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道勇 何波 袁華文 石剛

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胸腰椎多節段脊柱骨折患者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釘內固定手術的治療效果。方法:將37例自2017年1月~2020年6月接受后路椎弓根螺釘內固定手術治療的胸腰椎多節段脊柱骨折患者為研究對象,術后對患者進行隨訪,觀察患者并發癥、傷椎及神經功能恢復情況。結果:患者切口均為甲級愈合,未出現感染征象,隨訪期間無一例患者出現內固定斷裂或者松動等并發癥。術后患者傷椎椎體前緣高度明顯高于術前,矢狀面后凸角明顯低于術前,手術前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末次隨訪結果顯示A級患者5例、C級7例、D級10例、E級15例。結論:胸腰椎多節段脊柱骨折患者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釘內固定手術治療效果確切,可有效控制術后并發癥,促進椎體矢狀面及冠狀面曲度恢復,同時還有助于促進神經功能改善,值得應用和推廣。
關鍵詞:胸腰椎;多節段脊柱骨折;后路椎弓根定內固定手術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04--01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multiple thoracic and lumbar segment spinal fracture patients.Methods: 37 patients with multiple thoracolumbar spine fracture from January 2017 to June 2020 were followed up after surgery to observe their complications, injured vertebrae and neurological recovery.Results: The incision had grade A healing with no signs of infection, and no patient had complications such as internal fixation fracture or loosening during the follow-up period.The height of the anterior edge of the injured vertebral body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before the operation, and the protrusion of the posterior sagittal plan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before the operation, which was significant before and after the surgery (P <0.05).The last follow-up showed 5 patients with grade A, 7 grade C, 10 grade D and 15 grade E.Conclusion: Patients with thoracic and lumbar spinal fracture, it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promote the recovery of vertebral sagittal and coronal curvature, but also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neural function, which deserves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Key words: thoracolumbar; multi-segment spinal fracture; posterior pedicle root fixed internal fixation surgery
脊柱骨折臨床多發,其中,單節段脊柱骨折發生率較高,多節段脊柱骨折發生率相對較低,但是,現階段由于人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高速交通事業迅猛發展,車輛數量不斷增多,胸腰椎多節段脊柱骨折的發生率呈上升態勢。胸腰椎多節段脊柱骨折主要是指脊柱兩個或兩個以上節段脊椎發生骨折,因胸腰椎的解剖結構較為特殊,同單節段脊柱骨折相比,胸腰椎多節段脊柱骨折患者的治療難度較大,患者預后較差[1]。為進一步提高胸腰椎多節段脊柱骨折患者治愈成功率,明確手術治療方法在臨床治療過程中的實際應用效果,本研究以胸腰椎多節段脊柱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樣本量為37例,患者自2017年1月~2020年6月接受手術治療,分析治療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基本資料? 以37例胸腰椎多節段脊柱骨折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患者均有明顯外傷史且經CT、MRI等影像學檢查確診病情;②患者或其家屬對此次試驗知情并在同意書上簽字;③試驗方案征得倫理委員會批準。排除標準:①由于腫瘤或者骨質疏松引發的病理性骨折者;②合并惡性消耗性病變者;③有麻醉禁忌癥、手術禁忌癥者;④合并凝血功能異常者;⑤合并嚴重心臟病者;⑥合并嚴重免疫系統缺陷性疾病者。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6例,年齡范圍為25~81歲,年齡均值為(47.34±3.09)歲。致傷原因包括重物砸傷2例、車禍傷5例、高處墜落傷30例。多節段脊柱骨折分型[2]:Ⅰ型27例、ⅡA型6例、ⅡB型3例、ⅡC型1例。ASIA分級:A級5例、B級10例、C級9例、D級5例、E級8例。
