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杰
【摘? 要】近年來,在新課標實施的過程中,識字教學的理念也在不斷改變。識字可能是小學語文教學中最重要的內容。高效的識字教學對提升語文教學質量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也能促進其他各科學習效率的提升。因此,要讓學生快樂識字,為學習語文以及更多的知識學習打好基礎,教師就要認清小學識字教學的現狀,明確識字教學的重要性,探求提高識字教學質量的策略。
【關鍵詞】新課標;識字教學;語文
識字是小學語文尤其是小學低年級語文學習的重點。識字教學能促進小學生聽、說、讀、寫等各種語文能力的全面發展,是小學生口頭語言向書面語言轉變的跳板,同時,識字教學還是小學生學習一切知識的基礎。小學低年級段是語文識字學習的關鍵時期,這個時期的學生的可塑性強較強,有較高的識字能力。小學語文老師要培養學生的識字興趣,幫助學生更好地積累更多的漢字,為學生學好語文打好基礎。然而,低年級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現狀卻并不樂觀。為此,教師應當結合低年級小學生的特點和識字教學現狀,采取圖形結合激活思維,游戲展示活躍氛圍,信息手段提高效率等有效策略,促進識字教學的創新和改進。
一、識字教學的現狀
(一)教師的教育觀念不靈活
當前,在小學低年級語文識字課堂上,教師注重引導學生對生字進行多種形式的認讀,但容易忽視對生字的字形、字義的講解,多重視對課文的朗讀、熟讀、有表情地讀,對生字教學一帶而過,認為只要下功夫讓學生多記多寫就行了。小學生的識字能力和理解力較弱,通常是讀得流利,單獨拿出其中個別字去讀,去理解,發現有些字似曾相識,卻認不清,說不明,這必然導致學生的識字效率低下。有的教師先讓學生預習,在課文上畫出不認識的字,通過多讀來掌握字的讀音,小學生普遍參與熱情不高,導致課堂缺乏活力。
(二)教學方式較單一
一直以來小學教育都是“教師教學生學”的老舊模式,單調的讀、重復的寫、機械的記,加大了學生的學習負擔,降低了學生的識字興趣,使學生的識字量低下。由于學校硬件不足的原因,一部分小學語文教師在識字教學中對現代化教學工具的使用頻率不高,這樣雖然能夠完成教學任務,但學生的主動性得不到發揮,導致小學生形成應付的思想。
(三)學生的學習能力參差不齊
常言道:五個手指伸出來不一般齊,教師應該正視學生在學習上的差異。有的學生學習能力強,家長在家里的輔導及時,學生的接受速度快;有的學生學習能力弱,家長又沒時間幫助,學生的接受速度慢。因此,教師應該根據不同學生的特點,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讓不同層次的孩子都能達到相應的學習目標。
(四)識字與學生的應用脫節
我們常說“學以致用”,只有經過實踐檢驗,學生才能印象深刻,記得牢固,生活中常見的、常用的字,一般學生都能快速掌握;如果用得少,見得少,就如生人見一面,下次仍然不敢相認。所以提倡識字與帶拼音的讀物相結合,在閱讀中識字。
二、識字教學的重要性
(一)識字是對傳統文化的傳承
文字是記載文化的工具,有著漫長的歷史,漢字見證了我國歷史的發展,是每一位華夏兒女都應當學習、傳承的。識字教學的目的,絕不僅僅是解決音、形、義的問題,更主要的是把語文教學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媒介。《趣味漢字字典》前言中說:“一個個漢字,就是一幅幅生動地展現古人生活的風俗畫,在這畫卷里脈脈流淌著我們民族文化的心理潛流。”可見,我們的漢字中蘊含著深刻的文化功底,識字教學也只有融入文化氛圍,才能在學生的大腦里打上文化的烙印。
(二)識字是學好其他學科的基礎
