沙芬等止咳藥和鹽酸氨溴索、溴己新等祛痰藥,以盡快穩定患者病情。
在緩解穩定期,西醫主張使用氧療、呼吸鍛煉以及氨茶堿、β2 受體激動劑等藥物進行治療。
在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期,對于導致慢性支氣管炎的感染因素并無優于抗生素的選擇。而在緩解穩定期,中醫中藥具有更好的療效。在中醫辨證理論中,慢性支氣管炎主要包括風寒侵襲肺、痰濕壅肺、痰熱壅肺、脾肺兩虛、肺腎氣虛五個證型。因此可以用溫腎補氣,脾肺雙養的方法來宣統肺氣,可使用補中益氣丸等藥物健脾,同時使用六味地黃丸、金貴腎氣丸等補腎,同時還可以加用復方甘草合劑、蛇膽川貝液等藥物達到止咳化痰的目的,同時蛹蟲草、冬蟲夏草、百合、羅漢果、枇杷果、杏仁、紅棗、川貝等藥材,以及肺寧顆粒、銀黃清肺膠囊、清肺十八味丸、桂龍咳喘寧膠囊等中成藥也能夠給慢性支氣管炎患者帶來益處。
綜上所述,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期可以使用西醫手段快速控制癥狀,在緩解穩定期則可以使用中醫中藥調理體質,延緩病程,從而全方位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