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長虎
(江蘇省射陽中等專業學校,江蘇 射陽 224300)
歷經“十三五”的砥礪前行,迎來“十四五”的陽光開局。隨著江蘇省職業教育現代化工程的大力發展,中職學校的實驗實習設備有了長足的改善,與此同時,設備的使用,項目的實施,效率的提升,功能的開發、示范、引領與輻射,顯得尤為重要。 中職校近年來組織師生積極參加了各種汽車類賽事以及汽車類社會服務活動, 雖然取得了不少成績, 但是校內設備完善仍有空間,師生技能水平仍需不斷提高,同時部分師生也存在一些認識偏見,一味追求成績,又很難一步到位,更無意識去思考如何將活動的成果回歸課堂。 這樣對于汽車工場的功能輻射、技術引領作用就不能真正落到實處,同時實際教研活動中理、實分割現象較為嚴重,理或實單方面的學習內容并不能很好地激發師生的學習興趣。
實訓仍以操作性勞動為主,理論教學與實訓教學脫節,缺乏統一性,存在應付現象,缺乏對創新能力、創新意識、創新思維的培養,以及與之相適應的行之有效的保障措施。
體驗實訓承載涉及教學、技訓、考工、單招、行業等全方位的項目,經過項目的體驗培訓,不僅要使在校師生和社會人員逐步熟練掌握技能項目還要讓體驗者真正領會項目的運用內涵,在各自領域充分體現價值。 汽車實訓教學改革是在理論和實踐體驗,在思想和行動落實。 不少地區和學校為了贏得考工、學測、單招高考,只有機械的碎片化技能項目訓練,不顧及整個項目的流程與能力的形成。 基于上述現象,筆者明確提出在汽車體驗實訓中建構“讓學引思”教學模式,讓得適度、引得充分,使學生在體驗實訓中形成完整項目訓練體系。
汽車體驗實訓中的“讓學引思”是為了更好地提升學生的效果訓練,筆者致力于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學習,合理地讓出時間、 空間, 運用智慧的方式激發學生思維。通過富有個性張揚、也有創意展現的挑戰性體驗任務,使學生積極投身于信息搜集、資源整合、脈絡疏理之中。 在教學實施環節,本著教師讓位于學生,“車間”轉變為“學堂”,凸顯學生為學堂主體的學習思想,利用知識問題化、項目活動化,難點情境化的手段,使學生在頓悟、建構的心理體驗中追尋學習的樂趣。
汽車體驗教學中“讓學引思”的出發點在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精神和創新思維品質。 “讓”是體驗教學的立場點,它是調整“教”與“學”的重心位置,平衡教師和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位置關系。 讓學生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具有重要的參與權和主動權, 在體驗教學中處于主體地位。
“學”是體驗過程中真正意義上的學習經歷,是自我體驗的獲得,能力形成的一種過程。 汽車體驗實訓“讓學引思”模式的“學”是一種體驗經歷,關鍵是自我體驗,在學習中使學生獨立成長,同時加強監控學生的元認知情況, 增強學生自我控制學習過程的意識,提高體驗實訓的自主學習能力。
“讓學引思”體驗教學改革包括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和教學技術等多元素教學改革[1]。 “讓”“引”在體驗教學中是有序而受控的,“引”的目標是激發學生思維,它是一種方法,更是一門藝術,只有“讓得適度”“引得充分”才是新實訓體驗的真諦。
體驗教學是否取得成功并不在于學生在體驗項目訓練中的熟練程度,而在于學生思維活動的深度和品質。 體驗教學中應注重培養學生對體驗項目的認識和邏輯表達能力。 體驗教學中“讓學引思”歸宿,不是就體驗實踐中的體驗形式、技能技巧,而是體驗教學的關鍵——讓學生進入一種真正思考的狀態,讓學生能夠獨立自主地進行思考,養成思考習慣,提高思維品質,形成觀點和思想。
體驗實訓改革沒有固定的模式,但要契合實訓教學規律、學校實訓教學實際情況,否則就不能深入進行實訓教學改革。 所以體驗實訓中的“讓學引思”是從實踐層面落實的理念,也必須遵循相應教育教學規律和實際。
3.1.1 精心設計體驗過程,符合真實學習活動
“讓學引思”要構建學本項目體驗,把學習體驗工場真正還給學生,努力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這就要求教師精心設計體驗過程,將“課堂”向“學堂”進行遷移,主張在做中教,在做上學,讓“做學教”融為一體。都是讓學生懷著“生活角色”的情懷去“做”任務、“學”知識,繞開了純理論化教學的誤區。 對于知識難點,通過觀看微視頻、 模擬仿真及小組互助合作等形式,進行突圍,使“學”“做”融合無痕。
3.1.2 科學安排成長性體驗,符合真實思維活動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讓學體現“教”與“學”的轉換,筆者著力于課堂教學效果的有序升進,通過問題引領,層層發問與追問,使學生處于積極的思維中。教師時而采用引導、啟發等手段讓學生生成頓悟之靈感,時而通過小組思維碰撞的方法來解疑,讓原本平淡的學堂蕩起了陣陣漣漪,迸發出智慧的火花。
3.1.3 用心組織體驗展示,符合真實自我評價
體驗展示是學生通過體驗活動形成的成果用適當的方式進行再次呈現,是檢驗學生“體驗”的效果,更是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自信心的重要途徑。
3.2.1 切實改變體驗教學生態
“讓學引思” 體驗教學改革不但關注教學目的與內容的調整, 更加關注教學活動中體驗過程的設計,從而使體驗教學組織形式與活動方式對接實際,優化體驗教學生態。
3.2.2 致力于培育學生的核心素養
體驗實訓充分強調學生的主體性,根據已有的體驗知識、經驗與學生的實際,滿足他們獨特的、有個性的需求,全面發展學生在自主學習中的批判性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等。 在體驗學習中,通過學生自主思考,逐步形成相對穩定的學科思維方法和價值觀,優化思維品質,提升思想境界,培育核心素養。
“讓學引思” 體驗教學模式讓學生的體驗真正置于仿真或真實的生產之中;創設企業管理制度,引入職場監控方式, 改變學生的學習習慣與學習態度;學生學習體現的是主體作用及內在的能動性,從而實現學場與職場的和諧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