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正等待德國全面監管許可,以及歐盟對其是否符合歐盟能源法規的潛在審查。德國政府消息人士近期表示,暫停認證可能將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的調試推遲到2022年3月。石海 供圖
哈薩克斯坦:天然氣價格上漲引發大規模抗議
2022年新年假期以來,包括哈薩克斯坦曼格斯套州首府阿克套、該國最大城市阿拉木圖等在內的多個地區接連爆發大規模民眾抗議,反對油氣價格翻倍。自今年1月1日起,曼格斯套州液化天然氣價格由每升60堅戈(合人民幣0.88元)翻倍至120堅戈(合人民幣1.75元)。 抗議持續數日,從西部產油區向全國擴散,由起初的針對經濟演變為政治訴求。當地時間1月5日,哈薩克斯坦總統托卡耶夫簽署總統令,宣布全境進入緊急狀態。哈薩克斯坦能源部解釋稱,1月1日生效的液化天然氣國際市場電子交易轉型條款導致了價格因供需波動,并指出此前液化天然氣經常虧本出售。對此,托卡耶夫指示成立政府特別調查委員會,就價格上漲事件展開調查。
EIA:2021年能源價格上漲59%
據今日油價網站1月3日消息,美國能源信息署(EIA)的最新報告顯示,2021年底全球能源價格比年初上漲了59%。
在疫情期間,能源價格的上漲超過了其他商品帶來的收益。高盛商品指數(GSCI)中的大多數其他商品價格上漲約20%。在跟蹤全球大宗商品市場表現的大宗商品指數的能源部分,RBOB(批發汽油)漲幅最大,為67%;第二是取暖油;第三是WTI和布倫特,分別上漲62%和55%。
俄羅斯已探明天然氣儲量全球排名第一
根據bp公司發布的年度報告,截至2021年底俄羅斯已探明天然氣儲量全球排名第一,共有37.4萬億立方米。排名第二的為伊朗(32.1萬億立方米),然后是卡塔爾(24.7萬億立方米)、土庫曼斯坦(13.6萬億立方米)和美國(12.6萬億立方米)。截至2021年底,bp評估全球已探明天然氣總量為188.1萬億立方米。
烏茲別克斯坦啟動首個天然氣液化工廠項目
據能源經濟2021年12月27日消息,烏茲別克斯坦啟動了其首個天然氣液化工廠,這是一個耗資36億美元的項目,旨在從國內生產的天然氣中提取價值并減少對進口石油產品的依賴。該工廠每年將從附近的舒爾坦氣田和加工廠獲得36億立方米的天然氣,生產150萬噸合成液體燃料,如煤油、柴油、液化石油氣和從天然氣中提取的石腦油。該工廠技術總監Marcel Krause表示,南非的薩索爾公司是該廠與美國能源巨頭雪佛龍的技術合作伙伴。
美國和東北亞塑料價格大幅下跌
據ICIS網站1月10日消息,2021年12月ICIS石化指數(IPEX)環比下跌6.2%,表明全球主要石化和塑料市場價格下跌,尤其是東北亞和美國。東北亞地區跌幅最大,丁二烯等大宗商品的月環比跌幅高達17%,該地區的每一家石化企業去年12月價格均下跌。美國和海灣地區的價格也大幅下跌,只有對二甲苯和苯等例外,價格略有上升。與東北亞類似,丁二烯的降幅最大,高達19%。西北歐的降幅最為溫和,環比僅下降1.6%。丁二烯和甲苯等產品推動了下降,2021年12月下降了21%。聚苯乙烯漲幅最大,上漲4.3%。全球IPEX指數同比上漲了20%。
美國石油巨頭股價回到疫情前水平
據美國彭博新聞社1月6日消息,原油價格上漲推動美國能源股價格升至疫情發生兩年多以來的最高水平。標普500能源指數1月6日上漲2.3%,達到2020年1月7日以來的最高收盤點位。埃克森美孚和雪佛龍的股價回到了疫情發生前的水平,而頁巖鉆探公司康菲公司和先鋒自然資源公司的股價處于2018年以來的最高水平。2020年初,石油和天然氣股票遭受雙重打擊,但消費的穩步反彈,以及削減成本和削減債務等自救措施,改變了原油生產商的前景。
巴斯夫與中國企業聯合開發海相天然氣二氧化碳制合成氣新技術
1月13日,巴斯夫與中海石油化學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五環工程有限公司簽署了聯合開發協議。三方將共同研發全新的二氧化碳轉化制合成氣技術,推動海相天然氣資源更加清潔、低碳的開發和應用。不同于其他天然氣,部分海相天然氣含有高濃度的二氧化碳。如未經脫碳技術處理與加工,該類型的天然氣資源很難投入大規模應用。但從天然氣中分離出二氧化碳的過程和工藝,能耗、碳排放較高,制約了海相天然氣的系統性開發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