1.2方法? 為全部患者實施后路椎弓根螺釘內固定手術治療,首先對癥治療威脅患者生命安全的各種合并癥,待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后立即實施手術(<1周)。全麻后取患者俯臥位并于后正中部位做切口,術前通過C型臂X線機對病椎實施透視定位。對Ⅰ型骨折傷椎上下相鄰節段進行固定,若傷椎椎弓根完整則將椎弓根螺釘置入傷椎上實施復位。ⅡA型骨折若2個傷椎穩定性均較差可實施后路多節段固定,以正常椎體作為損傷之間支點,對上下傷椎能夠發揮復位及固定作用。若骨折椎體之間正常椎體數量≥2個可分別實施2組短節段椎弓根螺釘固定,能夠避免過度融合造成術后患者脊柱活動受限。對ⅡB型及ⅡC型傷椎實施關鍵損傷部位固定或者短節段椎弓根螺釘。依照術前CT或MRI檢查結果,若患者椎管占位嚴重,不但需要進行后路復位內固定,還需要根據術中透視情況實施椎管減壓。若患者合并爆裂性骨折、減壓范圍較廣影響脊柱穩定性或者合并脫位,則需要實施后外側融合,為保證充分植骨,骨量不足時可取自體髂骨或者同種異體骨,再次透視以確定復位效果,若復位良好則可放置引流管并縫合傷口。術后為患者提供抗生素等藥物治療,術后24~48h即可將引流管拔出,對截癱患者加強護理,若患者未出現截癱或者癥狀較輕則可于臥床4~6周后借助支具輔助下床進行功能鍛煉。
1.3評價標準
多節段骨折分型? Ⅰ型(相鄰型)-ⅠA型:相鄰2個節段骨折;ⅠB型:相鄰≥3個節段骨折;Ⅱ型(非相鄰型)-ⅡA型:兩處骨折,間隔1個正常節段;ⅡB型:兩處骨折,間隔≥2個正常節段;ⅡC型:≥3處骨折,間隔≥1個正常節段。
ASIA分級? A級:完全性損傷,S4、S5無感覺或者運動功能保留;B級:不完全損傷,包括S4、S5的神經損傷平面以下有感覺功能存在,但是無運動功能保留;C級:不完全損傷,神經損傷平面下存在感覺及運動功能,≥50%關鍵肌肌力<3級;D級:不完全損傷,神經平面下保留運動功能,≥50%關鍵肌肌力≥3級;E級:運動功能及感覺功能均正常。
1.4觀察指標
(1)術后對患者進行隨訪,觀察患者切口愈合、感染、內定螺釘斷裂、松動發生情況。
(2)分析患者ASIA分級。
1.5數據分析? 將所得數據錄入SPSS23.0軟件,以[n(%)]表示計數資料并通過χ2檢驗,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計量資料并通過t檢驗,以P<0.05為顯著性差異標準。
2結果
2.1并發癥情況? 術后隨訪時間為12~57個月,平均隨訪時間為(30.57±4.09)個月,患者切口均為甲級愈合,未出現感染征象,隨訪結果顯示無患者出現內固定斷裂或者松動等并發癥。
2.2手術前后傷椎椎體前緣高度及矢狀面后凸角對比? 術后患者傷椎椎體前緣高度明顯高于術前,矢狀面后凸角明顯低于術前,手術前后傷椎椎體前緣高度及矢狀面后凸角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3神經功能改善情況分析? 末次隨訪結果顯示,A級患者5例、C級7例、D級10例、E級15例。
3討論
胸腰椎多節段脊柱骨折屬于骨科常見病,高處墜落、交通事故等為主要誘因,具有較高的致殘率和死亡率,若患者不及時接受有效治療,不僅會影響其脊柱功能恢復情況,還會對其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影響。
當前,該病治療方式以手術為主,可減壓解除神經及硬膜壓迫,恢復脊柱高度及重建脊柱穩定性,以利于避免脊柱不穩定引發的再次損傷及為神經癥狀恢復提供保障,促進患者康復。后路手術與前路手術在臨床上行均有著廣泛應用,胸腰椎多節段脊柱骨折需要固定節段較長,而前路手術顯露難度較高、創傷較大,經后路手術操作簡單且安全性更高,能夠減少出血量及并發癥,而且固定效果及矯形復位效果均更好,有利于促進椎體矢狀面及冠狀面曲度恢復,骨折復位后固定穩定性較好,能夠有效糾正后凸畸形及椎體前緣高度[5-6]。
此次研究中,患者術后恢復效果理想,未出現嚴重并發癥,傷椎椎體前緣高度、矢狀面后凸角及神經功能均獲得有效改善。綜上,后路椎弓根定內固定手術具有技術成熟、安全可靠等特點,胸腰椎多節段脊柱骨折患者采用該術式能夠取得確切療效,有助于促進脊柱穩定性重建和收集癥狀的恢復。為取得最佳治療效果,臨床應根據需骨折類型、關鍵損傷部位、次要損傷部位及穩定性評估結果選擇具體的內固定方式。
參考文獻:
[1]雷志剛,強剛.后路手術內固定治療胸腰椎多節段脊柱骨折的效果及不良事件發生情況分析[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20,5(29):58-60.
[2]唐三元.多節段脊柱骨折[J].中華創傷骨科雜志,2007,9(3):281-284.
[3]張波.前后入路治療胸腰椎多節段脊柱骨折的臨床療效與并發癥比較分析[J].中國傷殘醫學,2018,26(5):9-11.
[4]李振全.手術治療胸腰椎多節段脊柱骨折的效果觀察[J].中國現代醫生,2018,56(6):63-65.
[5]裴世深,康肖,李士學,等. 不同手術方式在治療胸腰椎骨折中的臨床研究[J]. 河北醫藥,2020,42(3):394-397.
[6]尹飛.胸腰椎多節段脊柱骨折手術治療的作用探討[J].中國傷殘醫學,2020,28(14):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