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均
【中圖分類號】R656.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04--01
急性闌尾炎是普外科常見性疾病,也是急腹癥發病率最高的疾病。患者的臨床表現上,主要表現為持續性的并伴有陣法性的右下腹痛、惡心或者嘔吐等現象,對于多數的患者來說,血常規指標數據中,主要以白細胞及中性粒細胞計數的增加為主要體現。相關研究表明:梗阻及細菌性感染是導致急性闌尾炎病癥發生的根本原因,若急性闌尾炎癥狀得不到及時的治療,很有可能導致腹膜炎、闌尾膿腫及化膿性門靜脈炎等并發癥,嚴重的情況下,會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基于此,針對急性闌尾炎來說,要及時的發現、及時的治療,早診斷,這樣才是最佳的治療手段。從治療的方法看,主要包含有手術治療和保守治療兩種,其中保守治療雖然能夠讓患者免收手術的痛苦,但是臨床療效效果不明顯,而闌尾切除術是治療急性闌尾炎最佳的治療方式。
1急性闌尾炎臨床診治基礎知識
急性闌尾炎從病癥的發作原理看,主要原因在于闌尾腔內出現阻塞的現象,進而導致壓力劇增,最終引發炎癥的一種臨床現象。從臨床表征上分析,急性闌尾炎患者會出現持續性的跳痛、右小腹的劇烈疼痛等。在臨床診斷中,對于有豐富經驗的臨床醫師來說,可依據自身的診療經驗做出治療判斷,并進行及時有效的確診,而隨著現代社會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安全健康意識也在不斷的增強抗生素的使用會耽誤治療的最佳時機,因此導致臨床上的癥狀不突出。此外,由于各種環境因素的影響,每個人的闌尾的位置不明確,導致很多經驗不足的醫生不能夠輕易的確診,因此會由于失誤進而導致誤診的現象發生。鑒于此,本文將從科普的角度,針對普外科臨床急性闌尾炎患者臨床診治的相關資料進行具體有效的分析,這樣能夠促進普外科臨床中急性闌尾炎臨床診治的使用效果及穩定性。
2普外科臨床中急性闌尾炎臨床診治分析
相關研究學者針對急性闌尾炎臨床診治進行了詳細的分析,通過對100名隨機選取的患者進行治療效果的觀察和分析,發現100例患者中影像學檢查中,有92人被確診為急性闌尾炎,確診率高達92%,其余8人則是在手術過程中被確診的,單一性的急性闌尾炎患者為5例,化膿性的闌尾炎患者為90例,周圍性的膿腫性闌尾炎患者5例。其中,90例患者采取手術治療,10例患者采取使用保守治療,在治療后期共有8例患者發生了不良反應,術后出血患者5例,切口患者3例,其中不良反應發生率為8%。
值得慶幸的是,所有患者經過積極治療后均安全康復,順利出院。近年來,普外科門診誤診急性闌尾炎的比例越來越高,延誤了患者的最佳治療時間。為了提高急性闌尾炎的診斷率,在臨床診斷中,如果不能準確判斷患者是否患有急性闌尾炎,可以輕輕拍打患者的右小腹,看患者是否有疼痛感。如果患者的右下腹有疼痛固定,就可以診斷出目前的疼痛和其他癥狀。此外,在臨床診斷中,醫生應加強影像學方法的應用。一經檢查發現右下腹蠟樣腫脹,可初步判斷患者可能患有急性闌尾炎,結合實驗室檢查及時作出診斷,有效預防感染。因此,在急性闌尾炎的診斷過程中,醫生可以通過各種手段進行診斷,但如何有效地診斷和診斷就成為了醫生需要考慮的問題。對于急性闌尾炎的治療,最常用的方法是手術,直接切除病灶。在目前的醫療條件下,手術切除是相對安全的,但醫生必須考慮手術后的抗感染治療,以免患者復發。
3討論
急性闌尾炎一般分為四種:①急性單純性闌尾炎;②急性化膿性闌尾炎;③壞疽和穿孔性闌尾炎;④闌尾周圍膿腫。急性闌尾炎早期,上腹部或臍周疼痛是由內臟神經反射性疼痛引起的。這種疼痛呈彌漫性特點,不能準確定位疼痛部位。一段時間后,右下腹痛和上腹痛會減輕甚至消失。急性闌尾炎會引起持續性鈍痛,闌尾化膿或壞疽形成時右下腹劇烈疼痛,闌尾穿孔時腹痛緩解。早期患者會有反射性胃痙攣,會引起胃腸道癥狀,惡心或嘔吐,但這些癥狀并不是特別突出。闌尾炎發作后,患者會出現發熱癥狀,一般不會引起寒戰。但若發展為化膿性闌尾炎,則可出現寒戰,發熱溫度可達38℃甚至更高。許多患者會增加白細胞的數量。患者在炎癥的刺激下會出現腹部壓痛和反跳痛。當患者的闌尾化膿時,會出現腹肌緊張。部分老年人腹肌較弱,反應能力較差。雖然病情嚴重,但檢查時可能不會出現腹肌緊張。當闌尾阻塞時,患者右下腹的皮膚會過敏。急性闌尾炎來的很快,會因為患者身體狀況的影響而導致一些并發癥。在診斷中,醫務人員往往認為患者仍處于疾病的早期階段,不積極采取手術治療,導致病情進一步惡化。在臨床治療過程中,除必要的體格檢查外,B超檢查主要用于檢查患者右下腹,分析患者右下腹是否有香腸樣腫塊,分析闌尾有無是充血和水腫。超聲影像檢查不僅可以作為輔助檢查手段,還可以識別一些疾病,提高診斷率。目前,基層醫院闌尾炎的臨床治療仍采用傳統的手術治療。目前,腹腔鏡技術發展迅速。腹腔鏡闌尾切除術具有切口小、損傷小、術后恢復快、可觀察其他組織等優點。急性闌尾炎的病因包括梗阻。闌尾是一根細長的管子,與盲腸相連。如果被堵住,管腔內會有大量分泌物,導致管腔內壓力非常高,闌尾壁遠端的血供受阻,闌尾黏膜受阻。受損,因此細菌很容易附著在這些受損的粘膜上,甚至被感染。
參考文獻:
[1]張海洋.普外科臨床治療中急性闌尾炎臨床診治效果觀察[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66):54.
[2]肖龍海.普外科臨床治療中急性闌尾炎臨床診治效果研究[J].全科口腔醫學電子雜志,2018,5(35):158+160.
[3]劉樹文.急性闌尾炎在普外科治療中的臨床體會與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2017,33(36):68+70.
[4]巴桑才仁.普外科臨床治療中急性闌尾炎臨床診治效果觀察[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17(82):50+53.
[5]張國民.普外科臨床中急性闌尾炎臨床診治研究[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17(54):143+145.
[6]宋維平,宋志強,任繼華.普外科臨床中急性闌尾炎30例臨床治療[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40):183.
[7]孫雪峰.普外科臨床中急性闌尾炎治療臨床研究[J].藥物與人,2014,2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