識字能力是學習能力的基礎,它不僅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也是一個人文化素質養成的最初階段,特別是低年級學生的識字能力,關系到其智力和能力的開發,這就決定了識字教學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剛入學的一年級新生多數識字很少,識字量直接影響學習速度和質量,例如,給一、二年級學生布置作業總是多費口舌,拿小學生學習《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和背誦《小學生守則》來說,識字多的孩子2-3遍就能把《規范》讀得通順、流暢,而識字少的孩子結結巴巴,讀半天也讀不下來,差距不是一般的大。數學測驗,低年級學生通常由老師來讀題目要求,一般兩遍,如果識字量小,老師讀過兩遍后,學生沒聽清,不能明確要求,就做不上題;而識字量大的學生,即使沒聽清,也能自己讀題,速度快,理解題意正確。
(三)識字是促進綜合發展的平臺
識字可以擴大閱讀量,可以擴大閱讀的范圍和種類,讓學生在不同學科、不同領域獲取豐富的知識,開闊學生的視野,讓學生獲得德、智、體、美等方面的全面發展。
三、語文識字教學的具體策略
(一)創設情境,快樂學習
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年齡小,活潑好動,好奇心強,自制力差,注意力集中時間有限,而且學習中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分散學習注意力,影響學習效果。為了吸引學生,教師要針對小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在課堂上創設有趣的學習情境,牢牢吸引學生眼球,讓他們樂于識字,并在識字中得到快樂,進而提高識字效率。比如《拍手歌》,是二年級上冊識字單元的第三篇課文。既然提到拍手,教師可以借助學生熟悉的拍手游戲作為活動形式,這符合小學生好動的天性,學生能夠邊學邊拍手,有力的節奏一下子就能把課堂氛圍烘托起來,使整個課堂充滿活躍、快樂的氣氛。本課目標要求學生會讀“世”“界”等13個字,會寫“歌”“深”等10個字,會寫“深處”、朋友”等詞語,能夠流利地朗讀兒歌,并背誦。教師講解:今天認識幾位動物朋友,讓我們拍著手歡迎他們出場,在整齊又節奏分明的拍手聲中,教師隨后用課件出示8種動物,分別介紹羽毛靚麗的孔雀和錦雞,高空飛翔的雄鷹,成群結隊的大雁等8種動物,讓學生邊拍手邊讀出課文對動物的描述,提到一種動物,教師講解一個生字,如“錦雞”中的“錦”字,教師講解“有花紋、華麗的意思”,使學生感受錦雞與孔雀羽毛艷麗的共同點,理解課文“孔雀錦雞是伙伴”之意,“雞”字有“鳥”字旁,意為與鳥有關,文中的圖片呈現了人與動物和平共處的場景,能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懂得“人和動物是朋友”“保護動物是大事”。這樣整堂課下來課堂氣氛始終熱度不減,學生能夠緊隨教師的指揮,效果非常好。
(二)圖形結合,激活思維
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了解漢字的來歷,領略漢字獨特的魅力,圖畫和字形的結合,能增強學生識字的興趣,激活學生的思維。教師利用漢字造字法開展識字教學,把字制作成卡通畫面,學生或者一眼就能看出字的本來面目,或者經過自己的分析,大概知道漢字的意思。讓學生知道有不少漢字是我們的祖先根據事物的樣子描繪出來的,實際上也就是通過簡單的圖畫表達字義。比如二年級上冊學習“川”字,“川”字意為河流,左右兩筆是岸,中間一筆是流水,正像河流形狀,這就是象形文字;類似的還有“絲”,教師可用圖片顯示兩團麻,寓意以前的麻和蠶絲,也屬于象形字。這樣的字有不少,教師在識字教學時,可以結合具體字多講一講,提升學生認字的積極性和趣味性,便于學生記憶。教師可以自己制作識字卡片作為教具,字卡的背景色與字體的顏色搭配醒目,字的形狀要切合實物,以便于加深學生的印象。字體的顏色最好選擇五顏六色的,吸引學生眼球,比如,“云”,字體可以設計成云的形狀,也可以在卡片上畫上“云”,上面寫著“云”字,顏色可以是白色,一朵一朵的,飄在天空;當然,也可以設計成黑色,意為烏云,大雨來臨之前的天空烏云密布;“雨”,畫上雨的形狀,讓孩子看見圖畫就能說出名稱,從而認識了字。通過圖畫與字形的結合,能讓學生了解字的意義,活躍思維,加強記憶。
