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小萌 侯豐 姜娟
摘要:目的:探討多項指標聯合預測模型在早發性卵巢功能不全(POI)患者中的臨床應用價值。方法:選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POI女性56例,于月經期1-3天接受抗苗勒氏管激素、抑制素B、卵泡刺激素檢測,婦科超聲檢查,A型行為反應測試以及克羅米芬激惹試驗。結果:各項參數指標通過多元線性回歸塑造早發性卵巢功能不全預測模型,指導患者進行生育安排和早期干預,盡可能推遲卵巢衰老時間。結論:多項指標聯合預測模型在早發性卵巢功能不全患者中能夠更精準指導生育、進行早期干預,提高生活質量、預防遠期并發癥1。
關鍵詞:早發性卵巢功能不全;抗苗勒氏管激素;抑制素B;卵泡刺激素檢測;超聲,A型行為反應測試;克羅米芬激惹試驗
【中圖分類號】R711.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04--01
0引言
女性40歲之前因卵巢功能衰竭出現月經稀發或閉經、伴有促性腺激素升高及雌激素缺乏,被稱為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2。考慮到卵巢功能的衰退是一個漸進發展的過程,POF僅代表卵巢功能衰退的終末階段,無法體現疾病的進展性和多樣性。本文以早發性卵巢功能不全患者為對象進行研究,探討早發性卵巢功能不全患者的抗苗勒氏管激素、抑制素B、卵泡刺激素檢測、婦科超聲、A型行為反應測試以及克羅米芬激惹試驗結果。通過多元線性回歸塑造卵巢早衰的預測模型在臨床中的應用價值。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擇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診斷為早發性卵巢功能不全女性56例,年齡(29-39歲),平均(35.15±3.79),體重指數(21-26)Kg/㎡,平均體重指數(24±2.15)Kg/㎡;月經初潮年齡(13-16)歲;平均(15.02±0.36);均無慢性疾病。
1.2納入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確診為早發性卵巢功能不全;②未使用過激素治療且無慢性疾病者。③包括高危因素患者:生育3胎以上、服用避孕藥、母系卵巢早衰家族史、婦科手術史、腮腺炎病史、既往使用促排卵藥物的患者。
排除標準:①生殖器腫瘤或重要臟器器官障礙者;②患有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疾病者;③近期使用激素者。
1.3方法
入組患者首先簽署知情同意書。采集所有受檢者經期1-3天的晨起空腹靜脈血5ml,3000r/min離心后取上層血清,將血清放置于-4°C冰箱內待檢。血清抗苗勒氏管激素(AMH)和抑制素B采用酶聯免疫吸附實驗檢測,試劑盒購自上海諾科醫療科技有限公司。
促卵泡成熟激素(FSH)采用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法檢測,檢測試劑購自北京貝爾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按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檢測。婦科超聲所應用的儀器為美國GE公司生產的HK560型超聲診斷儀,探頭頻率為5.0-7.5MHz,觀察所有研究對象卵巢形態、體積及卵泡數量。A型行為反應測試采用A、C型行為量表,采用統一的調查問卷,專人面對面方式詢問。
克羅米芬激惹試驗是指從月經周期第5d起,連續5d每天口服克羅米芬100 mg,停藥后若卵泡刺激素>20 IU/L或較基礎值上升2個標準值則為陽性,提示為POF隱匿期。
1.4觀察指標
1、抗苗勒氏管激素(AMH)屬于生化指標,為卵巢顆粒細胞的表達產物,僅由生長中的卵泡分泌,所以與卵巢儲備功能密切相關,與月經周期無關。
2、抑制素B是中小竇狀卵泡分泌的蛋白激素,與月經周期密切相關,排卵期達到高峰,隨后逐漸下降,抑制卵泡刺激素的分泌,反映卵巢儲備功能。
3、竇狀卵泡反映卵巢剩余卵泡池對卵泡刺激素呈現出高度敏感性和反應性。由于在卵巢功能減退的過程中,竇狀卵泡數與始基卵泡數均呈現一致性下降,故該指標常用來反映卵巢儲備狀態。
4、A型行為反應模式常表現為情緒難以控制,處事浮躁,火急火燎。這種反應模式常會對卵巢性腺軸產生不良的負性影響,最終導致卵泡刺激素、黃體酮和雌二醇等激素分泌異常,甚至出現POF。
5、克羅米芬激惹試驗是指從月經周期第5d起,連續5d每天口服克羅米芬100mg,停藥后若卵泡刺激素>20IU/L或較基礎值上升2個標準值則為陽性,提示為POF隱匿期。
2結果
將上述各項參數代入指定多元線性回歸塑造預測模型中,基于層次分析法和神經網絡相融合的卵巢早衰預測方法(AHP-BPNN)具有較高的精準預測度和泛化能力,預測出確診POI的患者達到卵巢功能衰竭的時間,預計時間3-5.5年,能夠更好指導臨床,預防遠期并發癥。
3討論
流行病學資料顯示,POI的發生率在40歲之前約為1%,30歲前POI的發生率為0.1%。在中國累及約500萬育齡女性。隨著環境污染加劇、社會壓力增高、生育延遲以及放化療后的壽命延長,POI發生率逐漸增高,引起了廣泛的關注【3-5】。POI導致一系列生殖內分泌及健康問題,喪失生育能力,生殖器官萎縮,長期低雌激素增加骨質丟失、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嚴重影響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和家庭穩定。
目前臨床診斷POI包括危險因素、生化指標、超聲指標以及試驗指標四個方面。上述指標各有優劣,若僅用單一指標進行POF預測,精度不佳。通過多元線性回歸塑造預測模型,可以更加精準的預測患者達到卵巢功能衰竭的時間,指導患者進行生育安排和早期干預,在臨床中具有極廣闊的應用前景。
參考文獻:
[1]龐震苗,易穎,陳凱佳.卵巢早衰發病的流行病學調查及可能性預測的數學模型的構建[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7,16(28):4 257-4 258.
[2]Christin-Maitre S,Bouehard P.Genes and ovarian insuf—ficiency[J].Ann Endoefinol,1999,60:118
[3]張高,周琴,季丹丹,等.聯合抗苗勒氏管激素、卵泡刺激素、雌二醇檢測在診斷卵巢早衰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中國衛生檢驗雜志,2019,29(11):1381-1383.
[4]楊雪峰,唐啟婷,劉麗偉,等.卵巢早衰相關因素分析[J].當代醫學,2016,22(6):9-11.
[5]吳潔.早發性卵巢功能不全診斷及遺傳學進展[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18,34(3):243-245.
基金項目:2019年黑龍江省衛生健康委科研課題【2019-214】
作者簡介:付小萌(1979-),女,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婦科內分泌與婦科微創