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桂興華

大連石油化工研究院第十研究室黨員技術人員在示范區進行現場攻關。魏撫培 攝
大連石油化工研究院黨委認真貫徹中國石化“1355”黨建工作總體思路,牢固樹立“黨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鮮明導向,推動基層建黨與中心工作深度融合。該院第十研究室黨支部探索建立“一引二能三融入”的基層黨建工作思路,以思想凝心筑魂為出發點、以創新實踐載體為著力點,以發展融合聚力為落腳點,推動黨建與中心工作互融互促,將基層黨組織的各種資源轉化為推動企業發展的優勢,把黨員活力轉化為企業發展的動力源泉,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企業高質量發展。
統一全員思想、強化凝聚力量。該黨支部加強理論武裝,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建設的重要論述、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勝利油田重要指示精神。通過黨課進班組、到崗位,提高廣大黨員政治覺悟和責任擔當。
在黨員大會中,傳遞形勢任務,凝聚共識,把員工個人發展與企業的發展、國家的發展結合起來,把員工思想和行動統一起來,使廣大員工成為企業發展的認同者、擁護者、踐行者,營造“人人都是當家人、人人奉獻為部門和部門發展為人人”的良好氛圍。在支委會中,反復強調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增強大局觀,提振精氣神,帶領部門在發展中舉好旗、走好路。
把黨小組會開到一線現場,引導廣大黨員把該干的工作主動干起來,把該擔的責任自覺擔起來,保障試驗裝置安全平穩運轉,以實際行動體現責任擔當。把黨課講到科研實驗室,引導廣大黨員聚焦“雙碳”目標,大力推進科技攻關,以主人翁的姿態爭當先鋒,讓理想信念、思想覺悟轉化為基層黨員群眾干事創業的高漲士氣和拼搏精神。通過網上“批注+傳遞+答復”的互動方式學原文悟原理,不僅學習時間靈活,還能深入思考、相互學習,推動理論學習走心走深。
企業的根在基層、力量在基層。該黨支部堅持重心下移,探索建立以“全覆蓋黨員賦能”和“網格化管理賦能”為特質的“授權賦能型”管理體系,激發員工工作熱情,增強員工參與治理的能力。
一是探索實現“全覆蓋黨員賦能”。該黨支部成立4個黨建工作組,通過賦予工作必需的資源和學習成長所需的機會,強化黨員有效參與,既體現個人價值,又體現共建共治。根據每個班組的實際需要選派支委和黨員骨干,按照專業對口將黨員資源科學配置。2021年組織學術活動30次、技能培訓200人次。在對口建設中,不說不能干,常說怎么干,注重釋放正能量,解決工作實際問題,帶領員工攻堅克難,促進班組能力增強。支委下班組做表率,支委做給黨員看,黨員帶著群眾干,有效發揮關鍵少數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使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主動性更強,有力凝聚班組建設合力。
二是探索實現“網格化管理賦能”。黨支部通過“部門管理目標化、目標管理責任化、責任管理網格化”的工作方式,形成責任網格,使每名員工都有自己的責任田。建立網格化閉環管理制度,制定定人、定崗、定責的“三定”方針,實現管理無盲區、無漏點,形成層層有任務、人人有責任、事事有落實的工作格局。通過網格化管理賦能,每名員工都清楚自己在網格中所處的位置,也讓部門能及時準確掌握網格內的情況,形成快捷反饋處理機制,發揮“組織覆蓋在網格、工作落實在網格”的集成閉環效應,推進工作提質增效。
該黨支部始終堅持支部工作服務科研生產不偏離,把創新創效、服務科研、社會責任作為黨建工作的出發點,實現黨建和業務深度融合、同向發力、相互促進。借助業務骨干智慧找準真問題,借助科研專家智慧融入新思路,借助一線技師智慧提出好建議,進一步激發各領域、各層次黨員活力和干勁兒,合力促發展。
在科研開發工作中,廣大黨員開拓進取。該黨支部組建黨員突擊隊,勇于探索、敢于創新,推進新技術攻關,解決卡脖子技術難題。黨員干部定期到試驗現場召開現場會,加快攻關進度;深入科研一線全程跟蹤指導,高質量完成儲熱相變微膠囊產品的開發、樣品分析和新標準建立等系列工作。目前研制的相變材料系列產品適用溫度范圍寬,具有相變溫度可精準控制、潛熱大、性能穩定、相容性好等優點。《功能型微膠囊相變儲能材料及其在綠色建筑中的應用》獲國務院國資委舉辦的央企熠星大賽優秀獎,《高純蠟及兩種火工用蠟的工程化關鍵技術開發》獲中國石化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
在服務科研中,廣大黨員沖鋒在前。該黨支部堅持“一切為了科研、一切圍繞科研、一切服務科研”原則,黨員技術骨干不斷突破自我,圍繞技術創新、工藝改進、流程優化中的難題召開運轉評價攻關研討會,開展跨班組、跨專業組合的大兵團合作。主動面向課題組研發工藝需求,采用“裝置開工-制定策略-分析評價-優化參數”精準服務方式,為科研開發提供更有針對性的運轉方案。在黨支部的帶領下,員工通過不斷摸索實踐,鉆研業務,結合研發需要改造裝置,完成了30多項實用新型專利申請和授權,實現了裝置部分配件的國產化。
在履行社會責任中,廣大黨員拼搏奉獻。該黨支部注重發揮社會責任,對外展現良好形象。圍繞百余套加氫試驗裝置運轉“三廢”治理項目,首次實現中國石化科研院所小型試驗裝置含烴廢氣資源化回收利用的綜合治理,助力綠色企業建設,與周邊城市和諧共生。積極與航天部門合作研發航天產品,其開發的低溫相變材料在我國載人航天領域推廣應用,助力我國航空航天事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