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翔
由于社會的快速發展,公眾的權利意識不斷增強,人們不再扮演服從的角色,開始重視對自身隱私權的保護。隨著侵犯患者隱私權的事件越來越多,同時立法者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修改了患者隱私權的部分規定,再加上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在保護患者隱私方面的工作不夠充分,不足以滿足患者在隱私權方面日益增長的需求,因此作為熱門話題的患者隱私權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
患者隱私權本質保護的是患者自身的與他人、社會、公共利益無關的個人信息、私人領域和空間,但是,實際生活中,當患者使用權利保護自己的時候,往往會引起與其他權利的沖突。任何權利的行使都是有界線的,患者隱私權也不可避免。其中,與患者隱私權發生沖突最為典型的分別是與醫療機構利益的沖突、與第三人利益的沖突以及與公共利益的沖突。
這里的與醫療機構利益的沖突多指醫務人員的知情權,患者迫切想要治愈自身的疾病,但卻時常不愿告知醫務人員其真實狀況,希望在治病的同時能盡量避免透露自身的隱私,這種狀況在面臨可能暴露身體部位檢查的時候尤為常見。例如在婦科問診時,患者面對男性醫師詢問病情或必要的身體檢查時,因為自身的害羞,可能會瞞報真實病情而避免檢查或詢問。這樣的狀況,不利于醫生對患者病情的判斷,也難以準確診治患者的疾病。如果后續患者病情加重,患者還會埋怨、投訴醫生,從而導致矛盾糾紛。在這個時候,應該保護的是醫生的知情權。患者在自身的隱私權與醫生的知情權發生沖突時,應該要放棄隱私權,如實向醫生告知與病情相關的信息,因為醫生的知情權實質上是為了保護患者的生命健康權。按照位階理論的順序來看,患者的生命健康權的保護優先于隱私權,因此,保護醫生的知情權本質是保護患者的生命健康權,患者應適當放棄自身的隱私權。
這里的第三人指的是特定第三人,比如患者的配偶。一般而言,患者的病情信息屬于個人隱私,任何人都不能侵犯其權利。但是,在患者隱私權與特定第三人的知情權發生沖突時,如何權衡和取舍二者間的關系呢?假設患者發現自身患有性病,但是患者沒有打算告知其配偶,此時醫院應該如實告知患者的配偶嗎?如果患者希望隱瞞病情信息,而醫院選擇向患者的配偶陳述患者病情的真實情況,則患者的隱私權就受到侵犯,家庭關系也會受到影響。相反來看,如果醫院沒有向患者配偶告知患者的病情,則患者的配偶的知情權就會受到侵犯,同時患者配偶的生命健康權也受到影響。按照兩害相權取其輕和權利位階原則來看,應當優先保護患者配偶的生命健康權益,此時患者的隱私就要被讓渡。
權利是相對的,公民在行使自身的權利時可能會侵犯他人的權利。患者行使自身權利時也毫不例外,主要體現在患者隱私權與公眾知情權的沖突上。詳細來說,當患者患有法律明文規定的傳染性疾病時,其享有的隱私權必然會受到一定的限制。與醫務人員知情權、第三人知情權最大的不同是,公眾知情權涉及的領域最廣。
由于我國的歷史原因和傳統文化的影響,對于隱私權的立法保護起步較晚,隱私權常常被置于名譽權的保護范圍之內。隨著公民隱私權保護意識的逐步加強,立法者認識到隱私權地位的重要性,自2010年7月1日開始實施《侵權責任法》,其中的第2條第2款首次確定了隱私權具有和名譽權同等的法律地位。而在《侵權責任法》頒布實施前,對于患者隱私權的法律保護主要反映在低位階的法律文件和相關的特殊法律法規中。除此之外,在民法領域,關于患者隱私權的相關規定只能在司法解釋中找到。因此,《侵權責任法》頒布后,在醫療損害賠償責任一章中,對于患者的隱私權受到侵害的賠償責任作了原則性的規定,患者隱私保護制度的雛形初步形成,意味著我國在民法領域對患者隱私權保護的進步。
1.明確對患者隱私權的界定
實踐生活中多見形形色色侵犯患者隱私權的狀況,而根據我國現行法律來看,仍未針對患者隱私權的相關問題作出詳細的保護說明,這對于界定是否侵害患者隱私權來說是一大難題,同時會加劇醫患矛盾糾紛,不利于構建完善的保護患者隱私權的法律體系。
2.細化侵犯患者隱私權責任的承擔
我國現行立法中對于侵害患者隱私的責任承擔方面的規定多為原則性條款,針對患者的隱私被侵犯后如何具體處罰相關的醫療機構及醫務人員沒有明確的規定,經常出現法官在同一類案件的處理上有多種判決結果的情況,因此在現實生活中原則性條款大多數沒有實際的操作意義。
3.協調患者隱私權與相關權益的沖突
保護患者的隱私權同時會侵犯到其他相關權利的行使,典型的有與醫療機構及醫務人員、特定第三人以及社會公眾的權利沖突。患者隱私是不愿為大眾所得知的信息,由于每個人的價值取向不同,保護患者的隱私可以說是在維護患者的人格尊嚴。可是有權利就有沖突,如何有效維護患者隱私還能同時保護其他相關權利的確是一大難題。
隨著隱私權理論研究的發展和人民群眾維權意識的覺醒,以往無條件服從醫生指令的醫患關系逐漸不被大眾所接受,很多患者希望在尊重其隱私的前提下恢復健康。因此,在緊張的醫患關系和民法典人格權篇新修纂的背景下,對患者隱私權保護的探討既有理論意義,也有現實意義。
(作者單位:寧武縣人民法院 高 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