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虹 譚夢琰 徐浩培
突發事件主要是指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無預料性地突然發生,造成一定經濟和人員傷亡,甚至造成社會危害的公共緊急事件。近幾年,隨著互聯網、大數據技術和平臺的不斷創新發展,使得一些社會行為易在網絡上發酵、擴散,有的甚至還會造成極大的社會負面影響。在這樣的環境背景下,很容易發生一些沖突性事件,一些企業在社會利益關系的調度方面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人們對社會的危機意識,導致社會大眾對于這類事件的敏感程度逐漸增高。不僅如此,網絡上的輿論通常是具有一定主觀性和迷惑性,且不一定是真實的。良好的輿論會引領正確的社會方向,宣揚正能量,無論是對社會的發展還是文化的傳播都能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而不好的輿論通常帶有一定的主觀性,宣揚負能量,利用社會大眾的不良情緒制造動亂,以此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同時對真實信息的傳播也造成了干擾,進而使對應的事件在網絡上不斷發酵、擴大,最終埋下極大的社會隱患。目前,微信、微博、QQ等網絡溝通交流平臺逐漸被廣泛應用,在這之后也不免會存在一些不實的網絡信息,而一些青少年正處于樹立觀念的階段,如果沒有經過正確的引導,很容易被誤導,最終對其未來的發展造成極為嚴重的影響。因此,對突發事件網絡輿情行為影響進行分析,本次主要以鎮江熔噴布企業為例,從多角度進行分析,以構建和諧綠色的網絡環境。
一、網絡輿情的形成背景簡述
網絡輿情是隨著計算機和大數據技術的發展而產生的。網絡輿情沒有特定的構成要素,也沒有統一的界定。形成網絡輿情的因素有很多,但經過分析,最主要的因素為:主觀性的言論、參與主體的類型、傳播載體、網絡參與主體、信息擴散以及對應的數據反饋。網絡是千變萬化的,網絡上的言論輿情也具有一定的迷惑性,輿情的好壞取決于網絡的主體結構,分別為網絡言論的主體與客體、輿情本體以及空間媒體等。多層級的結構可以更好地篩選出較好的言論,營造較為健康的輿情環境。近幾年來,由于網絡主體用戶在面對一些熱點話題時,對相關信息的掌握程度不同,且考慮問題的方向也存在差異,使得網絡輿情出現了相對較為明顯的群體性特征,主要包括:普通網民、意見領袖、利益主體者以及相關的政府部門。目前,自媒體逐漸成為網絡的主流趨勢,因此,很多自媒體人會在網絡上對熱點輿情進行個人觀點的闡述,這也很容易將輿情引導至錯誤的方向。意見領袖以及利益主體者。這兩種類型的群體共同的目標是個人利益和感受,他們的主觀性較強,通常很容易受到錯誤的輿論導向。最后是相關的政府部門,這類群體主要扮演的網絡管理者的角色,會最大程度地營造良好的網絡言論氛圍,引導社會大眾樹立正確的輿論方向。從以上多角度的分析可以看出,目前階段的網絡輿情狀況相對較為復雜,管理性也較差,缺乏正確的引領方向。
二、突發事件網絡輿情社會影響的發生動因
目前階段,各類突發事件在網絡上頻頻發生,產生的輿情對社會的發展產生極大的影響。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優化了社會的秩序,但同時也加大了相對應秩序的混亂程度。這部分以鎮江熔噴布企業為例。眾所周知,鎮江以熔噴布聞名,此處的熔噴布無論是質量還是種類都是十分多樣的。在我國疫情初期,口罩十分緊缺,而制作口罩的主要用料是熔噴布。因此,鎮江地區熔噴布企業的產品銷量得到了迅速地提升。但是隨著產品的大量售出,部分鎮江熔噴布企業卻將產品價格作出了大幅度提升,引起社會大眾的極大不滿。此事件在網絡上迅速發酵,成為熱點話題,一時間輿論給鎮江熔噴布企業施加了極大的壓力。通過對以上突發事件的分析可以得知,適當的網絡輿論對社會秩序有監管的作用,同時也可以幫助管理者樹立正確的社會環境和氛圍。通過以上鎮江熔噴布企業的舉例分析,再加上其他突發事件的探究可以得知,突發事件的發生動因具有很強的不確定性。
三、突發事件網絡輿情行為影響探析
