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軼涵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甲狀腺結節鈣化在超聲診斷甲狀腺癌中的價值。方法:本次實驗跨越2020年8月至2022年1月這一時間段,研究人員對110例甲狀腺結節患者進行研究。研究人員對所選患者實施病理檢查,依據病理檢查的結果對所選甲狀腺結節患者進行分組,甲組患者結節病理檢查結果為良性,共計60人,乙組患者結節病理檢查結果為惡性,共計50人,記錄甲組及乙組患者超聲診斷中甲狀腺結節鈣化情況,并加以分析比較。結果:甲組所選60例患者中甲狀腺結節鈣化人數共計4人,占組內所選患者總人數的比例為6.67%,乙組所選50例患者中甲狀腺結節鈣化人數共計34人,占組內所選患者總人數的比例為68.00%,比較組間甲狀腺結節鈣化率相關數據,差異較大,(p<0.05)。結論:甲狀腺結節鈣化在超聲診斷甲狀腺癌中有著較高的價值,能夠為醫護人員診斷患者病情提供極大的幫助。
關鍵詞:甲狀腺癌;超聲診斷;甲狀腺結節鈣化;臨床應用價值
【中圖分類號】R73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04--01
前言:甲狀腺癌患者多表現出無痛性結節或是頸部腫塊,患者往往難以及時發現身體存在的異常情況,容易錯過最佳干預治療的時間,不利于患者的預后。當前形勢下,民眾的健康意識大幅提升,甲狀腺癌的診斷和治療受到了較高的重視,如何進一步提高甲狀腺癌的診斷水平成為當前醫護人員急需解決的突出問題。筆者在本文中研究分析了甲狀腺結節鈣化在超聲診斷甲狀腺癌中的價值,以期能夠為醫護人員開展后續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據。參與2020年8月至2022年1月期間實驗的甲狀腺結節患者人數為110例,詳細情況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實驗將2020年8月至2022年1月期間本院就診的110例甲狀腺結節患者作為實驗對象。存在智力缺陷、精神障礙、喪失自主意識、患有肝腎疾病的患者不得參與本次實驗。本次實驗過程中退出或是死亡的患者相關數據均被排除在實驗結果之外。研究人員在確定本次實驗研究對象時應向患者及其親屬詳細講解本次實驗可能導致的后果、具體內容、流程,并在征得患者及其親屬同意后開展本次實驗。本院倫理委員會充分知曉本次實驗的潛在風險、目的、細節,并許可研究人員繼續開展本次實驗。兩組甲狀腺結節患者組間相關數據比較分析不存在突出的差距,基礎信息差異較為微小,可以用于比較,(p>0.05)[1]。甲組患者年齡段跨越25歲至63歲,年齡均值為(51.1±9.2)歲,男女人數分別為34例及26例,乙組患者年齡段跨越27歲至62歲,年齡均值為(51.3±9.1)歲,男女人數分別為30例及20例。
1.2方法
本次實驗分組依據為病理檢查的結果,結節檢查結果為良性的患者劃分為甲組,結果為惡性的患者劃分為乙組。本次實驗以石蠟切片檢查結果為金標準來判定患者是否為甲狀腺癌。在超聲診斷過程中,研究人員應借助超聲檢測儀器完成工作,利用探頭對患者甲狀腺結節進行觀察,探頭頻率應為10兆赫左右。在超聲檢查的過程中,患者應保持仰臥位,并墊高患者的頸部,充分暴露患者的頸部,以此保證超聲檢查的效果。在檢查過程中,研究人員應掃描患者的甲狀腺雙側葉及峽部,記錄甲狀腺結節的數量、大小、血流信號、形態、邊緣、鈣化情況、位置,計算兩組患者甲狀腺結節鈣化概率。
1.3判斷標準
記錄甲組及乙組患者超聲診斷中甲狀腺結節鈣化情況,并加以分析比較。
1.4統計學處理
甲狀腺結節鈣化率相關數據通過計算機軟件SPSS23.0分析處理,甲狀腺結節鈣化率利用百分比進行指代,標準差(±)用于指代本次實驗中涉及的計量資料,對應數據的檢驗依靠X2及t。組間相關數據比較分析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則統計學意義顯著,(P<0.05)[2]。
2. 結果
2.1兩組患者甲狀腺結節鈣化情況
甲組及乙組所選患者中甲狀腺結節鈣化人數分別為4人及34人,占組內所選患者總人數的比例分別為6.67%及68.00%,比較組間甲狀腺結節鈣化率相關數據,差異較大,(p<0.05)。
3. 討論
甲狀腺癌主要分為未分化癌、濾泡狀癌、乳頭狀癌、鱗癌,臨床上出現概率較高,其中以乳頭狀癌的發病率最高,且甲狀腺癌女性患者人數明顯多于男性。目前,臨床上多是通過超聲檢查的方式對甲狀腺結節患者的病情進行初步診斷,通過分析結節的縱橫比、邊緣是否清晰、是否存在鈣化來進一步分析患者的病情。臨床上表明,甲狀腺良性結節與惡性結節均有可能出現鈣化,因此,研究分析甲狀腺結節鈣化在超聲診斷甲狀腺癌中的價值是十分有必要的。共計110例甲狀腺結節患者參與2020年8月至2022年1月期間的實驗,目的是對甲狀腺結節鈣化在超聲診斷甲狀腺癌中的價值進行探究,以此幫助護理人員更好地診斷患者的病情,提高診療工作的水平,為患者提供更加優質的醫療服務[3]。研究人員依據病理檢查結果將所選患者分為甲組及乙組,兩組人數分別為60人及50人,在此基礎上實施超聲檢查,記錄和比較兩組患者結節鈣化情況。分析本次實驗,甲組及乙組所選患者甲狀腺結節鈣化情況相關數據比較分析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分別為6.67%及68.00%,統計學意義凸顯,(p<0.05)。實驗結果顯示,甲狀腺結節鈣化在超聲診斷甲狀腺癌中價值較高。
本次實驗表明,甲狀腺結節鈣化對醫護人員診斷甲狀腺癌有著極大的幫助,其發揮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在實際工作中,醫護人員應高度重視甲狀腺結節微鈣化病灶患者的診斷和治療,確保能夠及時發現和處理惡性結節,保證患者能夠得到可靠的治療,避免患者病情的進一步惡化,優化患者預后,更好地保證患者的生命安全。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實驗研究對象有限,實驗結果的準確性有待提升,相關研究需進一步完善和深入。
參考文獻:
[1] 張海崟, 徐緋鞠, 王嫻,等. 超聲造影對甲狀腺良惡性結節診斷的價值分析[J]. 現代醫學與健康研究(電子版) 2021年5卷23期, 13-16頁, 2022.
[2] 劉天, 黃品同, 張超. 甲狀腺結節內粗大鈣化位置與甲狀腺癌的關系[J]. 中國超聲醫學雜志, 2021, 37(7):4.
[3] 陳梅, 何素連, 陳思嘉. 甲狀腺結節鈣化在超聲診斷甲狀腺癌患者中的臨床價值分析[J]. 現代醫用影像學, 2021, 3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