(三)游戲展示,活躍氛圍
教師要讓學生從接觸語文開始就熱愛漢字,有主動認字的愿望,逐步養成主動識字的能力。小學生活潑好動,喜歡做游戲。在低年級識字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根據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采用游戲形式為學生創設愉快的學習氛圍,教會他們識字的方法,使識字教學步入“教師樂教、學生樂學”的境地。教師需要創造契機,提高學生的識字興趣,所以識字與游戲相結合,是不錯的選擇。比如,開火車游戲,這種游戲可分小組進行。隨著孩子們發出“嗚——哐當、哐當”的聲音,教師出示一個生字,讓一組學生按順序拼讀音節、分析字形。哪個學生讀音錯了,或字形分析不正確,這列火車就不能開下去,發令停下來,“修理”好后才能繼續往下開。比如二年級上冊語文生字復習,教師字卡出示“楊”“肚”“銅”“海”“貓”等字,讓學生站起來說字的讀音、結構、偏旁,字義等,第一個字“楊”,學生說出其讀音“yang”,左右結構,二聲,“木”字旁,一種樹,在我國主要生長在華北、西北、東北等地。以此類推,讓學生進一步掌握字的音、形、義,并懂得更多的課外知識。猜謎語,這種猜字謎的認字形式可以很好地鍛煉學生的注意力、推理能力和記憶力,可增強學生思維的靈活性。通過字謎,學生能夠很好地掌握這個復雜的字的寫法,還不丟落筆畫。其他字在學習中還會遇到很多,這里不一一列舉。總之,這種游戲形式能夠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輪流練習,效果很好。
(四)信息手段,提高效率
中國漢字的數量太多,且字形復雜、難記難寫、字音變化多,對小學生來說實在是一個難關,而利用信息化教學,可以直觀生動地讓學生識字,提高他們的識字興趣,教學效率會大大提升。比如,教師可以利用電子白板進行識字教學。在人教版二年級語文第二課會學習到“海洋”,教師可在四線格內先寫拼音,利用白板邊寫邊讀,拼音書寫既規范又美觀,然后按照筆畫順序正確書寫,全程都是動畫形式,能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可用語音說出字的偏旁“三點水”,讓學生了解該字的字義——與水有關,還能讓學生清楚掌握字的正確筆畫順序,促進其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通過電子白板的展示,能加深學生對字的音形義的理解,便于學生熟練地掌握。
四、結束語
低年級識字教學直接關系著整個小學階段學生語文能力的發展,可以說,低年級學生識字量的多少直接關系著其閱讀水平的高低,進而會影響其理解力和思維能力的發展,也直接關系學生的語言能力,教師一定要認識到識字對語文學習及其他學科學習的重要性,采取科學的策略,調動學生識字的積極性,加大學生的識字量,構建愉快的識字課堂,讓學生能在快樂的氛圍中學習和成長,促進學生多方面能力的提高,為學生的未來發展鋪平道路,這也是開展識字教學的真正目的。
【參考文獻】
[1]張婷婷.談小學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有效指導策略[J].語文課內外,2020(24):285.
[2]漆富軍.談小學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有效指導策略[J].才智,2020(17):60.
[3]單應芳.小學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策略淺談[J].新課程導學,2018(30):68
[4]梁鳳瑾.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策略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6(22).
1566500783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