1.增加社會群體之間的裂痕。其實,社會可以分為很多群體,各個群體區分的種類和標準也是各不相同,例如:利益群體、目標群體、文化群體以及商業群體等。社會的發展源于這些群體的共同努力,當網絡中出現影響群體利益的輿情時,就會增加這些社會群體之間的裂痕,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社會的進一步發展。突發事件的輿情是網絡威力的另一種表現形式,會產生深層次的后果。一般情況下,小范圍的網絡輿論對于社會的影響也相對較小,一旦在某種原因的催化下,致使原本的輿情發酵成大范圍的網絡動亂,同時也帶來了嚴重的消極能量。在這個過程中,不同的社會群體會從各自的角度去看待問題,并在網絡上發表自己的觀點,以鎮江熔噴布企業為例,在輿情擴散的過程中,網絡上的言論幾乎都是對熔噴布企業趁疫情哄抬物價做法的抵制、批評,但同時也存在相反的言論,這表明網絡不僅具有迷惑性,同時也存在著多樣化的特點。
除此之外,在社會影響呈現的過程中,各個社會利益群體之間可能會存在相對刻板化的認知,這是基于群體風險和理性利益計算形成的。通常這種認知會帶有一定的社會惡意和非理性認知。人們會從自身的角度來看待問題,并將自己的感受融入其中,最終形成帶有自我主觀性的觀點。通過理性的計算來盡量減少與相關群體之間的基礎、交流,最終形成具有刻板化的隔絕機制,進一步加劇群體之間的裂痕。
2.致使突發事件逐漸系列化。突發事件系列化主要是指有意見事件開始,引發的一連串關聯輿情,在突發事件發酵過程中,對社會產生一定的消極影響。近幾年來,隨著突發事件的增多,以及網絡環境的公開化、透明化,使得網絡輿情頻繁發生。導致部分網絡用戶在關注原本突發事件的同時,也會對發酵之后的關聯事件產生興趣。以鎮江熔噴布企業為例進行分析。此事件在網絡上的擴散速度較快,致使其社會關注度也在不斷升高。不僅造成了嚴重的網絡效應,同時也對我國市場經濟造成一定的打擊,破壞了市場的正常運行秩序。而在這個過程中,網絡上相繼出現了與之關聯的輿論熱點話題,例如:口罩工廠數量的增加、口罩捐贈、制作材料的稀缺以及熔噴布的作用等。這也使得一些事件在制造和助推的過程中,引發一系列同性質事件的發生。同時,在原本事件的基礎上,延伸出來的同性質事件,進一步提升了輿論的實際效應,增加了社會大眾的恐慌度和不安感。舉例來說:當某一地區發生了暴力恐怖事件,在一段時間內,就有很大可能會發生同樣的突發事件,進而導致同類型的公共安全事件頻發,并在原有的基礎上變得范圍更大、危害更廣,最終使突發事件逐漸呈現出系列化的發展趨勢,影響社會的正常發展。
3.誘發輿情行為的同類化復制。突發事件分為多種類型,有些種類的事件對社會的影響相對較大,人們為了避免自身行為的協同,會盡量減少做出相同的行為。而在突發事件網絡輿論的擴散過程中,還存在著一定程度的模仿行為事件,這一類事件無論是群體還是個體,都會對社會產生大規模的影響。他們會對原有的突發事件進行有意地模仿,并將最終模仿的結果以文字或者視頻的方式發布在網絡上,以此來達到自己的目的。這種做法對于一些積極的事件是會產生推動作用的,也有利于建設良好的社會氛圍和網絡環境,但是如果模仿的是不具有任何價值或者帶有一定消極引導性質的事件,給網絡造成一定的負擔,同時造成不好的網絡輿情。這種同類化復制的網絡情況也很容易被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誘導輿論逐漸向違法犯罪的方向發展,煽動社會大眾的情緒,在網絡上發表暴力、血腥的言論,最終使網絡環境變得混亂,同時也擾亂了社會秩序,造成人們對于突發事件的應激反應。不僅如此,這種對于突發事件進行同類化復制的行為通常不易進行消除,且持續時間會較長。相關部門雖然會對其進行壓制,但仍會不斷出現,一定程度上是對社會公共資源的一種占用。另外,同類化復制行為還具有無知性和盲目性,模仿者只是一味地還原前者的行為,卻不對其進行創新,這也足以說明此種行為的非理性特點。因此,突發事件會誘發輿情行為的同類化復制現象,這種現象不僅抑制了網絡的發展,降低了整體水平,同時也造成不好的社會影響,不利于文化的創新和發展。
綜上所述,對突發事件網絡輿情行為影響分析,本次主要以鎮江熔噴布企業為例,對其在疫情期間的熔噴布事件在網絡上的影響進行論述。在目前的大環境下,突發事件的應急管理關鍵是加強對網絡平臺、公眾系統的監管。在阻斷相關事件發酵的同時,也要利用政府的公信度來增強事件以及信息的公開程度,使網絡輿情更加公開化、透明化。另外,還需要從大眾的社會情緒和心理需求出發,提升網絡突發事件治理的效率和質量,進一步滿足新時代國民的精神需求。
(作者單位:鎮江市生態環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